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鲁迅的父权批判和父爱重构思想,围绕去“恩”取“爱”的中心,强调“幼者为本位”,发展出了新的人性价值观,表现了思想家鲁迅对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伦常的彻底批判,以及对新式父子关系重建、儿童本位教育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鲁迅 父权批判 父爱重构 儿童本位
鲁迅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尤其对妇女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了鲁迅的革命人道主义情怀。本文意旨是从《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①一文出发,浅谈鲁迅的父权批判与父爱重构思想,以及鲁迅对儿童与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
“家”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古已有之的“家国”之称,可见“家”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犹在“国”之上。“家”是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类群体,是组成“国”的基本单位。孔子儒家的国家理论就是基于“家国同构”建构起来的,“它的社会模式是在当时‘家、‘国同构的社会存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②鲁迅曾说“家庭为中国之基本”,中国的儿童多是受家庭教育启蒙而走上人生之路的,家庭教育之于儿童早期心性的养成及其一生品德的塑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家庭教育也是中国教育之基本。有鉴于此,鲁迅从家庭中最基本的父子关系入手,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为中心,对封建父权思想进行彻底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为父法则”的建构。
一、无“恩”:父权思想的生物学意义
文章开篇鲁迅就直言“本意”在于“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因为“中国亲情重,父权更重”,所以要“革命革到老子身上”。中国儒家有“三纲五常”,“父为子纲”是父权思想的重要体现。父之于子,犹君之于臣,夫之于妇,都是绝对权威和绝对顺从的关系,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鲁迅直指父权的专横和荒谬。“五四”可以说是“人”的发现的时代,是中国人性解放的时代。“妇女”、“孩童”、“劳工”等人类群体观念,都在现代思想的光照中被重新发现。传统的父权思想是“父权对子权压抑遮蔽并最终剥夺的过程,自然还是子权对父权最终皈依的过程。”③其存在是以子权的受压制和被剥夺为特征的,是明显悖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因而鲁迅用达尔文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把人类与生物界的生命活动规律做比较,总结出了“做父亲”的新论题: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么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人的社会属性取代自然属性成为主导是历史的必然,但人的生存因此受到压抑挤迫而萎缩和畸形,那么生物的生存法则就值得人类参照与反思。鲁迅掀开封建伦常的遮羞布,认为在自然属性范畴里,人与动物乃至一切生物是类同的:都对生命有着保存、延续和发展的要求,有着合理的食欲、性欲的本能。
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惡,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
鲁迅把论证空间扩大到整个生物界、自然界,把人从社会性中抽离,找出人类与生物食欲和性欲的共性:食欲自饱、性交生子,再平常不过的事却被封建伦常蔑为“不净”,居以“大功”。中国封建思想的反人性可见一斑。生子无恩,即无功可居,何谈“知恩图报”——指出“恩”的虚妄,鲁迅即把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父权思想的土壤摧毁殆尽。一句“父子间没有什么恩”振聋发聩,挟恩自重的父权思想自然成了无根的妄想。
二、以爱代恩:“幼者为本位”
鲁迅毫不留情揭露父权虚浮无据的本质,但却保留了父爱重构的可能,指出建立新式父子关系的桥梁:“以幼者为本位”。父权是封建腐朽的伦常观念,它对父子天性情感和家庭道德起到了重大的破坏作用,应该摒弃。“在中国传统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父亲形象从天然血缘关系的‘初始经验,转变为典章制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实质部分,最终造成了‘父权的一头独大、尾大不掉。”④但既是“父兮生我”,父子之间就有直接血亲关系,就有维系的价值。即要将父子关系中的父权枷锁剥离,还其天性美好的本质——这便是鲁迅的“父爱重构”思想。鲁迅认为,联系父与子的纽带,不是“恩”而是“爱”。“爱”是生物的天性,人皆“挚爱他的幼子”,老者该为幼者开辟生存之道,“路上有深渊,便用那个死填平了,让他们走去。”⑤在鲁迅的进化观里,幼者才是根本;“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⑥,“幼者对于老年,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不可救药的事!”⑦正是在老幼生命潜力和价值的比对中,鲁迅针对中国封建思想“长者本位”本末倒置的做法,提出“以幼者为本位”,认为这才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爱”才是建立新式父子关系的正途。
“爱”和“恩”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恩”是施予和受施的关系,它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有“回报”要求;“爱”是天然无私的,无功利之心和索偿之意。鲁迅认为“抹煞了‘爱,一味说‘恩,责望报偿,那便不但破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所以鲁迅下结论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否定父权思想的无理和虚妄,却肯定父子天性之爱;“爱”是比“恩”更为牢靠的父子关系的基础,只要弃“恩”取“爱”,传统自私的父权压迫就会被天然无私的父子之爱所替代。
