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解读影片《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2490
陈宇风

  

  

  摘 要:影片《一曲难忘》是1945年由查尔斯·维多(Charles Vidor)拍摄的一部以肖邦与其作品为线索的人物传纪片,该片介绍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在祖国波兰常年战乱的背景下,逃往艺术国度巴黎并产生了感情与创作的矛盾,在亲情友情与爱情之间、生死大义与其生命之间,才诞生了这样的一曲难忘。本文将对其作品的美学特征进行探究,挖掘肖邦音乐在电影《一曲难忘》中的美学表现。

  关键词:肖邦 一曲难忘 美学特征

  一、电影综述

  (一)创作背景

  电影《一曲难忘》拍摄于1945年,描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家肖邦短暂的一生。当时的波兰一直处于外族的统治之下,饱受沙俄的压迫,肖邦钢琴曲已初具浪漫主义特征,在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便逃难于艺术之都巴黎,这一时期肖邦的作品充分表现了他的悲伤却不失激情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此片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华丽的布景、浓艳的色彩、考究的画面以及各种蒙太奇手法,被誉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1945年在中国公映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剧情简介

  1821年,在沙俄的侵略与蹂躏下,踏着沉重的马蹄声,年仅十一岁的肖邦在当时已经具有出色的钢琴技术和作曲水平,踏入青年后的他更是积极投入革命运动中,并在一次沙龙音乐会上冲撞了沙皇,引来杀身之祸而后逃至巴黎。在巴黎,故乡的亲人被迫害需要他开音乐会筹集善款,肖邦决心以巡回演出募捐以支援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们,直至因劳累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肖邦用他的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情怀。《一曲难忘》以音乐为骨架,为我们展开了肖邦传奇的人生,和无数蕴含爱国情怀的经典作品,在音乐声中完成了对“音乐诗人”的成功塑造。

  二、简述肖邦创作特征

  (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感

  肖邦出生在浪漫主义最浓郁的时期,他本身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肖邦19岁的时候,创作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当时他暗恋着声乐系的同学康斯坦莎,却不敢表白。离开华沙准备去到巴黎之前,创作出了这首极其甜蜜梦幻的协奏曲。乐曲沿用了经典的双呈示部,作为第二小节甜蜜回忆的引子,旋律优美深情,像一段美好的回忆萦绕耳边,被人们称为“康斯坦莎的画像”,乐曲的第三乐章则热情收尾,灿烂的和弦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是肖邦最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

  “夜曲”是肖邦比较著名的代表之一,肖邦最著名的钢琴曲为《升F大调夜曲》,主题十分安详静谧,整首曲子的情感脉络由安静到强烈再回归安静,前奏用较多的变化音表达情感的起伏,犹如平静湖面的一丝波澜深入人心,体现了肖邦细腻的情感表现。

  此外,肖邦的最后一曲《E大调第四谐谑曲》,在虚弱的晚年完成,身体上的劳累已经不能支持他再去募捐演出,但他的精神并没有随着身体变得虚弱,反而愈加的坚强,这首最后的谐谑曲,较他八年前的第一首作品而言,更加坚定并隐约带有幸福的感觉,虽然曲式与结构方面并不如之前的曲子华丽而富有幻想性,整个框架淳朴如歌,反而像是一种境界上的突破。[1]

  (二)鲜活的创造力之“玛祖卡舞曲”

  说到创作,肖邦无疑是开启了钢琴曲创作的新风格,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为玛祖卡舞曲的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玛祖卡(Mazurka,又称Mazurek),发源于波兰玛祖维塔(Mazovta),属克拉克维克(Krakoviak)舞的一种,是当地世代相传的乡土舞曲。正是在这样的玛祖卡舞曲发展的背景下,肖邦对其做出了卓越的创新,他开始着意于提高旋律的的歌唱性、抒情性以及钢琴化的表现性能;和声调式的与时俱进,将许多钢琴中的调式调性和各种转调与模进都糅合到舞曲当中;当然,这只是浪漫主义特色与舞曲的糅合,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成功之道,还是在于根植于民间丰富的原生态音乐,创造了原生态音乐形态的新发展。[2]

  (三)旋律中渗透的爱国情感

  提到肖邦,大多数人总是想起“钢琴诗人”这个名字,但肖邦还是一位爱国的波兰人,爱国主义是肖邦钢琴音乐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曲难忘》整部电影都在阐述肖邦的一种爱国情感,可以说没有战乱的背景,就成就不了肖邦钢琴曲里刚强坚毅的部分。提到肖邦也总是想到他的优美的夜曲、甜蜜的协奏曲、梦幻的前奏曲,但深刻蕴含了肖邦一生精华的则是《降E大调波兰舞曲》,又称“英雄”,这首波兰舞曲,具有英雄凯旋的进行曲和欢欣鼓舞的节日庆典乐曲的性质,是波兰舞曲中最辉煌最华丽的一首,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全区的演奏必须严肃;另外主题在充满活力的波兰舞曲节奏型的衬托下显得极具生气;中间部的主题犹如威武的军号声,低音区高亢且有节奏性,用雄赳赳气昂昂的节奏完美的表达了肖邦晚年愈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的崇敬与对国家的牵挂,成为肖邦作品的特征之一。

  三、解读肖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美学定义:美学的真善美是进步人类的自觉追求,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贯穿着这种追求。真善美不论在人们的行动中或在任何有价值的理论观念中都是不可截然分割的,而是互相联系、互依互补的。固然可以说,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主要追求美,但艺术美的创造须以艺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对人类精神的良好作用为基础和目的,而后两者的内涵正可以由真和善两个概念来概括。[3]所以,艺术的创造也需要按照美学的基本要求展开,艺术不能缺失了美学的特征。

  (一)肖邦作品的旋律美

  肖邦作品旋律美的第一个特点便是旋律的抒情美,在肖邦众多作品的表现手法中,他善于时而优美清新、时而激扬奋进的表现手法,这种抑扬顿挫无疑是最具艺术性的表现方式。里母斯基·莎科夫曾这样说道:“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旋律作家之一。”

  肖邦旋律美的第二个特点则是旋律的变化美。文学中有抑扬顿挫,那么体现在肖邦音乐中,肖邦的旋律的发展十分灵动,既可以像平静的溪流潺潺而行,又可以像宽阔的江水绵长不绝;既可以安静婉转地低声吟唱,又可以如山洪一泻千里,一起一落犹如悬崖瀑布,光凭旋律就能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以肖邦的《升F大调夜曲》来看,开始的乐章较多地使用了变化音,各种偏离主调的音一经展开,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声响,犹如梦幻般的色彩像夜一样弥漫。这种变化的美恰恰使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这种跳动中稳定下来,在变化中平静下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