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13—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语言的词汇偏离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0406
暴丽娜

  摘 要:本文运用王希杰的零度与偏离理论,对2013-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语言的词汇进行偏离分析,主要运用了词语新造、语码混用、词语误用和词语新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又简要说明了对小品语言进行偏离研究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小品 ?偏离 ?词汇

  小品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门类,集表演、说唱等于一身。[1]随着三十多年来小品的成熟与发展,学术领域把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多地放到小品上。

  我们主要以偏离为视角,以2013—2014年的央视春晚小品为语言材料,从词汇偏离对其语言进行深入地、系统地分析和说明。偏离理论以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王希杰先生又进一步结合汉语修辞学特点,一步步地建立起了零度和偏离在修辞学和整个语言学中的理论框架。一般而言,合乎规范的形式为零度,那么不合乎规范的形式则成为偏离。

  词汇,是把某种语言里所有的(或者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词组汇合在一起,又可以称为语汇。[2]

  一、词语新造

  词语新造是打破语法规则,把本无内在联系的字词拼凑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新义的词语。

  (1)蔡明:你啊选秀的时候最好成绩是5000进4900,人送外号“淘汰郎”。(2014《扰民了你》)

  (2)郝建:前夫哥。要不你们先聊,正好我那还有个会。(2013《今天的幸福2》)

  (3)老板前夫郝建: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2013《今天的幸福2》)

  (4)沈腾:大妈,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2014《扶不扶》)

  在以上对话中,“淘汰郎”是对“××郎”形式的套用,这里的“淘汰”既利用了它与“桃太郎”同音异形的关系,来影射《桃太郎》这一日本著名民间故事;又可以反映出大鹏对选秀的执着,虽然一直被淘汰但是依然不放弃。蔡明将其套用为“淘汰郎”这种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反映出蔡明的机智与幽默。“前夫哥”是对“××哥”形式的套用,这里的“前夫”指的是一种身份,是老板的前任丈夫,而郝建故意将其套用为“前夫哥”。采用这种流行的网络用语的形式一方面体现出小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与时俱进,也反映出网络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比较新颖,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引人发笑。

  除了词语新形式的套用之外,一些在网络上流行的新型句式也很受大家的喜欢,人们对其进行各种套用,促使其逐渐固定下来,进而形成稳定的句式。例如:(主语)+谓语+的不是+宾语,(而)是+名词。这个句式来源于网络,某个网友在网上发了一张吃面的图片,上面写得却是“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因为这个句子的句式比较特别,跟帖者很多,借以表达某种思想或者感情。自此这样的形式流行开来,大家纷纷使用这种句式来表达、宣泄内心的情感,幽默而深刻。《今天的幸福2》中同样也对这个句式进行了套用,如例(3)。同时这句话中的“无鞋”与“无邪”同音异形,“无邪”与又与上句的“天真”是近义词,利用了这两个词的同音异形现象使“无鞋”除了实指郝建没穿鞋以外,还具有了一个与“无邪”相关的新的意思,构思新颖,富于幽默感。

  又如“你××,你家里人知道吗?”这一句式最近在网络和小品中刮起了一阵旋风。这个句式首先出现在豆瓣的广播中:“你在网上这么屌,你家里人知道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讽刺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这一句式很快成了网络流行语。到现在为止,这一个句式已成为百搭的网络用语,如“这次考试又挂掉,你家里人知道吗”等等。《扶不扶》中也使用了这一句式,如例(4),体现出了强烈的幽默意味,同时又具有讽刺色彩。

  小品中使用了很多网络上或者生活中流行的新词和新句,给广大的观众熟悉而又陌生的感受,能够产生共鸣。

  二、 语码混用

  语码混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以一种语言代码为主体,然后混合其他类型的代码。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反映。

  (5)常远:One and two and three and four , go !……就是1和2和3和4,溜达!……然后,摆一个pose啊。(2013《大城小事》)

  例(5)中“One and two and three and four , go !”是对汉语中“1和2和3和4,溜达”的对译,富有音乐感。后面的“pose”是“姿势,造型”的意思,“摆一个pose”即为“摆造型”的意思,是照相时常说的一句话,富有创造力。

  (6)老绍:我可是我儿子的亲爹啊,我都不如你,你说这是肿么回事呢?(2014《人到礼到》)

  这个例子中的词码混用现象比较特殊,和英汉双语混合使用不同,这是地方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混用。“肿(zhǒng)么了”是山东省枣庄一带的土语,意义与“怎么了”一致。在电视剧《爱情公寓》中,唐悠悠说过这句话之后,它便红了起来。

  这些不同形式的词码混用现象反映出社会上多种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也是一种对实际生活中零度语言形式的偏离。

  三、 词语误用

  词语误用是说话人在使用某一词语时故意打破它原本的表义模式,改变这一词语的部分字或者词,形成新的意义和解释,达到幽默和诙谐的效果。小品中人物的对话常常为了配合语境的需要,故意偏离词语等语言单位的常规用法,进行灵活地变化。

