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词块—独立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新视角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5317
邹双琳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独立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新视角—词块.首先,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词块的定义及其分类。文章重点讨论了词块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对二语教学的启示,探讨了词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提出在独立院校中可以开展借助词块为媒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新视角。

  关键词:词块 词块教学 大学英语写作 二语习得

  一、引言

  长久以来,受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影响,写作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困扰着广大师生的一个问题。在听说读写译能力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书面形式的体现,不仅体现了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院校中,写作是许多大学生的学习难点,也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薄弱环节之一。据笔者了解到,独立院校许多学生词汇量不足,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作文结构组织松散不成框架,对英语写作兴趣不高甚至有害怕情绪,英语写作水平总体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大学英语作文教学水平,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写作技能,已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词块的定义及其分类

  Nattinger&DeCarrico认为,词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两极之间,是一个完整的词汇—语法单位。大量的语料库研究表明,词块是自然语言中大量存在,由固定或半固定的多词组成,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广泛存在。词块这一概念最初由Becker于1976年提出,而不同的学者使用的术语各不相同:如Nattinger&DeCarrico(1992)使用词汇短语(1exieal phrases);Lewis(1993)使用词汇组块(1exieal chunks);Pawley&Syder(1983)用词汇化句干(1exiealized sentence stems)来指称;Cowie(1992)则倾向用预制复合结构(ready-made complex units)等等。在本文中,作者把它们统称为词块(1exical chunks)。

  关于词块的分类说法不一,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位学者是Lewis(1993)和Natinger&DeCarrico(2000). Lewis将词块分为四种:(1)单词和多词词汇(Words &Polywords)指的是在字典中出现的单词和固定组合;(2)习惯搭配(Collocations)指的是以较高频率出现的单词的组合;(3)惯用句型(Ins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指的是形式固定或半固定有固定语用功能的词汇组合,通常用于口头用语;(4)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主要用于书面语中用来组织篇章。作者采用的是Natinger和DeCarrico的分类,即把词块从结构上分为4类:(1)聚合词块(Polywords),如in a word,for example等;(2)习惯表达(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如how do you do,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 等;(3)限制性结构短语(Phrasal constraints),如from my perspective/point of view, in sum/short等;(4)组句短语(Sentence builders),是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的词汇短语,例如There is no doubt that…, I believe…等。

  从学者对词块的定义和分类可以看出,词块的涵盖的范围比单词和词汇更大,其作用不局限于词汇的搭配,而从整体上影响到了句子乃至语篇的范畴。

  三、词块教学的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人员日益关注的对词块的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者发现,母语习得者在大脑中存储了许多词块,在日常交际中可以随时整体取用。集“形式”和“功能”为一体,词块综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具有整体取用的便捷,免去学习者生成生成语法和分析的过程,因而词块的积累可以节约语言处理的时间和精力。国外许多学者(Cowie&HowanIl,1996;owanll,1998;Kwis,1993;Pawley&Syder,1983;Weinert,1995; Wray,2000)都强调了词块的重要性,指出了二语学习者在词块知识上的欠缺,倡导学习者高度重视词块的学习。Nattinger&DeCarrico于1992年在《词汇短语和语言教学》一书中提出利用“词汇短语”,即词块,作为语言教学的新方向以帮助初学者生成、理解和分析语言。Michael Lewis(1993)也提出了知名的词块教学法,并实施在课堂教学中。二语习得研究者Ellis(1999)曾指出,二语言习得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词块学习,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因而词块的教学对于二语学习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国内,词块习得近年来也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来看,对词块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词块的定义和功能;词块的使用;词块运用能力的測量;词块的教学;词块和字典编撰;对词块的文献综述(黄燕,王海啸,2011)。此外,还有不少对语块本质、二语学习者习得和加工语块的认知心理过程等相关的研究内容。在实证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刁琳琳,2004;丁言仁,戚焱,2005;李太志,2006)就国内的大学生的词块使用和实施词块教学的可行性做了重要研究。综合相关文献,词块对二语教学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增加学习者交际的流利度

