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仁川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对烟台的启示
周丹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转化为旅游资源,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资本。烟台市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观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本文将通过对仁川广域市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经验分析,在烟台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就旅游开发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观光旅游开发
一、仁川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及其旅游开发的经验
烟台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港城,与韩国隔海相望,并以其独特的海岸风情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虽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开发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而仁川是首尔的关门城市,是东北亚的中心城市,是国际性的港口城市,不仅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和烟台相似,而且和烟台一样在历史上是重要的港口,都有着抗倭文化和近代开埠历史文化,使得借鉴仁川经验成为了可能。仁川有旧石器时代的世界文化遗产“江华支石墓”,是檀君开天之地,有着“七代御乡”的美名,是朝鲜时代的军方重地,有着抗击倭寇的历史和近代开埠的历史文化。根据韩国文化财厅的官方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5月,仁川广域市的文化财为246个。其中,国家指定文化财为73个,市指定文化财为173个。除了指定的文化财之外,正在进行搜集和登录认证的各种文化资源也着实不少。经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仁川广域市就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完善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
上从国家文化观光局,下到仁川广域市文化体育观光部、各区郡的文化院,以及文化财团和仁川城市公社,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样又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文化的发展从法律和财政方面给予保护和支持。不仅有《文化财保护法》、《文化基本法》、《区域文化振兴法》三大文化法律,来保障仁川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发展,而且仁川在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方面,也是
不遗余力。据2013年仁川广域市财政报告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仁川广域市政府对文化及观光设施的投资金额就达到了577亿韩币。
(二)市民及多领域专家学者的参与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享有者,更应该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参与者。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会影响市民的物质生活,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而专家学者的参与,则可以从专业领域对资源的利用出谋划策,更具科学性。所以,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应该少了他们的意见。仁川市文化财团从2004年起,定期对各阶层市民就文化设施、文化发展方面等展开问卷调查或者听证会,听取市民的意见。2009年正式运行的仁川Art Platform文化产品就是仁川市政府与文化专家学者、各基层市民,经过反复商讨和规划而成功的例子。既保留了具有近代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又活用了内部空间,打造了一个供市民与艺术家,学者及观光客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文化空间。
(三)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文化庆典活动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资产、资源快速流动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了质的变化,尤其在文化和精神消费方面,更加表现为主动的选择和体验特质。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览,更想要体验不同地域,或者是不同年代生活的体验。仁川市开发的各种基于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庆典活动,便采取了这种互动的、吸引游客体验的方式。例如,每年4月举办的“江华支石墓文化节”,以江华的支石墓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主要活动以当时葬礼文化的形式表演出来,由再现支石墓构造情况的‘支石墓表演’和可以直接体验生活学习制作的‘支石墓学院’构成。这种直接的文化体验式旅游,不仅吸引游客参与文化消费,而且使其对观光地文化有直观的了解和体验,印象更加深刻。
(四)整合文化资源,设立文化观光特区
由于时间、精力、文化水平等因素,极少有游客愿意从一堆杂乱的静态物件中去品味某地某社会的文化特色。游客们就要求旅游规划、接待部门把这些特色演绎给他们看。为此,仁川把展现仁川近代历史的中区新浦洞、沿岸洞、新兴洞、北城洞区一带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于2001年6月特别设立了月尾观光特
区。整个特区包括:仁川港,月尾岛公园,月尾展望台,韩国移民史博物馆,美术馆,中国城,近代开埠文化街,新浦文化街等各种文化观光场所和街道。而为了凸显文化特色,特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都应具有一定的主题特性,例如展现了仁川近代开埠的文化街,讲述仁川移民历史文化的移民史博物馆的建立,以及月尾观光区文化节,近代开埠文化街文化节等文化节的开展等。如今的月尾观光特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便利的交通、文化设施,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旅游来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数字化旅游宣传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旅游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韩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数字化旅游走在了前端。其中仁川市完善的数字化旅游运作体系值得我们借鉴。为了给游客打造更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仁川城市公社(IDTC)建立了网络“仁川观光社区”,通过SNS和博客向游客介绍和更新仁川观光信息;并且设计开发“NICE仁川观光”APP,囊括了推荐观光的路线,旅游地的交通、住宿、饮食等情况,除此之外,在文化观光网站的建设上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例如,提供中、日、韩、英四语种的旅游宣传册子下载,为来访的游客推荐各种旅游路线,提供相应的虚拟观光影像资料等等。
除了数字化的旅游宣传之外,为了让来访游客对历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还专门设立了仁川文化观光解说协会。主要为申请文化解说的游客服务,同时还定期举行地区文化教育讲座。
二、烟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
作为山东半岛的桥头堡、古代海上之路的重要坐标,烟台有不亚于仁川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上至新石器时代的白石村遗址,近到清末开埠建成的烟台山近代建筑群,都是烟台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在烟台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登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9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此外,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100处,省级优秀历史建筑93处,市级历史建筑2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拥有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33项,市级项目79项。如此数量繁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看起来纷繁复杂,实则蕴含着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北庄遗址、白石村遗址等古代遗址,展现了烟台以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白石文化等为中心的灿烂原始文化;以八仙过海神话,徐福东渡寻不老仙药,秦始皇三度东巡为中心的仙文化;栖霞太虚宫,牟平烟霞洞,莱州大基山等为中心的道家文化;从春秋时代开始到明清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以蓬莱水城、奇山所城,和戚继光抗倭历史为中心的明清时期的抗倭文化;以烟台山近代领事馆建筑群为中心的近代开埠文化;海阳地雷战景区,栖霞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牟平雷神庙战斗遗址等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文化;除此之外,还有海洋大秧歌、胶东大鼓、长岛渔号、烟台剪纸、烟台绒绣等富有烟台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等等。
可以说,烟台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数量上丰富,从特色上也具备优势。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如何有效利用、合理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对烟台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建议
尽管烟台市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潜质,但目前还正在不断探索中。对此,结合仁川的经验总结,笔者就烟台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一下几点建议。(1)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由于这个特性,首先对烟台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采取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
(2)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该通过旅游、文化、市规划、交通等多部门,及专家与市民共同讨论会以后决定。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还可以形成和谐共建文化城市的氛围,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保护的使命感。
(3)大力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的文化旅游服务。推动和完善旅游局及景区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对市县区旅游网站进行实时更新,丰富网页的文化内容,进行中英韩日四语网页内容设置。实现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同步的信息传递模式。
(4)建立各地级市、县之间的文化网络体系,就同一文化主题,建立文化圈或者文化区,优化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临近的海阳市、栖霞市、牟平区可以就共同的革命文化特色,建立“红色文化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红色旅游。
(5)加快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多语种导游的教育培养。在客流密集的机场、港口、车站、文化中心和商场设立观光问讯亭,提供多语种的烟台特色文化旅游册子;对导游进行烟台历史文化的教育和语言培训,优化导游服务队伍。
(6)设计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节,开展多种体验式的文化活动。例如,可以就近代开埠文化街开启文化庆典,通过行为艺术再现近代烟台风貌,开办摄影大赛等等。
参考文献
[1]李贤植.通过文化看仁川的生活史[Z].仁川文化财团, 2013:23.
[2]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8.
[3]柳亭亚.地区文化政策分析及发展方案[Z].克里弘报出版社,2012:64.
[4](加)麦克切尔(Mckercher B.),(澳)克罗斯(Cros H.).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的管理[M].朱路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0.
[5]烟台文化志编撰委员会.烟台文化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6.
基金项目:★烟台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及烟台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