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程颢论仁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3510
钱玲+李迈豪

  摘 要:汉末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衰微,出现了“圣人之道不行,圣人之学不传”[1]的现象,儒学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宋朝以来,儒士开始了由研究训诂转向研究义理。程颢以重建儒家价值系统的合法性为出发点,对传统儒学的“仁”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以“识仁”为方法的“新仁学”,将传统儒家的“仁”推向了新高度。该篇主要探讨程颢仁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探讨作为程颢仁学的基础:先秦儒家“仁学”,接着简单介绍与程颢同时期各种“仁学”思想,并与之进行对比,并试着提出程颢“仁”的具体实现途径,从而指出实现程颢仁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程颢 仁学 张载 现实意义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程颢在对其继承的前提下进行了发展与创新。为了适应佛、道的冲击,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程颢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天地万物为一体”[2]。他把“仁”当做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对传统儒学做了进一步的论证。

  一、“仁”的具体意涵

  (一)程颢之前的“仁”

  “仁”作为传统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程颢仁学基础的先秦的“仁”,曾多次出现在先秦典籍中,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提出“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孔子之后,孟子进一步研究仁学思想,他提倡统治者要行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

  宋明时期,遭到冲击的儒学需要创新、发展,重新具有生命力。这个时期的儒士开始融汇佛道精髓,创造出新仁学思想。张载认为“仁义之道,性之立也”,“仁义,德也,而谓之人。”[4]人们一般以为《西铭》是对血缘宗法伦理的社会理想的一种倡导,实则不然,《西铭》中张载认为人们只有孝顺父母,时时存仁心,养天性,才算是对得起天地神明,才算是事天奉天无所懈怠,或者说仁义忠孝根源于“天地之性”,尽此仁义忠孝之人事即人“尽性”的本分和不容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程颢创新后的“仁”

  “仁学 ”发展到二程时期,程颢赋予了“仁”新的内容。他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2]天地最大的道德就是“生”,这里的“生生之理”就是程颢所认为的天地之德。“生生之理”体现在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人和天地万物存在于这个宇宙,就一定具有天地之德,天的道德就是仁。因此可以说:仁既是天的理、天的德,也是人的理、人的德,程颢因此将个体生命和宇宙万物结合起来。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2]在程颢看来,宇宙万物就如同人的身体,“仁者”能够体会这个“身体”的任何感受。

  《二程全集》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程颢的仁学思想,然而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在《识仁篇》中。在这里,大程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此道与物相对,‘大不足以明之”[2]。在仁的境界中,“仁”没有物、我的分别,这就说明了宇宙万物存在于人,人就是宇宙万物。义、礼、智、信原本是相互独立,各自存在的,但结合在人身上,就成了仁的内容。“仁”作为一切道德准则的依据,个人只有在自我认识、自我转化、自我体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识仁”的境界。

  (三)张载、程颢“仁”之对比

  通过对张载以及程颢仁学思想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程颢的“仁”是对传统儒家仁学的创新,他认为人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区别,“天地之性”是善性,是人之所固有的,“气质之性”是现实之性,是对人起决定作用的,而实际上“气质之性”才是恶的主要来源。张载继承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们须在现实实践中不断变化气质进而达到“仁”。而程颢的“仁”则要求人们向内反省自身,以实现自己“仁心”不受蒙蔽。而关于识“仁”,程颢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二、程颢“仁”的实现途径

  对于“识仁”,程颢在《识仁篇》中提到:“学者须先识仁”,“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2 ] 。而程颢的“学”,主要指实践,所谓“先”,则不仅指时间上的先,更是指在实践上要有优先性。“识”,便是去体验、去实践;“识”的过程中,“诚敬”是十分重要的。程颢以仁为本质,以义、礼、智、信为工具,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要想理解这一思想,就须得以一种“诚敬”的心态去存“仁”,这里也是对孟子所提倡的“存其心,养其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先识仁”就是先识仁的本质,先识人本身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之心。而程颢又认为:良知良能的心虽然是人本来所固有的,却容易被后世的“习心”所蒙蔽,因此,程颢主张要存“良知良能”的本心。那如何才能做到“存习本心”呢?程颢认为,只有持“诚敬”的工夫,才能做到“存習本心”。大程的“诚敬”,就是要人们不仅真实认识到自身本来所具有的良知良能之心,还要做到对良知良能之心的“敬”。人们只有做到用“诚敬”的态度来存习良知良能之心之时,才可以无须防检,也无须穷索。虽然理论上是这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需要防检、穷索的情况,比如心有所懈怠的时候,就需要防检;没有得到“理”的时候,就需要穷索。因此程颢认为,正确的“识仁”方法便是在“心”上下功夫,以“自心”去“自明”存在于心中的“浑然与物同体”的“仁”,就能够“体仁”,从而达到“识仁”的境界。

