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4221
顾鹏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教科研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高级人才。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盐城工学院为例,来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并研究策略。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现状 策略 盐城工学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投入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大潮中去,使其规模和层次得到了飞速发展。所谓中外合作办学,即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1]。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我国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经验,培养一批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层次紧缺人才,提高学习办学能力。

  一、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国外大学或机构合作,专业类别不断增多,多学科综合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然而合作模式较为单一,以“专业归口式管理”和“双校园”为主。“专业归口式管理”是指学校不设置单独的管理机构,各项目根据专业的不同归口到相关系、院,有系、院领导管理,各系、院视中外合作项目为国内普通专业平行的特殊专业[2]。这种管理方式无需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管理结构,便于操作,极大程度上缩短了中方教育机构的项目预备期,但也存在诸如难以协调内部员工、学生管理断层、国内外课程衔接松散等问题。而“双校园”则是指学生先后在中国和外国两个校区学习生活。该操作模式对于中方来说,只需较小的专业师资投入,课程相对简单(因为难度大的专业课几乎完全放在外方进行),且管理成本较低。办学模式,本科主要为“3+1”、“2+2”等,专科主要为“3+0”和“2+1”等,毕业生取得中外双方的毕业和学位证书。

  二、盐城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

  盐城工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底特律大学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蒙克顿大学联合培养硕士,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韩国江陵原州大学合作开展互认学分、互发文凭校际交流项目。从对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来看,涉及车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培养模式为3+1(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项目)和3+2(与底特律大学合作项目)。在3+1模式中,学生在国内三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本科的课程学分,学业成绩达到规定要求,即可申请及办理格林威治大学的入学手续;学生在格林威治大学学习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即可获格林威治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同时可获盐城工学院的本科文凭;并可申请在格林威治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可留英国工作。在3+2模式中,学生在国内三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前三年的本科课程学分,学业成绩达到规定要求,即可申请及办理底特律大学的入学手续;学生在底特律大学学习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后两年课程全部学分,将获美国底特律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同时可获盐城工学院的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第5年可本硕连读,修满硕士课程学分可获得硕士学位。 在对外合作办学中,盐城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学后,均属于典型的“专业归口式管理”和“双校园”。

  三、盐城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影响,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难度大

  盐城工学院位处苏北,学校的知名度和排名不够突出,受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影响,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难度较大。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区鸿沟,与盐城工学院合作办学,关乎着盐城工学院对外办学质量与成效。

  (二)合作办学规模小,合作专业分布不合理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少,规模小,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起步不算晚,但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数量偏少。合作办学招生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研究生教育需要学生在外方学习后自己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合作专业主要是理工科,文科艺术等专业未能涉及,这就容易导致学校专业发展不平衡。

  (三)中外合作班生源素质较差

  由于高昂的学费,加之盐城工学院地处苏北,而中外合作办学在苏南地区发展比较多,故招生压力比较大。与普通本科不同的是,为了完成招生指标,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录取分数线往往低于普通本科。一批刚刚达本二线或离本二线有几分差距的学生,为了取得本科文凭,报考我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比较差,达不到课程要求。由于我校规定中外合作班学生赴国外学习,雅思成绩必须达5.5分,以确保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语言交流顺利,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这就使得一批未达5.5分的学生未能出国完成学业,只能在盐城工学院完成4年的本科学习。此外,国外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赴合作海外高校学习望而却步。这就出现了每年中外合作班只有少量学生出国继续学业,大部分学生在本校完成本科学习的现象。中外合作办学未能全面发挥其功效,成了部分学生取得本科文凭的敲门砖。

  (四)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在我校学习期间,虽然每学期定期由外方教师过来授课几周,但基础课和语言课程,除雅思口语外,均由我方人员执教,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但课程设置除了语言类,几乎与普通本科无异,难以形成国外教育教学氛围,不利于培养国际型人才。此外,中外合作班的雅思口语外教,有些根本不懂得雅思口语教学,有些没有教师资格证,只有本科以上文凭,这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养成,雅思口语成绩的提高不利。

  四、对策

  (一)努力寻求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拓展中外合作办学

  在知名度不高,排名不靠前,位于苏北的前提下,我校应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掘人力、信息资源,寻求与海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合作。例如可以通过旅居国外的校友、本校的外教与当地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沟通,与有资质的教育中介结构沟通以及参加国际教育交流或者科研论坛等方式获得中外合作办学的突破[3]。积极与国外优质大学联系沟通,寻求合作机会。

  (二)适度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合理分布合作专业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方式优化的重要补充。我校应根据自身实情,立足于本区域发展特点,合理制定适合本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计划,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将与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的行业、专业作为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请和立项的重要依据,多专业协调发展,让更多学生受益。

  (三)吸引优质生源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级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生源质量关乎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不选择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故我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本着办学的“公益性”,提供诸如奖学金、助学金,为成绩优异学生减免部分学杂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大力吸引一批优质生源。同时,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优秀学生,可以提供助学贷款等方式,给与一定的资助。而坚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经费的稳定性。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如寻求政府或校友等帮助,与一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赞助协议,用于资助和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并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等,吸引优质生源。

  (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师资队伍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效果。我校应该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定期或分批派教师到国外内外进修、考察和做访问学者等方式,与国内外高校合作进行科研等手段,强化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业务素质,使教师具备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化教学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外,对于外籍口语教师的聘任,要加大审查力度,聘用真正懂雅思口语教学,有责任心的外教来我校授课。同时也要加强对外教的管理,定期随堂听课,重视,将这些问题早日解决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新时期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得以飞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外事工作人员,积极有效地补充了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其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以盐城工学院为例,就存在诸如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合作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不合理、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这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基,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将它们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w0CImSGbUQ07qTCo5FoyusLikLlecupu2eydx6WWSuzH32l_iMxJr48Znoq3BdXgtNmm_7Xrf8uLXn7AXJWdq.

  [2] 韦森.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常见管理模式比较[J] .文教资料,2009,8:197.

  [3] 沈席强,印文郁.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7):47-4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