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女主人公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部特征、言行举止以及与她丈夫、补锅匠的对话,揭示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矛盾的女性观。
关键词:伊利莎 ?女性主义 ?矛盾性
一、前言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在世界文学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脍炙人口,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了读者。
斯坦贝克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许多作品以他熟悉的社会底层的人们为主人公, 他在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表现了底层人纯朴、善良的品格。斯坦贝克在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妈和罗莎香、《人鼠之间》中的柯莱夫人、《菊花》中的主人公伊利莎等等。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斯坦贝克对女性的态度充满了同情,又寄予了希望,斯坦贝克的女性主义意识由其可见。
《菊花》是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创作于1938 年, ?描写了在加里福尼州萨利纳斯山谷的一个牧场里生活的一对夫妇的故事。女主人公伊利莎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和丈夫亨利在农场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她热爱自然,在自家的花园里种植菊花,菊花在她精心打理下长得非常漂亮。然而伊利莎又是一个不安现状,渴望自由,向往外面世界,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女人。一天, 一位自由流浪的补锅匠的到来,更加激起了她内心的这种渴望。补锅匠对菊花的赞美,使得伊利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然而,当她看到被补锅匠丢弃在路边的菊花后,她的梦想破灭了。
在小说《菊花》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对女性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厚望,但小说在描写主人公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中,由女性意识觉醒,女性主义反抗到理想的破灭,在男权主宰的社会里无时不受到嘲讽和摧残,从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对女性追求理想时的那种挣扎与矛盾。本文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部特征、言行举止和与她丈夫、补锅匠的对话揭示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矛盾的女性观。
二、斯坦贝克的矛盾女性观在伊利莎身上的体现
(一)从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表特征来分析
我们知道,许多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描写都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斯坦贝克的小说人物虽然以男性居多,但他的作品也描写有很多鲜活的女性角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菊花》的女主人公伊利莎就是其中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小说《菊花》中的女主人公伊利莎一出现,作者就有这样的描写:“她今年35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脚上是一双粗笨的鞋子,下面穿的印花裙子几乎全给那个大号的灯芯绒围裙遮盖了起来。围裙上有四个大口袋,用来放她干活时用的剪刀、泥铲……[1] 显然,在故事的开始, 斯坦贝克对伊利莎外貌和装束男性化的描写, 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从作者对女主人公外表特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像男人一样的生活,连平时的穿着打扮也在模仿男人,不满足自己作为女性的传统角色,敢于挑战男性,渴望与男人平起平坐。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斯坦贝克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然而,在小说里,因为补锅匠对伊利莎种植的菊花的赞美和欣赏,她的内心和外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描写当时的伊利莎“……她站在卧室里的镜子前,端详着自己的身体。她收腹挺胸, 然后又转过头从肩膀上看镜子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她开始穿衣服,……她穿上自己的新内衣,最精致的长袜,还有那件象征她的最美丽的裙子。她仔细地梳理着头发, 描眉,涂口红。”[1]这个时候的伊利莎从故事开头所描写的男性特征十足的种花能手变成了一位美丽漂亮的娇美女人, 从丈夫亨利的赞美之语也可领略到她的变化:“ 嘿, 伊利莎你真漂亮!”。作者这样的描写把主人公伊利莎的形象又恢复了女性的本颜——漂亮、美丽,也看出作者潜意识里存在着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美丽取悦于自己的男人才是女性的本职,而不是到外面的世界与男人竞争,挑战男人,与男人平等。因此,通过作者对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表特征的描写,反映了伊利莎对她自己和对社会的复杂态度,打扮得像个男性体现了伊利莎希望自己在男权社会里得到认可和接受。然而,她也希望通过穿上代表她娇美的衣服来满足自己作为女性的心理。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斯坦贝克的矛盾女性观:他既想通过小说女性人物的描写对女性精神生活进行关注,号召社会、男人要关注女性和帮助女性追求自由,争取平等生活,另一方面, 他对女性的彻底解放,女性在社会的崛起,和女性与男人在社会里有同等的地位又感到害怕。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作者在描写女性追求理想的那种挣扎与矛盾。
(二)从伊利莎与丈夫和补锅匠的对话和举止来分析
伊利莎在花园里伺弄菊花时与她丈夫亨利的对话,亨利说,“你干活很有一手,你今年种的黄菊花中有的有十英寸那么大,真希望你去伺弄果园,也能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1]“或许我也能”。但是此时亨利却说“种花当然没有问题了,……”。丈夫的话,言下之意就是女人在家里干活、花园里种种花是没有问题的,到社会上像男人一样的工作就不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丈夫对她能力的不认可, 在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压制。
在小说中,当伊利莎的丈夫与人成功谈成生意——把那30头菜牛按照他要的价格卖掉后,她丈夫很高兴的与她的一段对话:
亨利说“现在是周六下午,我们可以去萨利纳斯的一家饭店吃顿饭,再去看场电影,庆祝一下,你看怎样?”
