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及推广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4211
麻巧玲

  摘 要:翻译实践中,注释是重要的补偿方法。文本类型不同,翻译注释的原则也不同。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美食译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例,研究中国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仅对陌生元素添加注释;注释内容应简洁且高度概括;注释内容应前后一致。菜单翻译和字幕翻译都因字数限制不宜添加文外注释,且都负有文化传播的使命,因此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适用于字幕翻译。

  关键词:中国菜名 英译 注释原则 推广

  任何翻译活动涉及的两种语言都无法实现完全对等。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学界提出注释法。从事跨文化的翻译活动,译者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注释。译者常常添加注释,译文读者也常常读到注释,但是对于注释原则的研究却多集中在文学翻译领域,应用型文本较少。本文以《美食译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1](以下简称《美食译苑》)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法,透过中国菜名英译注释,提炼出注释的原则,并探究这些原则对其他文本翻译注释的适用性。

  一、 翻译注释简介

  翻译注释指的是对译文中某些内容加以解释、扩充的方法。注释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提及,是对原文内容的必要解释和拓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把握原文主旨。注释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惑、补充以及译法说明[2]。

  根据翻译策略,可将注释分为音译注释和直译注释;根据注释位置,可分为文内注释和文外注释,而文外注释又分脚注和尾注;根据注释内容,可分为字词音译、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的注释[3]。

  译注是文学翻译的一种必要手段,尽管在多寡和方法上有争论[4]。各种文本译者添加注释的初衷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展开跨文化交流,因此注释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名翻译也是如此。谢天振也指出:一部严肃、认真的译作,往往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主件”——原作本文的翻译和“配件”——译序、译后记和译注等[5]。

  二、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及推广

  (一)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

  从《美食译苑》中提取含有注释的条目(以括号作注解的内容)。菜名经翻译后主要用于餐厅接待外宾,文外∕文末注释会影响点菜流畅度,故《美食译苑》中的注释,全部以括号形式在文内添加。以下结合具体例子概括注释原则:

  首先,考虑读者文化背景,仅对陌生文化中的陌生元素进行注释。《美食译苑》共有3102个菜名,包括中餐2158条,注释36条;西餐328条,没有注释;饮品615条,注释4条。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注释着重用于中餐英译,因为其内容与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相距甚远。而饮品则只有4条注释,且只有轰炸机B-52 (Baileys Kahlua, Cointreau)和夏日潘趣Summer Punch (OJPJ, Lemon Juice, Grenadine Mints)注释是对成分的说明。《美食译苑》中,西餐的英文译本没有任何注释。这一翻译策略体现了以促进文化交流为目的的翻译活动中的注释原则:注释并非越多越好,而应考察译文读者的具体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曹明伦指出:译文注释应该客观合理,而这种客观合理亦取决于译者对译文读者认知能力的正确判断[6]。

  第二,以读者的接受视野为基础,进行注释的内容包括:

  1.典故

  如麻婆豆腐Mapo (meaning "pockmarked lady" in Chinese) Tofu (Sautéed Tofu in Hot and Spicy Sauce)。这里如果直接翻译成Mapo Tofu而不添加任何注释,那么“麻婆”就会成为无效文化信息,不会引起读者任何文化联想。

  2.词不达意的内容

  如咕噜肉Gulaorou (Sweet and Sour Pork)。单看咕噜肉的名字,中国食客恐怕也无法预料将要吃到什么(尽管我们长期生活在这种饮食环境下,更有条件了解菜名背后的内涵),这类菜名无法从字面意思看出实质内容。当然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是饮食文化特色,非常有必要向外语读者展示特色,因此音译是最佳选择。原因是:使用汉语拼音音译的翻译策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小吃名称的语言特色[7]。但是,音译在信息传达方面有所缺失,应以注释加以补偿。

  3.直译或音译易引起误解的词条(如多种理解可能)

  包括鱼香系列,如鱼香肉丝 Yuxiang Shredded Pork(Sautéed in Spicy Garlic Sauce)等。如果仅采用音译法,读者无法了解“鱼香”的真正含义,也容易引起误解,因此要辅以注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翻译方式将使“鱼香”的含义为越来越多的外语读者所熟知。

