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几V子”结构探析
——安徽明光方言中特殊的短语结构浅析
李可繁王丛慧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明光方言中“V几V子”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表义范围广,通过对明光方言中语料的穷尽式收集,结合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来分析“V几V子”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并且联系具体语料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明光方言“V几V子”“三个平面”
一、“几子”结构语料来源
文虽题为“V几V子”结构,但收集的语料并不完全符合这种情况,能进入这个结构的语料很复杂,不过主体是动词,也有处于第三个字位置上的词本身并不是动词的,只是量词或者名词(文章为了表达的需要,暂且把这种结构写为“V几V子”)。经调查发现,在明光方言中“V几V子”结构语丰富,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收录的字头且结合明光方言具体使用情况,搜集语料如下(按音序排列):耙:耙几耙子秧田土壤匀,耙几耙子就行了,不需要太多。
扳:扳几扳子螺丝帽比较松,扳几扳子就可以拧下来了。
拜:拜几拜子红白喜事都是大事,得向土地公公拜几拜子。
包:包几包子他要的东西多,包几包子给他送过去。
刨:刨几刨子地瓜长在地底下,刨几刨子才能看见它。
背:背几背子小牛长大了,背几背子草才能够它吃。
篦:篦几篦子头发稀,篦几篦子就行了。
叉:叉几叉子他力气大,比别人多叉几叉子草。
铲:铲几铲子锅底有灰,铲几铲子烧的快。
出:出几出子春雨过后,小麦出几出子了。
锄:锄几锄子他不爱干活,草长那么深锄几锄子就跑了。
串:串几串子奶奶串几串子红辣椒挂在院子里。
戳:戳几戳子地瓜熟没熟,用筷子戳几戳子就知道了。
槌:槌几槌子衣服太脏,用槌衣棒槌几槌子就好洗多了。
锉:锉几锉子车胎坏了,要把橡胶皮锉几锉子再补上。
搭:搭几搭子这孩子不伶俐,衣服搭几搭子放在那不知道洗。
担:担几担子他家人多,一天得担几担子水才够吃。
滴:滴几滴子小孩故意撒娇滴几滴子眼泪。
叠:叠几叠子今天洗了很多衣物,叠几叠子。
钉:钉几钉子床腿松动了,钉几钉子就好了。
兜:兜几兜子西红柿收的多,兜几兜子回家。
堆:堆几堆子他家在场上堆几堆子玉米。
垛:垛几垛子小麦秸秆垛几垛子留着当柴火。
番:番几番子晒粮食要番几番子才能晒透。
服:服几服子他身体不好,服几服子药渐渐硬朗起来。
刮:刮几刮子刮大白不能马虎,刮几刮子不平整。
挂:挂几挂子他家有很多种面条,挂几挂子在院子里晒。
磙:磙几磙子去年场圃种庄稼了,地不平整多磙几磙子。
行:行几行子都不爱吃地瓜,种的少,行几行子地就够用了。
划:划几划子河面窄划几划子就到对面了。
夹:夹几夹子对于不爱吃的菜,他只夹几夹子就不吃了。
架:架几架子每年都要准备一些直溜的棍子,架几架子豆角。
窖:窖几窖子天气冷了,窖几窖子蔬菜冬天吃。
剪:剪几剪子刘海就那点头发,剪几剪子还收钱?
耩:耩几耩子这块地小,耩几耩子黄豆吧!
截:截几截子这根铁丝有点长,截几截子刚刚好。
锯:锯几锯子树桩太粗锯几锯子没断开。
卷:卷几卷子今天死面饼好吃卷几卷子菜没吃够。
挎:挎几挎子他家喂的鸡多今天挎几挎子笨鸡蛋去街上卖。
捆:捆几捆子捆几捆子柳树枝当柴火。
箩:箩几箩子面里生虫子了,箩几箩子把虫子弄出去就好了。
摞:摞几摞子小学生的书桌上都摞几摞子书。
抹:抹几抹子泥墙的时候多抹几抹子泥浆结实。
磨:磨几磨子过年了豆腐做得多,磨几磨子才够用。
码:码几码子盖房子砖头还剩些,码几码子放在屋前整齐。
攮:攮几攮子那个贼在慌乱中攮几攮子就跑了。
捏:捏几捏子用淡盐水洗脚,捏几捏子盐就够用的了。
排:排几排子放学后小学生排几排子走。
捧:捧几捧子她心地善良捧几捧子麦面给乞丐。
批:批几批子这种袜子好卖已经批几批子了。
启:启几启子他力气小启几启子也没弄开瓶盖。
钳:钳几钳子他做事很认真,铁丝接头处总要钳几钳子。
绕:绕几绕子风筝的线放得太长了,往回绕几绕子。
筛:筛几筛子小麦里杂质较多筛几筛子就好了。
扇:扇几扇子他坐在树荫下不觉得热,偶尔地扇几扇子驱赶蚊蝇。
梳:梳几梳子时间太紧张,早上梳几梳子就去上班了。
刷:刷几刷子鞋子脏了,刷几刷子哪行?
