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上对借代修辞格的研究是把它框定在语言层面上,把借代修辞格的翻译看成是词类转换的过程。但是,这种方式解释不了为什么这些翻译方法可行,这使得在翻译借代修辞格的理论这一款缺少理据。认知语言学把借代看成是人类体认和理解世界的方法,是思维方式。借代的运作机制就是在同一认知框架内两个实体建立联系。这种联系是概念映射。借代修辞格的翻译也是两个实体在同一认知框架内的概念映射。
关键词:借代修辞格 ?概念映射 ?认知框架
传统上,对借代的研究都规范在修辞格领域内。在《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辞典》的定义是:“metonymy是一种修辞格,其结构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辞海》中的借代定义是:“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来代替甲事物的,叫做借代。” 对借代修辞格的翻译研究主要是把它当做词类转换。其翻译方法分为直译、意译和增译法。但把借代看成修辞手法来翻译存在一个不足,在于只专注其修辞功能的研究和词类转换,不能够解释说明为什么能够这样或那样翻译借代修辞的可行性。他们把借代框定在修辞格内、把借代只放在语言层面研究,借代修辞格的翻译实质上也只是词类转换的过程,而没有认识到借代是体认认知的方式、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之一。借代是概念化的过程。本文将借助于认知语言学对借代修辞格研究的新突破,利用概念映射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为借代修辞格翻译研究探索更多理论依据,填充翻译借代修辞格的理论。
一、借代修辞格的翻译
国内外对借代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英汉翻译。其翻译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直译法、意译法和增译法(韩启毅,2000)。
(一)直译
直译就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用在对借代修辞格的翻译上就是原语和目的语都有相同的“代体”的表达方式情况下使用。
例如:I saw many new faces in that conference. 在那场会议里我看到一些新面孔。
(二)意译
意译是用在源语的“代体”所表达的修辞意义在目的语中没有同样的修辞内容。而要靠译者对原语修辞隐含意思的掌握并运用目的语其他词语组织翻译。
例如: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文章胜武力。(刘晓峰,2007)。
(三)增翻法
增翻法和意译法的区别在于,异译法是用目的语组织表达原语“代体”所隐射的意义。增译法是直译后用目的语其他词语来解释说明原语“代体”所表达的内容的方法,解释性较强。其主要原因在于原语的“代体”在目的语中信息不充分,目的语读者对其没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和备注的功能相似的译法,“即直译加解释法或直译加异译法”(韦孟芬,2011: 82)。
Still another Chinese proverb says,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 Geliang the master mind.”It simply means that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吴忠齐, 2006:51)(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以上三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借代修辞格时常常出现,也备受研究界肯定。但是,这种研究把视线只放在翻译方法上,却忽视了翻译机制,也就是思考为什么能够这么翻译、这种或那种翻译方法为什么可行。
二、认知语言学对借代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对借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对借代的运作机制和本质的研究,二是借代和隐喻之间的关系,三是借代的运用(李克,李淑康,2013)。本文主要研究借助借代的机制说明借代的翻译运作机制以及借代作为翻译方法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不再把借代单纯地看成修辞手段,而是把它看成人类认知世界和思维的方法,是概念化的过程。例如现在流行的相亲团队里,在介绍对象时第一反应就是看对方的照片。因为照片是获知一个人外观、气质的重要方式。这种用照片代替本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借代。借代的本质“就是在一个认知框架内共同出现的实体之间建立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不局限于空间意义”(張凤,2004)。
三、对借代的运作机制的研究
借代的运作机制有四个说法(李克,李淑康,2013): (1)概念映射理论。代表人物是Turner和Langacher,认为借代是一个认知域的两个概念实体之间的映射过程。(2)参照点理论。(3)心理通道理论。(4)认知域理论。本文介于可操作性和研究视角的原因选择利用概念映射理论来解释借代的翻译。认为借代修辞的翻译的运作机制是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原语的代体通过概念化形成概念从而与本体发生映射,译者在对本体概念化后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寻找能够与本体发生概念映射的代体的过程。从而解决了传统借代翻译的不足。
四、借代的概念映射理论对借代修辞格运作机制的突破
在概念映射理论中的借代运作机制是两个实体间的映射过程。本文试图用此理论来阐释借代修辞格的运作机制,从而弥补传统上对借代研究的不足。
(一)直译
以The bottle is boiling为例。直译为“水开了”。代体bottle出现后其概念化的功能激活与之相关的认知结构并与water建立联系,通过概念映射得知只有water is boiling符合认知实践,原语是用bottle代替本体water。这就是借代的概念映射机制。整句话都是在构建water is boiling的概念,译者就会在原语中找寻能够表达此概念的表达方式,并与之产生映射。译语中的“水开了”的表达方式所构成的概念可以和water is boiling相互映射。所以,借代修辞翻译的运作机制就是原语代体通过概念化与本体发生概念映射对本体和原语形成概念化,译者此时在译语的同一认知结构中寻找具有相同意义的代体或者具有相同意义的概念并以此发生概念映射过程。
(二)意译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意译为:“文章胜武力。”此处把原语看成借代修辞表达,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使得目的语更加生动形象。原语符号出现在译者面前时,每个语言符号将行使其概念化功能激活与之相关的认知结构并与之发生概念映射。Pen在其认知框架中发生概念化,与article这一本体建立联系并发生概念映射。之后,译者在译语中寻找能与本体article发生概念映射的概念,于是在article概念化后的认知框架中找到“文章”,并发生概念映射。同样的道理,sword在其认知框架中发生概念化,与force这一本体建立联系并发生概念映射。之后,译者在译语中寻找能与本体force发生概念映射的概念,于是在force概念化后的认知框架中找到“武力”,并发生概念映射。当然,之所以这两组概念能够发生映射依赖于它们的相关性。把“文章”和“武力”语言符号组织在一起后通过其概念化的功能得知能够与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所表达的概念发生映射。所以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可以译成“文章胜武力”。
用概念映射理论阐释借代修辞格的意译运作机制是原语符号的概念化功能激活原语所表述的概念框架,原语代体通过概念化与本体发生概念映射对本体和原语形成概念化,译者此时在译语的同一认知结构中寻找具有相同意义的代体或者具有相同意义的概念并以此发生概念映射过程。因而解决了借代修辞翻译的意译运作机制问题。
(三)增译法
通过对借代修辞格的翻译运作机制的研究可以得知,其翻译的运作机制就是原语的概念和译语的概念相互映射的过程。增译法的出现在原语代体在目的语缺失,用译语的其他语言符号形成的概念与之发生映射。也就是直译加解释。它的运作机制也就是直译的运作机制。
因此,借代修辞格的翻译也就是原语概念和译语概念之间的映射,其运作机制也就是概念映射,分为:直译运作机制和意译运作机制。从而能够弥补传统上对借代研究范畴的局限。把借代看成概念化拓展研究借代修辞和其翻译方法的运作机制的领域,填充对借代研究的视角。把概念映射理论运用到此,也充实了翻译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Lac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 Langach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3] Langach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4] 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5] 韓启毅.汉英借代辞格的理解和翻译[J].囊樊学院学报,2000,21(1):68-71.
[6] 李克,李淑康.转喻的研究述评[J].广州大学学报,2013,2(1):68-75.
[7] 刘晓峰.英汉代类修辞格的翻译与比较[J].温州大学学报,2007,20(2):99-105.
[8] 王斌.隐喻的翻译和隐喻式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4(12):91-96.
[9]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 张凤.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J].外国语言文学,2004(2):25-3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