  程颢认为“天地之用,皆我之用”[2]。他在孟子“万物皆备与我,须反身而诚”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思诚”需要“顺心而发,顺性而为”的思想,人们须反身向自己内心“求仁”,在不停止内心道德实践的同时,也要记住并且不能一味的“拔苗助长”。长此坚持,因受外界感染而得的“习心”便可以除去,被遮蔽的良知良能之心也可以显现出来。并且,在程颢看来,“人心常要活”[5],“会得时,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6]。程颢认为人的良知良能之心本是活泼泼的,因此为了避免人之“仁心”“只是弄精神”,人须化除在存习“仁心”时的过分把持、胶着造作。他所引用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7]也是为了说明此。只有做到了上述所说的这些,那么“识仁”的初心也就达到了。

  “识仁”的初心达到了,“仁”的境界也就达到了,就能够“与物同体”,切实给予大自然万事万物以关心,自己的德行修养也得以提高,达到“圣人”的标准。

  三、程颢“仁”的现实意义

  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伴随国家的重视,学者的呼吁和提倡,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国学热”,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儒家传统文化,而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自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研究“仁学”的发展,开始关注“仁学”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借鉴作用。而针对佛、道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冲击,程颢的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程颢“仁学”思想对国家社会的借鉴意义

  1.“仁学”思想为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片面追求物质文明,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开始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而程颢的“仁学”思想正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从程颢“仁学”出发,我们更加确信只有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国家和社会才是达到了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发展。

  2.利用“仁学”思想完善教育思想

  人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使自己能够离“圣人”的境界更进一步。而程颢的“仁”是天理在人性中最完美的体现,习得这个“仁”,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教育过程中如果得当利用程颢“仁”的思想,便可以事半功倍的使求学者存养善心,去除恶心,恢复人的元初性真。人们学习程颢“仁”的同时,也是自身在追求“仁”,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除此之外,《定性书》中也有对我们当代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体现,例如“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目的在于开阔求学者的胸怀。另外,《识仁篇》引用孟子名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可以归结为教育要顺其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每个学生的天赋和能力不同,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发挥专属于自己的价值。

  (二)程颢“仁学”思想对生态环境的价值

  程颢在《识仁篇》中提到:人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没有物我内外之分。在程颢这里,宇宙万物与人同体,二者相互牵扯,相互不能分离。个体甚至作为宇宙万物这个“大身体”而存在,宇宙万物的感受便是个体自己的感受,一切疼痛喜悦,宇宙万物都与人共同感受,因此可以说爱护天地万物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这一思想可以引申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利益相通,人们应当尊重、保护自然。

  (三)程颢“识仁”思想对提高个人素质的作用

  程颢的“仁学”思想强调人们反身向自己内心求仁,从而使自己本身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之心不丧失,这对于当今时代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自从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家一直追求物质经济发展,忽视了人们内在素质的提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暴露出人们素质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程颢的“识仁”工夫论,倡导人们向内反省,存习本心,去除旧习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从最基本的层面促进社会和谐。

  另一方面,从程颢的倡导对大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是出于人的美德,也即仁。人只有具有美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尊重环境。而环境遭到破坏的现实情况要求人必须具備美德,这对于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明道先生墓表[M].程颐,著.

  [2] 识仁篇[M].

  [3] 孟子·尽心下[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0,7:250.

  [4] 横渠易说导读[M].丁元明,著.齐鲁书社,2004.

  [5] 二程遗书[M].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 二程遗书[M].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 孟子·公孙丑上[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0,7:47.

  [8] 中国哲学史[M].郭齐勇,著.

  [9] 程颢“识仁”之方辨析[M].文碧芳,著.

  [10] 仁者之乐—程颢境界哲学的主题审视[M].付长珍,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