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陈宫是《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谋士形象中较为特殊的一位。在东汉末年这个尔虞我诈、群雄争霸的乱世里,陈宫胸怀济世报国的雄心大志和平息叛贼、匡扶汉室的伟大抱负,坚守着儒家忠义两全、仁德之操的传统思想。因为他自叹“并非俗吏”,所以他一直在“择主而事”,并相信终有一日能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思想抱负造就了陈宫大义凛然、忠心不二的儒家思想。遗憾的是,他一生却“未遇其主”,最终“舍生取义”,结束了悲剧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孤独的却又是崇高的,这与他所坚守的儒家忠义思想密不可分。
关键词:《三国演义》 陈宫 忠义观念
★基金项目:2017年度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立项课题“布依族歌谣中的伦理观研究”(研人文2017019)
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不安,呈现出动乱时代所具有的多元面向,群雄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三国演义》演绎的正是群雄争霸,天下分合的东汉时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经济水平低下、科技落后,战争的较量成为了人才智慧的拼杀,谁获得人才优势,谁就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因此统治者们常常借谋士之智来实现其宏图大业。同时,谋臣志士们也择主而事,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魏、 蜀、吴三国均广招贤才为其统治服务,陈宫则是众多谋士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始于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终于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从“捉放曹”到“血溅白门楼”完成了他壮烈的一生。陈宫一生事曹操和吕布二主,竭尽全力为其出谋划策,先因曹操的阴险狡诈而决然离去,后因吕布的刚愎自用而葬送性命。虽然二位并非他理想中的贤君,但他对曹操大义凛然,对吕布忠心不二,这与他所坚守的儒家忠义思想密不可分。
“忠”“义”观念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部分。“忠、敬也、尽心曰忠。”(《说文解字》)这是臣对君,仆对主、下属对上司的义务,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并且下属对上司应该忠心耿耿:“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国语·晋语九》)。那何为“义”?所谓“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说文解字》)最早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后来也指朋友之间,讲究情谊,不带有丝毫利益和强加性质的互助。“义”是儒家“五常”思想中的核心道德,“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因此古代人十分重视义,愿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自古以来,忠义观念成为儒家育人的行为准则,它支配着传统士大夫的一言一行。陈宫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忠心耿耿”和“舍生取义“的忠义观成为其精神内核,言行举止受其支配。陈宫一生三次重要的选择都彰显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忠义品质,以“捉放曹”体现其仁义;“追随吕布”凸显其忠心;“血溅白门楼”再现其大义。他始终坚守仁义、尽忠竭力、最终舍生取义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凸显了儒家忠义的最高境界。
一、大义之举:捉放曹操
《三国演义》的第四回道出陈宫“捉放曹”的事,实为大义之举。董卓趁汉少帝年少无知,挟天子以令诸侯,干涉朝政。担任国相期间专擅朝政、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诛之。曹操出于正义献刀谋杀董卓,但因失败而被通缉捉拿,逃跑途中在中牟县被擒,当时身为县令的陈宫,得知曹操为正义而谋杀逆贼时,“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①27一出场作者就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陈宫。