  4.原文字面意义不能体现全部内容的词条

  如:糟溜三白Sautéed Three White Slices(Chicken, Fish and Bamboo Shoots)with Rice Wine Sauce。翻译时如果直接将“三白”的内容放在译文中,译成Sautéed Chicken, Fish and Bamboo Shoots with Rice Wine Sauce,过于繁琐,而且“三白”——雞、鱼和竹笋的概括性特征,也无法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因此,译后添加注释,对所包含的内容加以说明更合适。

  5.译文只译出实际意义的词条

  如腊八粥Conge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s (Prepared on December 8th, Lunar Calendar)。对一道菜的命名往往包含着命名者的多方考量,背后或是有趣的民间故事,或是动人的历史传承,这些构成了珍贵的文化信息。如果只考虑实际内容,舍弃了名称本身,于译文读者,堪称损失,因此应当添加注释。

  6.以音译法译出的特色文化内容

  如豆汁儿Douzhir(Fermented Soybean Milk)。所谓“特色”,是我们的独特标志,也是我们得以区分于其他文化的部分。翻译承载着跨文化交际的使命,因此要体现含有文化特色的内容。对于菜名而言,名称承载着很多文化特色信息,除了音译传递名称特色,也应以注释传达菜式内容特色。

  第三,注释内容应简洁且概括性强。由于菜名翻译的特殊性(多用于中英对照菜单),不可能在文外大段注释,读者(食客)主要目的是点菜,因此翻译注释应简洁且高度概括。如麻婆豆腐,若是详细解释麻婆这一人物及其故事,可以写出一段小短文[8]。然而这样的注释策略并不适用于菜名翻译,在菜名翻译场合,帮助读者顺利高效点餐才是主要功能,长篇大论只会影响译本使用效率和效果,也未必会实现推广文化故事的目标。

  最后,实质内容相同的事物,注释内容应保持一致。在长篇文件中,对于同一项内容,只注释一次即可。但是实质内容相同的事物,应再次注释,且注释内容应与首次注释内容相同。在菜名翻译中,体现这一原则的经典例子是汤圆和元宵。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食客,恐怕也不能區分看上去、吃起来几乎都没差别的汤圆和元宵,更不必说与我们有着文化差异的外国食客。

  (二)菜名英译注释原则的推广使用

  菜名属于实用型文本,由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特殊性,菜名翻译有以下两个特点:译本有字数限制,不宜添加文外注释;文化特色浓厚,译本要易传播。菜名区别于其他文本的一大特点是简洁,回顾点菜经历,发现几乎没有超过15字的菜名,菜名寥寥几字,译文也不宜跨越数行,注释也应当简洁。不仅如此,菜名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因而菜名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因此翻译时应将译本的文化传播功能考虑在内。

  对比发现,菜名翻译和字幕翻译非常相似。字幕内容可能涵盖各个领域,但是字幕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外推广交流。而且字幕也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不支持文外注释。但是影视剧的字幕也有许多特色文化内容,由于文化背景迥异,其他国家的观众也很难理解这部分内容。由此可知,字幕翻译也可像菜名翻译那样添加注释。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似点,菜名英译的注释原则可以推广到字幕翻译。

  三、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难免遇到文化专有项,即一种文化特有的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注释是弥补翻译中文化缺失的有效手段,也是厚翻译的一种。但注释并非无章可循,译者也不能随意发挥。针对不同文本,注释的原则不尽相同。以《美食译苑》为例,发现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主要有: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仅对陌生文化元素添加注释;注释的内容应简洁且高度概括;注释内容应前后一致。需要添加注释的场合主要有:典故;原文词不达意;直译或音译无法充分体现原意或易引起误解;特色文化。由于菜名翻译和字幕翻译都因字数限制不支持文外注释,同时又都担负文化传播使命,所以菜名英译注释的原则也可推广应用于字幕翻译。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

  [2] 方梦之.翻译中的阐释与注释[J].山东外语教学,1993(1): 50-52.

  [3] http://baike.baidu.com/item/%E6%B3%A8%E9%87%8A/199472,最后检索于2017.3.29

  [4] 王振平.《尤利西斯》汉译注释研究[J].外语研究,2015(3): 71-76.

  [5] 谢天振.译介学(增订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74.

  [6] 曹明伦.谈谈译文的注释[J].中国翻译,2005(1):88-89.

  [7] 杨柳川.中国特色小吃英译的文化传播[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7-60.

  [8] 外国人在中国.Mapo Tofu (麻婆豆腐). http://www.foreignercn.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678:2009-08-13-09-04-47&catid=41:chinese-cui

  sine&Itemid=113 最后检索于2017/4/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