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解读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2812
洪磊

  摘 要:托马斯·格雷是18世纪英国伤感主义最具有代表的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墓园挽歌》在18世纪把伤感主义诗推向了历史的最高潮。托马斯·格雷的诗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古典主义、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同时又与人文主义精神相融合,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就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来说,托马斯·格雷在《墓园挽歌》诗中对其精神的见解和分析已经超过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至今为止,当我们再次解读这首诗时足以发现此诗在人文主义精神方面对我们是有重大启发作用。

  关键词:托马斯·格雷 《墓园挽歌》 人文主义

  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发表于1750年,完成于浪漫主义时期开端的过渡时期,是一首凄美哀怨而又同时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的诗歌。在诗中可以我们体会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墓园挽歌》的发表也引起了大批的作家竞相模仿,渐渐出现了“墓园派”诗歌。但是,托马斯·格雷代表作《墓园挽歌》中用简短有力的语言来表达18世纪时期下层广大劳动人们生活的疾苦和贫穷以及诗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等。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所透出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并对此精神展开了以下的探讨和分析。

  一、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解读疑问

  (一)了解《墓园挽歌》的写作背景

  我们对一首诗首先不能只是简单了解其写作的背景,不能只是一概而论地用同一种方法来了解每一个诗。就像是分析托马斯·格雷写的《墓园挽歌》,很多人只是简单分析了在18世纪托马斯·格雷是最具有伤感主义代表诗人之一,不讲述那个时期诗歌的特点及诗歌的发展而只是大概讲述了托马斯·格雷的写作风格从而对我们所需要从《墓园挽歌》中学到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避之不提。这只是因为我们对于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不敢全面的去分析,从而错过了我们去读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的最初含义。

  (二)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存在异议

  首先,在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多变的。由于原本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刚刚开始出版是英语版本,后来传到我国来被很多人由于理解及含义的不同所以翻译出来了意思大概相同但是具有了不同的形式来描写。像是翻译出来的形式有严谨对仗的四行诗,韵步结构整齐;有浪漫的自由体,使人简明易懂等。由于形式结构上的各式各样使得我们在读《墓园挽歌》的心情和意境也不同,从而对于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解读也有了不同的见解和深思。

  (三)从内容和意境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解读难懂

  每个人对每首诗的内容理解都有自己的个人见解以及对于诗的意境也有不同的身临其境。所以本身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是写于18世纪,内容大多是关于下层贫苦劳动人民,所以在我们读每首诗之前要正确了解写诗的背景,才能让人们正确的体会诗中所表现的精神。所以当我们不知道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写作的背景时,那么我们就体会不到诗人所写的真正意义以及对于本诗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存在着对《墓园挽歌》由于内容和意境的不了解对于其诗的精神也有难懂的问题存在。

  (四)其诗在思想上表现出的人文主义解析不明确

  由于《墓园挽歌》翻译的结构形式类型各式各样,我们对于其分析的个人见解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是否可以感觉出来在其诗精神的内涵是需要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能否用心来体会的。像是在《墓园挽歌》中,同时有古典主义,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等,所以我们如果不认真的分析其内容或者思想是很容易进入误区的。

  二、关于如何正确解读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要全面了解《墓园挽歌》历史形成因素

  我们如何了解一首诗诗人的写作意义以及写作想表达出来让世人所学习的精神,我们要全面了解其历史形成因素。首先我们要全面从写作的背景下手,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以及在那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要从中知道在那个时代诗歌的发展等。以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为例,首先《墓园挽歌》出现在奥古斯丁时代末期同时也是诗歌浪漫主义时期开端的过渡时期。《墓园挽歌》诗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其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已经超过当时时代所拥有的,甚至至今为止每当世人读到《墓园挽歌》都可以感觉到其诗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所以也就是说就目前为止其诗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很实用的。尤其我们可以先从题目名字分析,“挽歌”是表达追念死者的一种诗歌的形式,而《墓园挽歌》的最不同寻常的就是在托马斯·格雷追悼的不是伟人不是名人而是普通的人。而且在1660年也就是写作的前期发展是英国革命政权已经崩溃,查理二世从法国回国,而且文艺上也出现了很多符合国王口味的诗体,所以在《墓园挽歌》出现的前期,古典文艺由于政治上的影响而出现了很多的分歧。所以在18世纪的英国人文主义精神出现在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已经超过当时社会上的人文主义关怀,直到托马斯·格雷写的《墓园挽歌》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格局,从此也出现了“墓园派”诗歌。至今为止,托马斯·格雷写的《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仍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正确从结构形式上认识人文主义精神