陈宫作为中牟县令,遇见刺杀董卓未遂后亡命天涯的曹操,不仅没有把他抓到董卓处领赏、封万户侯,还放了他,并对曹操表达了“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的无奈,曹操也发出了“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的夙愿,此时他俩一拍即合。陈宫赞赏曹操“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①27认为曹操志存高远是治世之能臣,与其谋事能实现其济世报国的政治抱负,于是抛家弃子随曹操而逃。二人行至成皋地方,天色已晚,就借住于曹操义父吕伯奢家。曹操错把吕家磨刀声当成阴谋,因多疑而误杀了吕家八口人,陈宫对此惊讶不已“孟德多心,误杀好人矣!”。为了以绝后患,曹操将错就错把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砍杀了,陈宫对曹操的心狠手辣感到义愤填膺,“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当曹操回答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①28时陈宫对曹操由之前的满怀希望变成了极度失望,“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陈宫当夜便想杀死曹操,但转而又想: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了他我岂不义了吗?血淋淋的九人命案都没能坚定陈宫除害的心志,他想到的依然是“义”而不是对残忍的曹操除之而后快,可见义已岿然不动的存在于他的观念中,主导着他的每一次行动,于是他“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①29在追随曹操的过程中,陈宫心理有了极大的变化,从钦佩其大义到愤恨其阴险,从最初的希望到最后绝望。心理的变化相应地也引起了行为上改变,由之前的同他而逃到最后弃他而去,最终二人分道扬镳。
因为仁义道德、深明大义,陈宫才抛家弃子追随曹操,但是也正因为心存大义,使他不得不离开阴险狡诈的曹操。恩格斯指出,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②这一系列行为都是经过陈宫头脑,受到他内在仁义观念的支配,使他为义而动。在乱世之中,陈宫始终坚守仁德、坚守大义,一幕“捉放曹”折射出了陈宫的仁义和正义。
二、忠心之为:追随吕布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东汉末年,雄韬伟略的谋士们因时而变,择主而事,常有“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苦恼。陈宫离开曹操后一直在寻求一位明君来共谋大业,实现其治国抱负。后来遇见吕布,想依傍三国第一勇士的吕布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可是吕布却没能助陈宫实现治世理国的鸿鹄之志。吕布虽有勇无谋,但陈宫没有弃之而去,而是忠心追随、“死生无二志”。
陈宫离开曹操后,成为东郡从事,此时与陶谦交好,曹操为父报仇欲讨伐陶谦、“洗荡徐州”。陈宫出于情义,成为陶谦的说客,去说服曹操罢兵:“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陈宫把陶谦的仁义和百姓的无辜放在首位来说服曹操,能言善辩之外透露的是仁义君子的气质,可惜说服未见成效,遂投奔张邈。因张邈和张超的引荐,吕布与陈宫相识。陈宫知道吕布是魏、蜀、吴三国第一猛将,有“千江万马一将在,探囊取物有何难?”的精湛武艺。陈宫打算长久追随吕布,欲用其聪明才智和吕布的英勇善战攻城略地、打下一番天地。兵败来投奔张邈的吕布犹如丧家之犬,没有政治地位,陈宫出谋划策趁曹操东征,建议攻打兖州,吕布听其指挥,遂获得兖州,盘踞濮阳,吕布东山再起,成为三国一支精良的队伍。陈宫离开曹操后终于觅得君主,其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也有了发挥的平台。陈宫作为军师向吕布献计达十九次,吕布有七次没有采纳。采纳的计策都运用得很成功,没有采纳计策的行动大都失败了,可见陈宫之于吕布是难得的奇才。除此之外,吕布与曹操的多次交锋赖于陈宫的妙计,三番五次让曹操仓皇而逃。如《三国演义》的第十二回:“陶公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陈宫献计,让田氏做假内应,引诱曹操进城来,再四面放火,外设伏兵,曹操中计,差点命绝此地”。可见,“布虽无谋,陈宫多计”①76陈宫的雄才大略让人望而生畏,陈宫忠尽职守为吕布规划未来,而鼠目寸光的吕布只听从陈珪父子的小人之言,不听陈宫善言,最终酿成大祸。陈宫对吕布说:“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吕布却答道:“汝无端献馋,欲害好人耶!。”陈宫忠心不二,欲辅佐吕布成为一代君王,可惜昏庸的吕布不仅不纳陈宫言,反而怀疑陈宫的忠心,再加上陈珪父子的挑拨离间,陈宫的良苦用心一文不值。“意欲弃布而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面对一个昏君陈宫担心离去后,留下不忠不义的骂名,此时的他缺乏离开的勇气,“一个人同许多其他人一样都有这种缺陷;事实上,他自己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缺乏,没有感到自己与人不同,没有感到被人抛弃,因此自身安全也不会感到受到了威胁。他知道,他可能失去的丰富生活和真正的幸福感都会得到补偿,这种补偿便是他与全人类协调一致的安全感。事实上,他的这种缺陷也许会被他所处的文化捧为美德。”③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所强调的缺陷恰恰给他安全感,并且社会还给他的死守冠以忠诚的美德。一直以来儒家“忠诚”“大义”都被人们奉为高尚品质,陈宮不离开吕布纵然是成为他一生的缺憾,但是他依然享受忠义美德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荣誉感。