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阶段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0492
王瞿建 张威

  上海理工大学

  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阶段研究

  王瞿建 张威

  上海理工大学

  依靠自身强大的动漫产业,更凭借其丰富的内容优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引入第一部日本《铁臂阿童木》迄止,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已经流行了三十多年。虽然新旧动漫不断更替,但不变的是日本动漫独霸着中国的动漫市场。日本动漫受到国人的追捧,在中国大陆传播的这三十几年间,正值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口,它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不同的传播模式。

  日本 动漫 中国大陆 传播阶段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造和输出国,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并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产品数量的优势独霸世界动漫市场。日本的动漫产业发达,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国民经济第二大支柱产业。动漫在日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格拉维特认为,“动漫开启的是日本人的第二人生空间”。日本动漫界还积极将动漫输出,兜售给世界各国以获得经济和文化上的最大效益。日本贸易会在2004年公布的数据表示,日本动漫及其相关产品在美国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收入的四倍。在亚洲国家,不仅有介绍或发表日本动漫的杂志,日本动漫还远销至欧洲国家,这种全球化的传播战略不仅为日本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更使得日本动漫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一、其他学者对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阶段界定

王颖在《中国动漫现状与发展探究》中将异域动漫的本地传播分为两个传播模式:官方传播阶段和盗版传播阶段。胡倩在《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中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第二阶段;90年代末至今是第三阶段。陈强、腾莺莺在《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传播分析》一文中按传播者的不同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分为三阶段:一是官方大众传播阶段;二是盗版商人传播阶段;三是爱好者群体传播阶段。

  综上所述,学术界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做了大致的分类,然而各传播阶段的传播模式、特点,各阶段社会状态与传播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却未有足够的研究。

二、笔者对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阶段的界定

笔者认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以传播渠道划分,可分为四个阶段:官方引进的电视传播时期;盗版印刷阶段;互联网网站论坛传播阶段;社交网络传播阶段。

  阶段一:官方引进的电视传播时期。这个时期以1980年中央电视台引进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为起点。1992年《圣斗士星矢》在中国的热播为传播的顶峰。这个时期的日本动漫刚刚进入中国,具有以下特点。

  (一)官方引进,电视传播

  由于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推动,中国并开始小规模的引进日本动漫。这个时期的动漫引进必须官方授权,层层审批。这个时期所引进的动画片的特点是角色形象正常,主题积极。而作为传播内容的动画片,只适合当时并不太普及的电视机传播。

  (二)严格把关,时间滞后

  由于日本动漫最初是官方引进,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保证社会效应。因此一部日本动漫能否被引进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引进的动漫与日本流行动漫并不具有同步性。

  (三)专业译制,保证质量

  这一时期引进的日本动画片的配音,翻译都是专业人员参与译制。同时,翻译过程也是把关的过程。为了保证引进的动漫内容适应当时国内社会的需求,翻译团队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

  (四)分节引进,版本多样

  由于动漫具有连续性,漫画家新出的章节往往需要一个周期,有的动漫在引进时新的内容还在连载之中。版本多样是由于各级电视台都有权利引进适合当地播出的动漫,引进后各级电视台独立译制,造成了“一漫多版”的现象。

  (五)反馈度低

  电视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类,本身就存在反馈不及时的弊端。而1980年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电视机的数量本身就少。因此接触到日本动漫的受众也有限。后来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接触的受众越多,看完动画片有奖问答的形式成为电视台检测受众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

  阶段二:盗版印刷阶段

  1998年,中国引进《龙珠》,同年,台湾引进了台湾配音版《灌篮高手》。这两部动漫一经引进,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也随即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盗版印刷阶段”。

  1998年,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整个国家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观念的更新上。而当时,童年时代受日本动漫影响的那部分社会群体已成长为青少年。叛逆的他们也在寻求宣泄点去释放。而这两部适合他们看的动漫恰如其分的进入中国市场。漫画书因为其更新快,内容多,且易传看的优点而被更多的需求。中国的盗版市场也嗅到了漫画出版的商机。

  盗版印刷阶段有如下特点:

  (一)盗版的种类多,形式多样。

  盗版商并不局限于最受追捧的以上两个动漫,甚至大陆没有引入的动漫,只要台湾香港有汉化的版本,就会成为他们盗版的对象。随着技术的发展,盗版业无所不用其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盗版领域扩展至动漫碟片,动漫游戏领域。

