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对在线医疗咨询回复中的语用身份研究
卢文静 陆国君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研究以当前患者在线医疗咨询现象为研究语料,文章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医疗咨询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在网络话语中的应用,主要从在线医疗咨询中回复者的身份建构类型、在线医疗咨询中回复者所使用的语用策略及其语言表现、在线医疗咨询中回复者建构各类不同语用身份的动因三方面分析在线医疗咨询回复序列中的语用身份建构,藉此进一步扩充语用身份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拓展身份建构理论在在线医疗咨询方面的语用理论;进一步探究、丰富网络语用学在医疗方面的常用表达。
语用学 身份建构 网络话语 医疗咨询
一、引言
随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身份研究的深入发展,言语互动中交际者身份建构问题也成为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和语用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语用学领域,身份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本质主义”及近期的“建构主义”发展。近来更有研究者提出“语用身份”概念(陈新仁,2013)。另一方面,网络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成为患者医疗咨询的新途径。虽然医疗话语分析已取得一定成果,如:医疗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一些研究者的注意,甚至已形成了“医疗语用学”这一专门研究分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无论是对语用身份还是医疗会话的研究基本都以真实互动为研究语料,对网络话语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话语中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以当前患者在线医疗咨询现象为研究语料,关注在线回复者的语用身份建构情况,重点探究三个问题:在线医疗咨询的回复者主要建构了那些身份类型?采用了哪些语用策略?及其背后的动因。文章提出假设,在数据收集及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以上问题。二、文献综述
(一)语用身份建构近来身份建构的研究不断深入,陈新仁(2014)指出:“随着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研究身份在话语中的动态建构、磋商与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身份是在交往中通过话语动态、积极、在线建构的。”在语用学领域开展的身份建构研究,虽共享一些基本的社会建构主义理念,都以话语作为分析对象,却有不同研究主旨,回答不同研究问题,关注不同交际维度(陈,2014)。本文关注的正是身份建构与话语的关系及怎样通过一定的话语建立相应的身份。陈新仁等学者较为关注交际者如何在特定交际时刻基于特定语境通过选择、建构特定身份传达特定的说话人意义,实施特定的施为目标,维持、调节或巩固人际关系,获取特定的交际效果。本文的分析将部分借鉴他的理论观点,进行文本分析。
(二)语用身份的相关研究
纵观国外及国内一些文献,不难发现,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一般都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观的一些基本观念,如身份是通过话语建构的,是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是在特定语境下为服务于特定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结果(陈,2014)。任育新(2013)就基于该理论探究了学术建议中的身份建构问题,王雪玉(2012)发表论文:广告劝说中的元话语资源和身份建构。关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陈新仁还指出应该主要关注身份的交际属性而非其社会或心理属性;要关注交际者为何选择与建构特定身份、如何将身份选择与建构作为实现交际目标的手段、通过身份选择与建构传达什么样的(说话人/听话人)意义及取得什么样的交际效果、选择与建构特定身份对交际双方人际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身份选择与建构的动态过程中体现怎样的人际策略等。”
(三)在线医疗咨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提升,不再是生病才到医院就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健康问题多加关注。但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依然尖锐;另一方面,网络在线咨询平台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患者进行医疗咨询的新途径,医疗网络咨询平台应运而生。但由于其发展尚未完善,网络咨询中时常出现各种以营利为目的在线回复者,或非专业医学人士误导患者的情况,使得网络咨询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利用身份建构理论提高辨别能力,减少病友损失非常必要。
三、研究方法与讨论
(一)研究问题1.在线医疗咨询的回复者主要建构了那些身份类型?
2.在线医疗咨询中回复者建构身份时采用了那些语用策略?
3.回复者建构特定身份类型背后的动因是什么?
(二)假设与论证
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提出相应假设,并在案例分析中加以验证。
例(1)问:老妈手指被车门夹到,冷敷热敷都不行,怎么办?/答:吃一些活血的药物,比如云南白药之类的吧。!--指甲内的瘀斑得有些日子才能去掉,不要太着急。
例(2)问:最近老胃疼,该吃点什么药?该去做胃镜吗?/答:胃痛有几种痛法,不知你那种痛法,不同的痛法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请详细说明。做胃镜可以确诊胃疼的原因,诊断明确再用药!