“太好了,”她重复道。“真是好极了。”
亨利接着开玩笑说,“今天晚上有拳击赛,你愿意看吗?”
“不,”她紧张地说,“我可不喜欢拳击赛。”
“骗你呐,伊莉莎。我们去看电影。……”[1]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男人高兴的时候,他可以带自己的女人到外面的世界,给予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希望,但真正让女人参与到男人的世界,他是不愿意,也不准许的,因为亨利认为拳击是属于男人世界的。从中我们也理解斯坦贝克对女性的态度寄予了希望, 但他不能让她们的希望得以实现。这是斯坦贝克关注女性的局限性和他的矛盾女性观的表现。
伊利莎与补锅匠的对话中也再次地体现了他这种矛盾的女性观。小说中伊利莎与补锅匠的一些对话:
补锅匠说,“……我每年从西雅图走到圣地亚哥,再回来,总是不慌不忙。一趟大概半年光景,哪儿天气好我就往哪儿走。”
伊利莎说,“听起来很不错的活法。”……
伊利莎问“你就在马车里睡觉吗?”
补锅匠说,“就在马车里,夫人。下雨也好,天晴也好,我身上都不会湿。”
伊利莎说,“那肯定很棒,肯定美极了。我希望女人也能这样生活。”
“这种生活不适合女人。”补锅匠说。
伊利莎马上接着说,“你怎么知道? 你怎么能这样说?”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个对手可能会大吃一惊,我也能让剪刀锋利起来,我也能弄平小锅上的凹痕。我可以让你见识一下一个女人能干些什么。”
补锅匠说,“夫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每天晚上都躺在马车上,下面蜷缩着牲畜,这种生活太寂寞而且叫人害怕。”[1]
伊利莎与补锅匠的对话,体现了伊利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迈向自由生活的信心,可是补锅匠的回答又把伊利莎的这种自信彻底地毁灭了。由此可见,斯坦贝克笔下的女性人物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当女人处于弱势地位时, 她表现出不满与反抗以及遭遇到男性的压抑,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者描写伊利莎给去年的菊花枝修剪的时候, 一边干活,一边关注站在拖拉机棚边上的三个男人。她那时候的神情和举止让我们不难感受到女主人公不但渴望与男人平等而且关注并想参与在当时社会认为的男人世界的活动。
在故事的结尾,由于伊利莎看到她给补锅匠的菊花被丢弃在路上时她的表现:她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把大衣的领子竖起来,以免她丈夫看到她在轻轻啜泣。由此可见,无论是亨利还是补锅匠,仍然不可避免地把她看作一个没有被社会认可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她的理想注定是要破灭的。从伊利莎与丈夫和补锅匠的对话以及举止来分析,作者对女性追求自由生活,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生活的矛盾和局限的一面。
三、结语
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外表特征和言行举止的描写揭示了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也充分体现斯坦贝克对女性人物的深切关注与理解。小说《菊花》的发表,正是美国社会女权运动的刚刚兴起时期,当时的女性,她们的内心涌动着摆脱社会和家庭的束缚、争取自由的激情。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都仍处于从属地位,她们与社会隔绝, 不被重视,她们的精神与生活是受到压抑和不被认可的。作者的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限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虽然关注了当时的女性的生活空间和状态,但是,作为男性他无法摆脱男权社会里的传统男权意识, 他的女性主义的反抗受到了限制。总的来说,一方面,斯坦贝克对女性精神生活关注,想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对女性的同情和理解,并呼吁社会、男人要关注女性和帮助女性追求自由,争取平等自由的生活。另一方面, 他又害怕一旦女性解放出来,和男人平等,那么男性地位就会受到威胁。[2]所以,小说《菊花》的最后以悲剧性结局结束,由此可见,斯坦贝克对女性关注的局限性和矛盾的女性观。
参考文献
[1] 约翰·斯坦贝克,著.陈丽,译.菊花[A]//刘乃银,主编.《英语泛读教程》(1-4)教师用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7-392.
[2] 杨坤.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5):131-13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