  首先,我们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读由于不同形式翻译出来的《墓园挽歌》诗中存在的人文主义精神。《墓园挽歌》(包括最后的墓志铭)是一首抑扬格五步诗歌,全诗由128行诗歌,32个诗歌小节以及每行10个音节组成。但是在中国“英译汉”时,很多的格式由于每个翻译的人不同,对于诗的理解不同,所以最后翻译的格式也各式各样。简单举一例“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翻译出来的形式是严谨对仗,韵步结构整齐“白昼将殘尽,晚钟促落晖”,这不光简单地描写18世纪英国农村自然风景,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明白贫穷人们的艰辛。例如“恒古长存的水面,一个同样的声音缓缓升起,我与你毫无关联。”自由体的翻译,使人简明易懂。所以我们要认真读诗的内容,加大对于诗本身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正确的认识诗的内在含义以及所要表现的精神。

  (三)要从不同方面了解《墓园挽歌》在内容和意境表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墓园挽歌》这首诗在写作上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内容以及意境,给读者在很多语句中有不同的体验,像是在句子中运用拟人、抽象、排比等。在《墓园挽歌》内容方面:诗人描写的是白金汉宫群的斯托克·坡吉斯村地方的乡村墓地,是诗人母亲生前常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诗人与死后母亲一起埋葬的地方。在诗中诗人描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出身贫贱的村民坟墓,同时诗人又联系他们生前的不同命运与那些大人物的命运相比较是截然不同的。由此也表现出来诗人对那个时期贫穷劳动人们的同情以及十分惋惜他们的悲惨遭遇。所以《墓园挽歌》通过开始的诗的内容可以体现诗人在同情贫穷人们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贫穷人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例如“晚钟犹如丧钟,尘缘盖满了寂静,甲虫嗡嗡的声音,远处催眠的铃声使人昏昏欲睡,一只忧郁的猫头鹰在布满长青藤的塔顶底下正在想月亮抱怨……”以及另一种翻译“……唯见虫旋舞,但闻语切切……”从这里开始我们就感觉到诗人对葬在这里人们惋惜的感觉,而本文并没有提到关于这里的情况,只是借助景物来描写和烘托,所以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要通过诗中的景物借助诗人的情感来表达出对贫穷人们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在《墓园挽歌》的意境方面,其意境深远,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歌之一。所以,《墓园挽歌》表现了诗人的真实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平等人权、自然平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来他对乱世时代的厌恶。对于托马斯·格雷写的《墓园挽歌》意境方面:我们可以把《墓园挽歌》意境分别为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诗人方面,也就是诗人心中原始的意境,主要包括诗歌中的所表现的物镜、情景以及情景交融等。第二就是诗读者方面,读者自己读了《墓园挽歌》以及自己对于诗歌所感受的意境。而不同读者主观感觉受主观情感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所形成的意境也是不同的,同时与诗人感觉意境也是非常不同的。综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诗的内容以及意境只有我们在认真分析的同时才可以体会到《墓园挽歌》中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精神。

  (四)从思想上深刻表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1751年当《墓园挽歌》这首诗第一次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时,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起它的时候也会使得各国的读者引起共鸣。所以,我们可以从《墓园挽歌》这首诗的思想上体现出使我们震撼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这种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人们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他们,熊熊的炉火不再会燃烧,忙碌的管家妇不会赶走她的夜活,孩子们不会再……”,“在我们的心灵处会更深地更无可抗拒地渗入人类的渺小感。人只有一天的生命动物,昨天生出来,今天注定就是要死亡。”,“他感觉到人类最后的一员可能会在地球上消失……他会感觉到孤独……他感觉相信自己的价值和努力。”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中每个语句的内在含义,在介绍景物的同时也在加入一些情节表现出来诗人在《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三、结语

  文章结合自己对于托马斯·格雷所写的代表作《墓园挽歌》的分析及探讨,分别从诗的结构形式、内容和意境、思想等各个不同方面来理解和分析《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墓园挽歌》以严谨的构思和变化的词错等为基础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明白《墓园挽歌》的人文主义精神意义,然而,本人所学的知识以及生活阅历不足,对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解读只是从几个方面做了简单的分析,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希望可以借助本文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此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远离尘嚣的生命之歌——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解读[J].名作欣赏,2007(4):127-131.

  [2] 牛桂玲.一曲凄美哀婉的牧歌——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赏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90-91.

  [3] 林静.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墓园挽歌》[J].成功:教育,2010(9).

  [4] 赵从义.古典主义与伤感主义的完美结合——解读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7-4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