  Nattinger&DeCarrico认为学习者交际的流利程度在于其大脑中所储存的词块储存的数量,而不是取决于生成的语法规则或所掌握单个词汇量。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在语言交际中有70%是由固定或半固定的词块构成的,通过对大脑中大量储存的词块的提取和运用,说本族语的人能流利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Pawley&Syder(1983)指出,英语为母语者能够自发流利地表达自我是因为他们在大脑中存取了大量的词块,再利用链接机制把相对独立的子句串联成话语。因而减少了提取信息的时间,语言的流利程度得以极大地提高。endprint

  (二)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词语选用能力

  Pawley&Syder(1983)也提到形式语言学难以解释的语言二语习得的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接近本族语的词语选用能力”,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二语遣词造句能类似操本族语的人的语言使用。词块的积累和掌握能帮助学习者接近或获得这种能力。因此,二语习得中若重视词块意识的培养和加强词块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就能得到更地道真实的语言材料,在交流中对词语的选择也更准确,表达更地道。

  (三)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虽然学者对交际能力的定义不一,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交际能力包括了语用能力。培养交际能力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明白怎样去生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 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学会在合适的语境下得体地表达。Nattinger&DeCarrico(1992)认为词块是具有语用功能的,具体包括社交互动、所需话题和语篇手段等三个方面。词块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体,在这一方面恰恰有着促进作用。

  (四)有利于避免结构法和交际法的两个极端

  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存在两种矛盾的教学方法——结构法和交际法。结构法过于强调语言的形式,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交际活动的开展和交际意识的培养。交际法则过于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的形式。Michael Lewis于1997年提出了词块教学法,在他看来语言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所构成,而是由语法化的词汇构成的。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否定了传统以来认为语法和词汇是相互对立的观点,注重形式和功能于一体,也突出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性。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中和了结构法和交际法各自的优点,又是对二者的补充,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五)有利于調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一个难点就是,单词记忆困难重重,写作过程中词汇储备不足,口语交际中表达障碍,学习过程中缺英语学习的信心,学习积极性受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英语基本词汇丰富,用法灵活(严维华,2003)。而词块通常是固定的多词现象,学习者可以整体记忆和存储,在交际中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一旦记忆下来就可以在书面和口语表达中整体提取和运用,免去了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临时根据语法规则生成语言的压力和编码的繁琐,对基础较差的独立院校学生而言突破了语法的局限,帮助他们流畅地表达,看到直接显著的进步,从而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得以全面提高。成就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获得感和自信心。学生就会有更饱满的热情,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下意识地自主独立地学习词块,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交际中运用,最终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词块对二语习得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也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独立院校中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方面的问题,借助词块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书面写作的能力,符合独立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对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也有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Beker,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Mass:Bolt,Beranek,and Newman,1975.

  [2] Ellis,N.C.Sequencing in SLA:phonological memory,chunking and points of order[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91-126.

  [3] 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Teacher Translating Publications,1993.

  [4] Lewis,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7.

  [5] Nattinger,J.&DeCarrico,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UP,1992.

  [6] Nattinger,J.&DeCarrico,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0.

  [7] Pawley &Syder.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In J.Richards & R.Schmidt (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M].Lon-

  don:Longman.1983:191-226.

  [8] 常晨光.公式性语言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51-54.

  [9] 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4(4):35-38.

  [10] 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49-53.

  [11] 黄燕,王海啸.二语语块研究的“中国图景”:语块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外语界,2011(3):74-81.

  [12] 李太志.词块在外贸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及产出性训练法[J].外语界,2006(1):34-38.

  [13] 刘晓玲,阳志清.词汇组块教学——二语教学的一种新趋势[J].外语教学2003(6):51-55.

  [14] 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38-445.

  [15] 戚焱.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写作[J].山东外语教学2005,(5):84-66.

  [16] 严维华.语块对基本词汇习得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58-62.

  [17] 章艳乐.摒弃“模板”尝试“词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切入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152-154.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