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过多次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我国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问题仍然存在。通过对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和工资影响因素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各地区典型省份公务员工资差距和工资影响因素差距的相关数据,得出并不是所有公务员工资的影响因素都会对公务员工资的地区差距产生影响。只有市场薪酬水平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有显著关系。说明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和公务员工资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调整策略。
关键词:公务员工资 地区间差距 工资差距影响因素
一、引言
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尽相同,不同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也应当存在差距,但是差距是否合理现在还存在较大争议。多位学者(刘卉,2012;张广科,2012)在分析之后认为影响因素有以下:市场薪酬水平、人均财政支出总额、消费者物价指数、人均GDP。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研究,熊通成(2014)认为地方政府决策效用和公务员工资分配的预算约束对公务员工资地区差异有影响。张燕(2007)认为还应该考虑公务员产出水平。
从诸位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整体偏向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所占比例不大;没有强调出公务员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和公务员工资地区间差距影响因素之间的区别,造成公务员工资地区间差距的影响因素应当是不同地区公务员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差距,不同地区在公务员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并不一定存在差距,只有存在差距的工资水平影响因素才会对公务员工资地区间差距有影响;不同影响因素对于工资差距的影响效用也是不同的,所以有必要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效用程度进行评估,对于影响效用较大的重点调节。
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1.我国公务员工资存在地区间差距;2.并不是所有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公务员工资的地区差距;3.公务员工资水平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效度不同。
二、公务员工资地区间差距现状
在对公务员工资的地区差距进行研究之前,要知道我国各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有多大。需要对各地区公务员工资进行购买力平价(PPP)调整之后进行比较。公务员工资最基本的作用在于保障公务员的基本生活,进行购买力平价调整之后才能反映公务员工资的实际水平。将上海市作为基准地,对各省市进行购买力平价调整之后的结果如表一所示,其中西藏自治区因为其公务员工资具有特殊性,不计入比较: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进行购买力平价调整之后,大部分省市的公务员人均工资都出现了上涨,只有北京市和广东省下降,其中重庆市的涨幅最大达30950,北京市的降幅最大达8806。东部省市因为经济水平较为发达,虽然公务员工资水平较高,但是由于物价水平也较高导致涨幅并不大,且发生下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公务员工资水平也较低,但是因为其较低的物价,导致其公务员人均工资上涨较大,涨幅前三的省份均在西部地区。中部东北地区因为其经济水平处于中游,公务员人均工资和物价水平均低于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所以其涨幅高于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虽然经过调整之后各省市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但是差距仍然较大,可以通过调整后的极值和平均值比较来反映,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在进行购买力平价调整之后,虽然差距有所减少,但是东部地区仍然比其他地区工资差距较大。最大值中天津101765元比辽宁74314元多27451元,天津是辽宁的1.37倍。最小值中河北71039元比河南63224元多7815元,在平均值中东部84717元比东北部69341元多15276元。值得注意的是最大值天津101765元比最小值河南63224元多38541元,天津是河南的1.6倍。由以上可以得出,在经过数次公务员工资改革之后,公务员工资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很严重。
三、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一)变量选取
我国公务员工资的构成由全国统一的基本工资和各地不同的津补贴两部分构成,地区间公务员工资的差距是津补贴的不同导致的。假定各地公务员的个人特征(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位等级等)不存在差异。津补贴的不同是受各地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市场薪酬水平、政府财政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均GDP四个方面。这里将公务员人均工资的差值设为因变量W,自变量为市场薪酬水平的差值M、政府财政水平差值F、物价水平差值P、经济发展水平差值G,其解释如表三所示:
(二)模型设计
根据以上变量设置,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基本回归方程为:
W=aM+bF+cP+dG+e
四、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样本选择
为了便于比较,以上海市作为基准地。此外,按照我国政策制度制定习惯将我国分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各个地区中选取公务员工资水平最接近地区平均数的省份作为代表,分别为广东省、贵州省、江西省和黑龙江省。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1997年至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每一年度发布的均为上一年度的数据,所以实际数据为1996年至2015年,共20年,使用的分析软件为Eviews8.0。
(三)回归模型带入
将各省数据带入回归模型,得出:
1.广东省和上海市公务员工资差距回归方程为:W=0.449404M+633.0296
2.江西省和上海市公务员工资差距回归方程为:W=0.418095M+0.478129G-5448.226
3.贵州省和上海市公务员工资差距回归方程为:W=0.348526M+0.403088G-2694.590
4.黑龍江省和上海市公务员工资差距回归方程为W=0.702228M+0.201649G-2866.41endprint
(四)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数据处理结果和各省回归模型方程,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自变量都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且产生影响的自变量的强度也不相同。具体而言,各个影响因素具有以下的特点:
1.政府财政水平差值
在各个省市的回归分析中均为负值,与经济理论不符合,理论上应该是财政水平差距越小,公务员工资水平差距越小。而且其并没有通过多重共线性检测,说明其受自变量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影响,并不能单独对公务员工资差值产生影响。说明调节政府财政能力并不能对缩小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产生作用。
2.物价水平差值
理论上物价水平差距越小,公务员工资差距也越小,在贵州省和江西省的回归分析中为负值,在广东省和黑龙江省的回归分析中虽然为正值但未能通显著性检验,说明物价水平差值对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没有显著性影响。
3.市场薪酬水平差值
在各省的回归模型中都显示市场薪酬水平对于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有显著影响,但是每个省份的影响强度不同,强度最大的黑龙江省比强度最弱的贵州省强度超过两倍。市场薪酬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公务员工资会在广东省增加0.4494元,会在江西省增加0.4181元,会在贵州省增加0.3485元,会在黑龙江省增加0.7022元。
4.经济发展水平差值
仅在广东省对公务员工资地区差异没有影响,在其他三个省份均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使是在东部地区也是比较发达的,和上海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因而对结果影响并不显著。
五、结语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前文提出的三个假设均成立,得出如下结论:
(一)我国的公务员工资地区间确实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是在进行购买力平价之后,各省市之间的公务员工资差距有了显著缩小,但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距仍达1.6倍,而且明显东部地区高于其他地区;
(二)并不是所有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公务员工资的地区差距,在回归结果中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市场薪酬水平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只有市场薪酬水平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不同地區需要调节不同的方面。
(三)公务员工资水平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效度不同,不仅是不同影响因素之间不同,不同省份的相同影响因素之间也不相同,因而可以在调节的时候有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 杨力行,张露.我国公务员地区间收入差距及其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10(4):89-91.
[2] 张广科.行政机关公务员薪酬公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研究,2012(1):92-95.
[3] 丁进.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战略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5):11-13.
[4] 薛俊波,王铮.公务员工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前沿,2009(4):48-57.
[5] 张燕.我国公务员薪酬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6] 张来春,姚勤华.公务员工资的公平性困境及若干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1):17-20.
[7] 熊通成,曾湘泉.地方财力、分配决策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9):95-99.
[8] 刘卉,孙剑平,李鹏.我国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5):123-126.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