  (7)郝建:前夫哥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渣吧!(2013《今天的幸福2》)

  以上例子中是成语的误用。小品中使用的成语一些保留了其原来的意思,但大多数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是对成语本意的一种偏离。“一表人渣”是对“一表人才”故意误用,也是对它的偏离使用。“一表人才”一般用于用来形容人的长相英俊潇洒的,是对人的赞美。“人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败类。[3]此处,郝建故意将其说成“一表人渣”是对前夫的一种讽刺,同时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8)岳云峰:被蹬了,没事,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铁锤。(2014《扰民了你》)

  (9)王宁:你看你长得那么帅,帅人不计小人过。(2013《大城小事》)

  例(8)中,岳云峰安慰自己的话“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铁锤”是对“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的改编,是对其常规用法的偏离。例(9)中,“帅人不计小人过”是对“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改编。“大人不计小人过”是指有地位、有修养的人胸怀豁达,不计较他人的过错。[3]这个词是对对方的赞美,这里改为“帅人不计小人过”后恭维奉承的作用更加明显,在常远要求换人正要给模特公司打电话时,这两个贴小广告的为了防止自己的身份露出破绽,就对常远灌迷魂汤,极尽恭维奉承之能事,既表现出了兄弟俩的机智狡猾,又可以看出常远的虚荣。

  四、 词语新解

  词语新解,是对本来就已出现且有着固定含义的词语的意义进行全新的解释,甚至改变了本来的词语使用的范围和意义。它把汉语词语的灵活性发挥地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汉字独特的魅力,同时新义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10)老板:小建呐,明天陪我去打高尔夫。

  郝建:打他还用明天啊?你叫尔夫啊?(2013《今天的幸福2》)

  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的高尔夫,在构词形式上与中国传统的姓名构成相似,恰好小品中老板的前夫姓“高”,这里郝建说“打他还用明天啊?你叫尔夫啊?”把老板口中的一项运动解释成打高尔夫这个人,即老板的前夫。意义迥然不同,具有幽默讽刺的效果。

  (11)大鹏:不是,我那时练海豚音呢,你知道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2014《扰民了你》)

  “海豚音”一般用来泛指人类发出的极高的音调。蔡明故意将大鹏口中音乐上的“海豚音”做出不同的理解,一方面是为了打击大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现出蔡明这个独居老太的毒蛇风采。

  (12)郝建:一不留神就走上仕途了,哈哈哈。(2013《今天的幸福2》)

  “仕途”是“做官的道路”。[3]这个词时代色彩和语体色彩较强,一般理解为读书人或者知识分子转变成国家管理者的过程;此外,还可以指做官的途径和过程。在这个小品中,郝建的一段话对“仕途”一词做了全新的解释:从“服务员”到“大堂经理”,这个解释偏离了“仕途”这个词本身的语体色彩和时代色彩,也偏离了它本身的常规意义。

  (13)郝建:前夫哥。要不你们先聊,正好我那还有个会。

  老板:啥会啊?

  郝建:误会! (2013《今天的幸福2》)

  郝建的一席话对“误会”做了全新的解读。这里很明显偏离了这个词的常规意义和用法,即“对对方所表达意思的误解”。这里将“误会”进行重新切割:“误――会”,与“开会”中的“会”意思一致,理解为一种会议的名称。这样的理解极具吸引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形象生动,富有创造力,幽默色彩极浓。

  (14)保安:我站岗的这个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写字楼,这个楼里面的人全会写字儿。(2013《你摊上事了》)

  “写字楼”多是指配备现代化设施的商用办公楼。[3]这里保安口中的“写字楼”却是理解为“楼里面的人全会写字”,与保安本身的知识文化水平相符,也很幽默。

  随着零度与偏离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逐渐加深了对它的认识,另一方面零度与偏离理论的实际应用也日趋广泛。我们从语言自我调节功能说明这一理论方法论上的指导性意义,以及其具体应用。

  语言有自我调节功能。世界是变化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与变化,这就导致了调节的出现,同时需要控制运动变化的方向。语言同样也是如此。从本质来看,语言的自我调节其实就是对语言规范的一种维护。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主语+动词+的不是+宾语,(而)是+形容词(或名词)”和“你××,你家里人(爸妈 ,父母等等)知道吗”这些句式的偶然出现与飞速发展,“×拖”、“×霸”、“××郎”和“××哥”等网络词语套用现象的流行与发展。

  因此,我们在做研究时需要在零度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节或者做出相关的预测,力图把零度偏离意识转变为一种自觉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零度和偏离面面观[J].语文研究,2006(2):3-5.

  [2] 康家珑.趣味修辞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晁继周,韩敬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陈丽丽.小品语言修辞偏离研究[M].山西大学,2011.

  [5] 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