后来陈珪父子内外配合,曹操占领徐州和小沛,最后也丢了下邳。在丢了徐州和小沛后,吕布只好逃至下邳。下邳是吕布最后的根据地,按理说吕布应该整顿军队,退可保身,进可攻打。但是骄傲自大的吕布“自恃粮食备足,且有泗水之心,安心坐守,可保无虞。”当曹操领兵到下邳城安营扎寨之时,畏首畏尾的吕布露出了“尚容商议”的胆怯,而陈宫面对曹操的恨杀之辞,并没胆怯而是冷静分析时局利弊,沉着应战。陈宫向吕布献计“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曹若攻将军,宫引军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曹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犄角之势也。”①131陈宫这一计可谓是高明无比,可是吕布却改听妇人之言,不用此计,遗失战机。一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在关键时刻却不如一妇之见,实为可悲!最后吕布自食恶果,被手下宋宪和魏续二人擒献给了曹操。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表现出的并非是大丈夫的能屈能伸而是软弱无能、面对此情此景,陈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里纵有万千愤恨,他都没有没有像宋魏二人,背叛君主,他不会做这种不忠不义的事,这就像当年捉放曹操一样,忠义二字是他的为人准则,是不可越过的坎。最后陈宫也被徐晃所抓获。
三、舍生取义:血溅白门楼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此言道出了义与荣辱三者密切的关系。深受儒家思想洗礼的陈宫放弃轩冕荣华跟曹操一起打江山,可见他的义行于利之前。在生命的危急关头他没有畏畏缩缩,而是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再现了他大义凛然的精神。
“血溅白门楼”这是一个庄严的选择,白门楼上曹操和陈宫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在交锋中陈宫表现得沉着冷静,正直刚强的他毫无畏惧地走向死亡,“舍生取义”,用死来诠释他对生命的看法。在陈宫英勇赴死之前他与曹操的几句对话直斥了曹操的虚伪,突显了陈宫的正义。抓到陈宫后,“操曰: 公台別来无恙!宫曰: 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 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 虽然陈宫没能识破“三姓家奴”吕布的真正面孔,但是从这一句愤慨之言可以看出陈宫崇敬刚正不阿君主,所以他十分厌恶曹操的诡诈奸险,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陈宫都没有向曹操求过情,最后洞悉世事的陈宫机智地说道“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①133此番话让曹操不得不善待自己的亲人,无后顾之忧的陈宫“伸颈受刑”、“血溅白门楼”。英勇就死的壮举塑造了陈宫刚强无畏、大义凛然的谋士形象;吕布低声下气哀求曹操给条生路,呈现出一个软弱无能的懦夫形象。这一勇一弱的对比,更加凸显了陈宫的正直刚强,讽刺了吕布的懦弱。“血溅白门楼”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崇高而悲哀的陈宫,一生践行忠义,最终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只能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真是“空负栋梁材!”
在这三次选择中陈宫以“血溅白门楼”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踌躇满志、坚守仁义却又愚昧忠主;他大义凛然、忠心耿耿却难逃一死。不管事曹操还是事吕布,陈宫都集伟大和崇高为一体,彰显着忠义两全的儒家形象。
四、结语
在尔虞我诈、翻新出奇的三国时代,作为上层建筑的伦理道德仍有东汉名节思想之流风余韵。孤傲不屈的陈宫在那个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时代里周旋与抗争,他依然坚守着忠义的信仰,力求忠义两全,展现了一位儒家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君子风范。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忠义思想塑造了陈宫的崇高,同时也限制了他的发展,他太过于忠心,形成了愚忠;太过于讲义理形成犹豫不决的性格。深知吕布难成大志,却“不忍离去”;深知曹操的阴险、陈珪父子极坏,却没有斩草除根,踌躇之间使三国局面更加混乱。陈宫的一生因忠义而伟大也因忠义而灭亡,留下了“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①134的感慨。
注释
① 罗贯中.三国演义(上)[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59.
③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1-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