例(3)问:我的下嘴唇部位发黑,尤其是夏天会更明显,有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的?神医啊,万分感谢,怎么治疗?/答:你的病原因复杂,需要整体调理,辩证施治,看起来是循环障碍,其实与内脏功能和气血有关,中医药可以康复。手机 13808995045球球578837212
例(4)问:最近几天老上火,脸上还起红点点了,怎么办?/答:患者请把年龄说明!才能告诉你需要多久治愈,需要多少次是二十五岁以下一次治愈,一个月以内看不见红点。三十一天还能看见红点,除了退还一切费用外,还负责一切责任。
例(5)问:我爷爷经常忘记他刚刚做过的事,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是谁,他这种情况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了?/答:阿尔茨海默病,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 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
例(6)问:每逢阴天下雨天气,肚子疼大便不成形,平时吃饭也不少就是不胖,这是什么病?
答:大方向是寒湿困脾症。/问:您是医师吗,困扰我很长时间了,怎么治疗,能痊愈吗?
答:我是民间土郞中,信得过把症状详细用私信说清楚,对症用药。信不过拉倒!
例(7)问:其他地方都很正常,只有头顶正上方那位置总是一络一络的白头发,大概能有个百八十根,染了没多久还是会长出来,很烦恼啊。。哪位大神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今年25岁”/答:“太累原因吧。没事挺帅的。”
本文在对所搜集语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经销商用语为下划线,专家为下划曲线,热心网友为加点部分),得出如下结论:
(1)在线医疗咨询回复者主要建构了三种身份类型:
医疗专家,热心网友/朋友,医疗用品/药品推销商;
(2)这些身份建构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使用了语用策略,有的多种策略相结合,主要涉及:
1)词汇层面(医疗专家型:熟悉医学专业术语、对于症状表现熟悉,。如:阿尔茨海默病;热心网友:常用不要着急、一样的症状,语气词“吧”等很少涉及术语;医疗用品经销商:引用医学术语,紧接着提及价格、疗效、保证等词汇);2)语篇层面(本文中多涉及语篇基本单位——小句、短篇,一般医疗用品经销商因为会对患者进行较为细致的询问,以便了解掌握较多的信息,引起患者注意,为下一步推销产品做铺垫,他们对语篇策略相对最多,专家型的次之,热心网友:多描述症状篇幅较短);3)多模态层面主要涉及图案表情的使用见例(7);4)语用层面(身份认同:热心网友型:常用朋友、姐妹等平级称谓语;专家:善于分类讨论、态度严谨,谦虚谨慎,并不引导病患去具体诊所机构,不刻意建构专家身份;网友:多安慰、调侃、语气随意温和;推销商:主观、有诱导性、强调其在医学上的专业性,注重医生的身份特征,常主动给出联系方式)。
(3)关于身份构建背后的动机
1)医疗专家:退休的医务人员,出于职业道德,看不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避免庸医误人病情,发挥余热造福社会;2).热心网友:可能自己或亲人朋友曾经遭受过类似病情,看到求助人的咨询颇有同感,出于同理心帮助他人,或纯粹出于自身的常识或有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乐于助人,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经常出现错别字;3)而医疗用品经销商/推销商的动机,较前两者而言具有隐蔽性,但在足够的话论转换中,不难发现其漏洞,醉翁之意不在酒。通常假借朋友或专家身份,拉近与病患咨询者的心理距离,获取咨询者的相关信息,“对症下药,有其所好”诱导病友消费其产品。
四、结语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所收集语料在数量以及来源上较单一,多为百度知道、网页问答和部分有医疗咨询医疗广告设置的网页;咨询人群也有限制:多为能进行网上在线咨询的受众多为有一定的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运用能力的个人,偏向青年群体,对部分中、老年人群的覆盖面较少。另外,对于语料的分析,尤其动因分析方面,涉及较多因素:如身份建构者本人的相关信息,仅从简短的医疗咨询互动的对话中很难对于问答双方,尤其答复者一方,有较多的依据进行辅助判断,对于答复者个体存在的多样性,特殊性,因没有对这些个体进行系统细致的筛选分类,所以就这一群体的分析上较笼统,可能的动因偏向单一化,希望以后的研究会更加细化。[1]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外语研究,2013(4):27-32.
[2]袁周敏,陈新仁.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7).
[3]陈新仁,等.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王雪玉.广告劝说中的元话语资源和身份建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
[5]袁周敏,方宗祥.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建构及其理据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本文系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YKC15038
卢文静(1990-)女,江苏徐州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陆国君(1966-),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