  (二)漫迷群体集中发展

  传播媒介作为动漫传播的变量之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传播媒介是盗版漫画,具有便宜易得的特点,方便受众向其他受众,甚至其他群体传播。尤其在规模庞大,流动迅速,且具有小集团的学生群体之中,其传播效果更是惊人。这后果之一就是大量漫迷群体在这一时期爆发式集结。他们伴随着动漫的成长,成为动漫互联网传播阶段的中坚力量。

  (三)盗版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明显

  盗版图书的纸张质量难以与正版书相提并论,且装帧粗糙,很容易散掉。盗版光碟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在内容上,盗版商已无法满足“日本新番连载—港台正版引进—盗版印刷”这个流程。他们将眼光放在更新的,在国内没有译本的漫画上。盗版商自己找人翻译,再加工制作。因此这样的产品自然不会有质量保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普及,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随即进入下一个阶段。

  阶段三:互联网网站论坛传播阶段

  2003年,中国互联网逐步走向繁荣,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而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互联网网站论坛传播阶段。除了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为动漫在这一阶段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之外,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一,我国从2000年开始大学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2003年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作为新生力量,有更新的观念。同时,日本动漫属于依靠自发力量流行起来的大众文化,在大学生这种人员生活密集的环境中,人际传播程度频繁,作为“意见领袖”的漫迷的两级传播作用不可小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扩大了漫迷群体。其次,在第二阶段积累的起的漫迷已经成长为青年,取代盗版商,成为社会上传播日本动漫的新生力量。而这些新生代传播者的传播渠道就是互联网。这一传播阶段流行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发集结的动漫组出现在各大高校中。这些字幕社的成员热爱日本动漫,有一定的翻译功底,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新的动漫资源,将翻译好的动漫放在动漫论坛。

  动漫网站在这一时期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网站分为网页型和视频型。前者是动漫资讯网站。这类网站主页通常内容十分杂乱无章,混合着大量广告和同人杜撰内容,受众很难从中准确地寻找到自己想得到的信息。后者是在线动漫视频的观看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数是动漫论坛的子网站,或是与动漫论坛共享视频内容。随着后来动漫论坛的没落,动漫网站的关闭,加之社交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日本动漫在中国随即进入细化传播——社交网络传播阶段。

  阶段四:社交网络传播阶段

  2009年8月,新浪公司推出新浪微博,这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迅速发展,慢慢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影响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进程。它也拉开了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的新序幕。

  这个阶段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没有明确的传播渠道,一切能够传播动漫信息的渠道都成为日本动漫的传播集中地。新浪、人人这类社交网络有日本动漫的专属公共主页,百度贴吧有各个动漫的热门贴吧,甚至刚刚崭露头角的微信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动漫公共账号。这一时期的传播更快,以及高交互性。

  在动漫信息的传播模式上,不同的SNS有着相似之处:首先,每条动漫信息都很短;其次,动漫信息在这些SNS平台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其三是动漫信息免费发布;其四是动漫文化圈层在传播过程中的构建。在动漫传播过程中,动漫符码造就特有的动漫文化圈层。不同的动漫有着自己特有的动漫符码,漫迷在社交网络集结起来的“社区”依靠的就是拥有的共同的动漫符码和动漫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维系着在线动漫社区的稳定性,在达成社会沟通的同时,维系着和谐的在线动漫社区分工。

三、动漫在中国传播三十年态势分析

从日本动漫在中国30年的传播态势来看,其传播过程体现以下特征:

  (一)反馈增加,受众参与度提高。

  从电视传播阶段的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形式的反馈,到如今社交网络即时在线沟通反馈,这种变化是技术变迁的产物,也是动漫传播过程的必然结果。

  (二)把关权分化,开放度提升。

  从日本动漫最初传播阶段的官方严格把关,到新媒体时代把关权分化到个人、网站。把关权的分化也体现出我国现阶段的开放度提高。

  (三)媒介功能改变,漫迷通过动漫符码的交流参与动漫文化构建。

  在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漫迷对媒介的接触度增加,这使得媒介愈发深入到漫迷生活中,而漫迷更愿意依靠媒介进行动漫的传播。而漫迷通过媒介进行评论,回复评论,日常交流中掺入动漫符码,并创造出新的动漫符码,从而构建起起独特的动漫文化。

  [1]陈强,腾莺莺.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传播分析[J].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2006(4):78.

  [2]胡倩.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M].

  [3]王颖.中国动漫现状与发展探究[M].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