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德语是国内开设德语专业高校面向市场的实践性课程。针对目前德语专业毕业生进德企难,市场对人才要求提高的现实,急需调整该课程思路。首先要对学生和市场进行调查分析,重新界定“经济德语”概念。其次要确定该课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行动力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提出语言需求调查是该课程调整的重要基础,方法多元是可行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经济德语 能力为导向 语言需求调查 方法多元
一、经济德语开设背景和面临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德两国经济往来日益紧密频繁,在华德企数量与日俱增。这些德资企业急需一批既有良好的德语语言能力,又具备一定经济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扩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德语专业毕业生求职德资企业秘书、办事员、经理助理[1]582。为顺应该市场需求,国内几乎所有设立德语专业的高校纷纷开设了经济德语[2]。但十几年过去,尽管在华德企从2001年1551家增长到如今5000多家,德语专业毕业生却越来越难在这些企业找到工作。以浙江大学为例,2009-2013年间只有3.2%的德语专业毕业生在德资企业谋得职位。
造成德语专业学生进德企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角度不难发现,首先是该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随着国内开设该专业高校日益增多,相关毕业生数量从1997年的1600名[3] 增长至2011年的6000多名[4],就业市场供求失衡。其次,德语在华德企地位尴尬。赵劲(1999)通过一项对上海德企的实证调查发现,企业规模是影响工作用语的关键因素。在大型跨国德企,英语是唯一工作语言,德语只是附加优势,只有在中小型德企,德语才会受到一定的重视[1]595。第三,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求职者除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还须具备一系列在德国职业教育中被称作“关键素质”(Schlüsselqualifikationen)的能力,如独立工作、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批判和自我评估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
针对以市场为导向而开设的经济德语课程,国内各高校必须做出一定的课程改革或调整,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打开德企就业大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尽管经济德语这类课程由来已久,但无论是在实践领域还是在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都差异悬殊。首先、国内外课程的受众不一样。国外的经济德语课主要面向两大群体:母语为非德语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和具体行业从业者。针对前者,经济德语课可统称为“Wirtschaftsdeutsch”,常被视作专用语的一个分支;针对后者开设的课程则被统称为“Berufsorientierter Deutschunterricht”,译做“以职业为导向的德语课”。根据受众的特点,这两类课程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及广度、专业用语的难度以及交际场景的选择上差异明显,所用教学材料与方法可谓截然不同。而国内经济德语课主要开设在德语专业的框架下,目标群体是既无经济类专业知识,又无工作经验的德语专业学生,因而在教学模式上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借鉴国外经验。
其次,在相关研究领域,国外经济德语研究是专用语研究的一个分支。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不断发展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经济德语课程开设,这个现象反作用于经济德语及其教学的深入研究。在我国,笔者搜遍中国知网,也只能零星地看到几篇与经济德语相关的论文,说明国内相关研究还较落后。可喜的是,德国在2002 (Zhao),2004 (Schr der)和2006年(Liu) 分别有三个针对中国高校经济德语课程的教学模式问世。它们都是在相似的背景框架下,为中国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设计的,因而对经济德语教学的改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从经济德语定义、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践三方面论述课程调整可行方案,以期对目前各高校经济德语的课程设置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经济德语改革建议
(一)明确“经济德语”范畴
卢佳康(2011)认为,经济德语这一课程概念设定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即使对经济学这一学科本身而言,也无法开设一门涵盖内容如此广泛的“经济学”课程,一般分别开设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概论[5]。目前国内德语专业开设的经济德语课程,虽都称为经济德语,但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存在极大随意性。“有些侧重传授企业和国民经济学方面的专业词汇,有些侧重经济德语的实践运用,另有高校企图结合上述两种类型开展经济德语教学。”[6]9
对“经济德语”这一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在科技德语研究中,经济德语是经济领域的交际语言,与机械德语、电气德语等同属于专业用语。但由于经济交际工作的对象是人,经济德语中又充斥着大量的日常语言。按照霍夫曼(1985)的结构模型,根据专业(专业用语)化程度,经济德语纵向可分为理论语言、职业语言、专业化口语三个层面;根据亚语言理论,横向则涉及经济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如证券德语,货币政策德语,谈判德语等) [7]。Bolten (1991) 批判了这种分类方式,他认为“经济德语”这个上级语言体系和语言行动力(Sprachhandlungsf higkeit) 并不是简单的各个经济学分支语言的叠加,并强调了目标群体对经济德语范围选择的重要性[8]。