抬:抬几抬子早上没吃饭抬几抬子土就感觉头晕。
提:提几提子他提几提子水果,手里都快拿不下了。
挑:挑几挑子他一气能挑几挑子水。
团:团几团子衣服团几团子随便往地上一丢。
推:推几推子今天上午已经推几推子泥浆了。
歇:歇几歇子路太远了,歇几歇子就会轻松许多。
舀:舀几舀子烧稀饭,多舀几舀子水就好了。
碾:碾几碾子馓子碾几碾子就可以做饺子馅。
转:转几转子现在楼房多了,转几转子也没找到地方。
锥:锥几锥子纳鞋底要多锥几锥子才好穿过针线。
钻:钻几钻子他家是沙地,打井的时候钻几钻子就来水了。
从收集的语料来看,“V几V子”的结构特点如下:
(1)动词同时具有名词词性或量词词性。如:在“包几包子”结构中,第一个包是动词,第二个是量词。
(2)第二个“V”实际上已经是名词词性或者量词词性。例如:“挑几挑子”结构中第二个“挑”,“舀几舀子”结构中第二个“舀”,都是和前面的“几”、后面的“子”构成量词短语。
(3)第一个“V”与第二个“V”并不是必须一致的,甚至在语音上不同,但是这两个词在意义上必须是相关的,字形是相同的。例如:“服几服子”结构中,第一个“服”和第二个“服”在读音上并不一致,但是在意义上具有相关性。
二、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具体分析
(一)从语法的角度“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
从语法角度看,“V几V子”的结构是一个“动词+数量短语”的中补短语,它的含义要根据具体的动词来确定。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也可以单独成句。例如:
耙几耙子就行了。(作主语)
奶奶串几串子红辣椒挂在院子里。(作谓语)
提几提子的水果有点多了吧?(作定语)
“他拿了多少瓜子?”“捏几捏子!”(单独成句)
在明光方言中,“V几V子”结构主要适用于口语当中,而且大多是单独成句,在使用的时候经常带有“就”关联词。
(1)在“V几V子”结构中,第一个“V”的后面可以加“了”。例如:“包几包子”可以说成“包了几包子”,仅仅是语音上的停顿,在意义上并没有发生变化。
(2)第一个动词只能是单音节,“几V子”可以换成与前面动词相关的数量短语。例如:“推几推子”可以说成“推几下子”,但是绝对不可以说成“推推几下子”。因为动词重复在语义上已经表示了动作的量,而“几V子”也是数量短语;另外,“推”不能换成“推搡”,因为后面的数量短语并不能够表示“推搡”的量。因此“V几V子”结构中第一个动词必须是单音节。
(3)“V几V子”结构中,第一个动词“V”大都兼有动词和名词或者是量词词性。第二个“V”加上“子”尾后,变成名词或者量词。例如:“舀”“担”等词语本身只具有动词词性,但是加上“子”尾后变成名词词性。
(二)从语义的角度
“是指通过分析某句法格式的各个实词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具有的共同的语义特征,来解释、说明代表这些实词的句法格式之所以独具特色、之所以能与其他同形句法格式相区别、之所以只允许这一部分词语进入而不允许那一部分词语进入的原因。”
(1)在“V几V子”结构中,第一个“V”在整句话中,作为主要动词,而“几V子”是补充说明第一个“V”。“V”和“V子”在意义上具有相关性。例如:“耙”和“耙子”在意义上是相关的,“耙子”是用来完成“耙”这个动作的工具。
(2)在“V几V子”结构中,在“几”的前面可以加上“好”,表示第一个“V”的量很多,并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他包好几包子行李”,我们可以通过表面的结构感知深层的含义——他的行李很多。
(3)“V几V子”的表达更加强调了动词“V”。从修辞学的角度讲,“V几V子”是一种重复现象,这种重复主要突出强调动作及进行动作的量,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V几V子”强调了第一个动词。
(4)“V几V子”结构中,第一个动词和后面由动词或者名词组成的数量短语有着明显的指向性。例如:“背几背子”,不能说成“包几背子”或者“背几舀子”,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从语用的角度
“句中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的(Pragmatical)。研究语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互间进行交际。”
“V几V子”结构表达的意思,除了理性意义之外,还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感情色彩,大都带有对于动词“V”的数量少的不满意。“V几V子”结构在口语中大量使用,表达主观意图色彩浓厚,表达说话者对动词的施事对象的情感、态度。例如:“滴几滴子眼泪就没有动静了”,这句话表达出说话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至于表达了什么感情还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全部都表示少的、不满的,有时也可能表示多的含义,例如:“我已经兜几兜子辣椒回家了”,这句话就表示“带回家的辣椒很多”。
三、“V几V子”结构原因探析
这种结构的产生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语言尤其是口语是口耳相传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V几V子”结构的产生是复杂的。我们经过观察分析,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1)构词的规律。四字结构在汉语中广泛存在,虽然“V几V子”比较特殊,但是也能够体现出汉语固定短语内部语素之间有互补关系。例如:“背几背子”,先有“背”这个动作,然后“几背子”对背了多少进行补充,表义更加明确。
(2)音节的需要。吕叔湘先生曾说:“在现代汉语的语句里,双音化是占优势的基本语音段落。”四个音节显然比两个音节更加能够表达词义的信息量,词义表达更加准确完善。在汉语中,增加音节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还可以增强语音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3)认同感。这种特殊的固定结构存在方言中,是这个方言系统成员共同承认接受的,在进行交流时,有利于同一方言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相互拉近距离,更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钱钟书.管锥编·全陈文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