三、父爱重构的途径:“爱”的实践
鲁迅不仅提出以“爱”为新式父子关系的基础,还就“爱”的具体实践作了明确指向。一是作为父亲,应该自爱。“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父亲精神上、体质上都健康,但“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⑧。鲁迅认为,子女先天的体质和后天的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存竞争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鲁迅在此运用了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是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补充和发展。
二是作为父亲,应该“他爱”。就是“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首先要理解儿童。在鲁迅看来,孩子的世界是精彩、奇特而独立的,他们有着成人所没有的非凡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性情,因而“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但中国的父母却“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⑨。鲁迅对中国“少年老成”的民族文化特征有深刻认识,对“外国的孩子像孩子,而中国的孩子却像缩小的成人”的差异感到痛心疾首。即便是肩负民族国家未来的青年,“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⑩因而鲁迅戏称国人为“前辈老先生,还有后辈而少年老成的小先生”,并且慨叹“中国大约太老了”。鲁迅“以正常发展的西方文化为参照系,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在广阔的世界性视野中研究和考察新式父子关系重构的可能性途径,最终得出“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的结论。
其次,指导儿童。指导是指后天的教育,是要“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与其“立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是要培养出世界的、现代的“新人”。
其三,解放儿童,这是前二者的终极目标。“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理解是前提,指导是对子女作为“即我”的必行义务,解放则是“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是对“非我”的践行。解放的涵盖面更广,其难度也更大。在鲁迅看来,“解放”是最高的,是父爱重构的最终实现方式。作为父母,应该: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段重复出现的文字,是鲁迅现代父亲观念的总纲。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当今的中国儿童教育,乃至于国民素质教育,仍然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鲁迅的父权批判和父爱重构思想,围绕去“恩”取“爱”的中心,强调“幼者为本位”,发展出了新的人性价值观,闪耀着人性的思想光芒,表现了思想家鲁迅对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伦常的彻底批判,以及对新式父子关系重建、儿童本位教育的理性思考。鲁迅提供的切实可行的家庭革命范式,对推动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和家庭教育事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为人生、重教育的文学思想”,也最终成为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
注释
① 本文中所引文字凡不标注出处的,均引自《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
②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8.
③ 李宗刚.父权疆域的寓言化書写——鲁迅散文《五猖会》新解[J].鲁迅研究月刊,2011(2):23.
④ 贾振勇.何谓“父亲”? 为什么要反对“父亲”——“五四”时代家庭( 族) 伦理道德及“父权”观念批判再思索[J].社会科学辑刊,2014(5):180.
⑤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九[A]//鲁迅全集(1)[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5.
⑥ 鲁迅.二心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A]//鲁迅全集(4)[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6.
⑦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A]//鲁迅全集(1)[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6.
⑧ 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A]//鲁迅全集(1)[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2.
⑨ 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A]//鲁迅全集(6)[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
⑩ 鲁迅.坟·论睁了眼看[A]//鲁迅全集(1)[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1.
?輥?輯?訛 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A]//鲁迅全集(7)[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8.
?輥?輰?訛 鲁迅.两地书[A]//鲁迅全集(11)[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
?輥?輱?訛 高旭东.论鲁迅的中西方文化比较观[J].鲁迅研究(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186.
?輥?輲?訛 罗莉芳.论鲁迅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