为使经济德语这类市场导向型的语言课程更加有效地开展, 研究界越来越注重“语言需求调查”(Sprachenbedarfsanalyse),包括学习者主观的语言需求和市场(公司层面)的客观语言需求(参见Christ 1991)[9]。对于缺乏经济学专业知识的中国德语专业学生而言,对客观语言需求的调查更能体现经济德语课程的实用性和市场化定位。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中,往往忽视客观语言需求调查, 最近一项也要追溯到20世纪末赵劲于上海对在华德企 (包括德国独资和中德合资企业) 所做的市场调查。该调查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得出德企对德语专业毕业员工具体的语言能力和经济专业知识要求[1]583。在中德跨文化工作环境中,德语专业毕业生体现出来的知识能力欠缺主要包括:在口语交际中,特别是打电话时缺乏符合情境的互动能力;不了解企业运作过程,经济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经济学常识欠缺;跨文化管理能力薄弱;对中德两国国情了解不够;在多数情况下缺乏行动力和独立自主工作能力[1]587-595。
Schr der根据赵的该项调查,认为中国德语专业的经济德语课程可以将经济学知识以及语言的专业度降低,但须大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借助德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也即“跨文化的语言行动力”[6]28。这种将学生以及客观市场需求视作经济德语课程设置出发点的视角无疑在目前很多高校是欠缺的。大部分高校经济德语课程内容完全受制于所选教材,有些虽有方向上的侧重,但也没有经过类似赵劲一样的市场调查,学生所获的知识并不能与实际的工作相匹配。所以,在界定经济德语课程的范畴时,各高校可以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对市场进行相应调查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选取或编排某些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应的经济德语语言内容。
(二)设定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培养目标
在设定经济德语课程目标时,人们往往只注重在“经济学知识”和“德语”两个方面。很多高校期望通过这种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复合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从上面德资企业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对德语专业毕业的员工并没有提出很高的专业知识要求。另外,从目前国内德语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来看,不仅是到德资企业就业的难度大大提高,整个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学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在国内外跨专业继续深造。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就业者不仅需要具备相对扎实的外语和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软实力”(soft skills)。
经济德语作为各大高校德语专业培养框架下面向就业市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首先必须面向市场要求,其次要与德语专业本身的培养目标相契合,毕竟大学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它还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刘方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市场的这一变化和国内“素质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创建了一个针对中国高校德语专业的,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德语课程培养目标模型。在她的能力模型中,跨文化能力(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方法能力(Methodenkompetenz),社会与人际交往能力(Sozial- und Personalkompetenz) 这三种一般意义上的 “软实力” 与 专业能力(Fachkompetenz)(包括经济学知识和德语能力)并驾齐驱,相互协作,共同组成“协作行动力”(Synergetische Handlungskompetenz),即“在跨文化的工作环境中,为给自己合适定位,进行符合身份场景的应对和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能”[2]138。
这个以能力为导向的目标模型对目前国内经济德语教学和研究领域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的现象予以了警示,突出了培养学生应对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各方面能力要求,展现了经济德语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细化这四项能力培养目标。
在专业能力方面,德语语言能力与经济方面专业知识应当被联系在一起看待。根据上述对德企的调查,学生只需了解企业运作过程,掌握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德两国的经济国情知识。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中国企业经济知识和文化的传播。目前国内的很多经济德语教材只把德国企业作为关注对象,忽视了目标群体毕业后主要在中国工作的事实,所以需要特别重视中德双方企业经济知识传播的平衡。
在跨文化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学会以开放和好奇的心态看待陌生文化,具有移情能力和宽容的胸怀,理解陌生文化的同时反思自身文化,熟悉中德两国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跨国企业的特殊文化氛围。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跨文化工作重要,它同时是人的一种素质,一旦具备这种素质,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社会文化生活,留学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沟通,在交际中保持主体性,而非被动地“顺应”他者文化。
在方法能力方面,经济德语课程应当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和工作技巧,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工作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很多中国员工被德企诟病的,所以需要特别重视。
在社会与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力,化解冲突能力,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帮助其提高自我意识。
从这四项能力目标的细化中可以看出,经济德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所需具备的素质为目标,同时这个能力模型是开放和交融的,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地实现上述目标。
(三)经济德语课程实践对策
1. 语言需求调查为基础
在经济德语课程具体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细化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而这一点与确定“经济德语”课程范畴一样,需要建立在语言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语言需求调查涵盖重要工作场景的选取(包括工作任务或交际领域、外语使用场合以及文化冲突场景)和胜任这些工作场景所需具备的素质(如各项语言技能,经济学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在这个基础上,各高校可以选择、整合或者自行设计相应的教学材料,并对整个课程进行整体教学方案设计,明确每课时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这种基于调查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国内的经济德语教材中很多主题和文本都是基于德国视角或编者随意的选择和设计,对中国学生而言并不是量身定做,难免存在随意性和不适用性。意识到这一点,赵劲在其调查基础上于2011年主编出版了《经济德语》教材,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针对德语专业学生且基于语言需求调查的经济德语教材。
在没有新的语言需求调查之前,赵劲的调查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赵的调查毕竟已经达15年以上,且只针对上海地区德资企业,在时间和对象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国内高校相互合作,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展新的调查。而调查的对象可以根据目前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可能性相对扩大。我们除了关注国内的对德贸易型企业,德资企业,还可以放眼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2. 融合各类教学法
在以行动力为培养目标的经济德语课堂,要想通过一种教学方法实现各项能力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一点上,笔者赞同Schr der的观点,认为“方法多元”(Methodenpluralismus) 是成功课堂理念的前提[6]145-149。在经济德语课堂,教师可以融合各类教学法,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来自普通外语教学法、专业用语教学法、职业教育学,甚至跨文化培训(Cross-Cultural Training)领域的方法和理念都可以运用到经济德语课堂中去。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项目学习、企业调查、专家访谈、实习等都是可行的方法。课堂的组织形式也随之丰富多样化,可以融合班级谈论、学生报告、小组合作、教师主导、独立练习等各种上课形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起到协助者、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实现各个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Zhao, J. Wirtschaftsdeutsch in China. Eine Umfrage unter m?glichen Arbeitgebern für Germanistikabsolventen [J]. Info DaF, 1999 (6): 582-600.
[2] Liu, F. Entwicklung synergetischer Handlungskompetenz – Ein didaktisches Modell zum Wirtschaftsdeutsch in China [M]. München: iudicium, 2006.
[3] Hernig, M. China und die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Kulturvergleich, Interkulturalit?t und Interdisziplinarit?t im Rahmen der chinesischen ?Wissenschaft vom Deutschen“. Einzelfallstudien zur Situation und 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Germanistik [M]. München: iudicium, 2000:137
[4] Li, Y. Das kompetenzorientierte Modell der Integrativen Landeskunde. Vom theoretischen Konstrukt zur didaktisch-methodischen Umsetzung [M]. München: iudiucium, 2011:22
[5] 卢加康.关于经济德语课程的思考[J].外国语文,2011(7)增刊: 164-166.
[6] Schr?der, J. Interkulturalit?t als Grundlage moderner Fremdsprachenmethodik und -didaktik. Konzepte und übungsformen für den Unterricht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m Beispiel Wirtschaftsdeutsch in China [M]. http://ubt.opus.hbz-nrw.de/volltexte/2005/273/pdf/SchroederJoergDiss.pdf, 2004.
[7] Hoffmann, L. Kommunikationsmittel Fachsprache. Tüb-ingen: Gunter Narr, 1985: 58-70.
[8] Bolten, J. Fremdsprache Wirtschaftsdeutsch: Bestandsaufnahme und Perspektiven [C]. In: Müller, Bernd-Dietrich (Hrsg.): Interkulturelle Wirtschaftskommunikation. München: iudicium, 1991: 71-92.
[9] Christ, H.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für das Jahr 2000. Tübingen: Narr, 199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