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你就是王小波!

时间:2023/11/9 作者: 昆嵛 热度: 17973
你放浪形骸

  而又纯真无邪

  你尖锐又幽默

  你悲愤所以超越

  ——你就是王小波!

  (一)

  从春节后开始了对王小波的再次亲近。王小波是一个有自由主义精神的人,我这样的表述不够客观,应该说他有自由主义的思想特质,不能简单说他就是个自由主义者。从王小波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他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例如福柯、马尔库塞、罗素。王小波对大众文化压损自由思想常抱批判态度,他启蒙大家追求思维的乐趣,活出自己的自由。这无疑是文革后遗症留给他的思想结晶。在他眼里,“国学”是一块嚼了几千年的“口香糖”,甚妙!早些年我对于“国学”是什么,是否“国学”一定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起过怀疑态度,当时连自己也一并怀疑了。

  王小波以戏谑面对荒谬,这态度可以模仿。从他的脸上,我分明感受到一种凄迷而早熟的伤感。

  这样一张不漂亮的脸,谁知道他恰恰是世上最认真的、以悲悯的表情看人生的人呢。

  (二)

  王小波尤其喜爱西方罗素的思想: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把什么都规定了就无幸福可言。罗素对于《乌托邦》评价很低,因为讨厌那些繁琐的规定。我吃惊王小波对于科学的赞美:自从有了真正的科学,科学家表现得非常本分,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就是教人本分的学问。我第一次从王小波这里听到“哲人王”一词,觉得太形象准确。“哲人王”例如孔子、孟子、朱熹等,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哲人王往往志向宏伟,藐视人类祸害人类,胜过牢头禁子。这里我联想起庄子所言,如《骈拇》篇、《缮性》篇、《盗跖》篇等。此处罗素又说了:真正的伦理准则把人人同等看待。而我们的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足见大成至圣哲人王令人惊惧。所以李银河说,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是颇容易受喜爱的文字的影响的,今日笔风明显异样……读小波再次看到朱熹孟子孔子和善背后可怕虚伪的面孔。王小波能站在一高处俯瞰中国传统文化,他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看到我们文化里只看到生命是好的,没把快乐幸福生存状态定义在内,对于物质生活困苦提倡一种消极忍耐态度。他看穿许多隐秘,如在中国一说到文化就往伦理道德方面理解,儒学编造了一个神话使人以为没它就天下乱作一团,圣人的断语没有证据也没有逻辑。所以罗素说了,对学者的尊敬从来不是出于真知而是因为想象中他具有的魔力。

  ……读王小波,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静、务虚的下午。

  (三)

  我是一看见王小波的表情就忍俊不禁了,有点懒散,有点不屑,睥睨虚假事物,还有点天真,有一点对于文化无厘头式的娱乐态度。可是几十年来文坛没有多少人比他更勇敢,更说真话,比他思考更深,比他更严肃痛苦,比他更可爱!

  这半个月里随着对他了解越多,我越喜爱他。一个可爱的大孩子,然而是一个真人。

  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蓋因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王小波对于权威具备怀疑精神。中国儒学没有凭借西方宗教里神的名义,但也编造了一个神话,那就是如果不遵从,天下将失去伦理道德秩序乱作一团。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是最可怕的。儒学的精神是成为圣人的精神复制品,而科学不提倡复制不制造魔力和崇拜,只寻求知识和知识的证明。中国式圣贤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做妙语以动天听,且很快达到全知全觉的水平,即达到了“内圣”境界,而内圣总是和外王联系在一起,朱熹说了也承认了,格物致知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番中西比较之后,王小波说苏格拉底的妙论真正令人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四)

  王小波游历过欧美很多国家城市,对于罗马城的竞技场和中世纪城堡,巴黎市中心铁栅栏上几个世纪之前手工打出的精美花饰,英格兰小城堡的古朴风貌,德国海德堡旧宫堡,英国剑桥,比利时和荷兰的小城市……他颇为激赏,激赏它们无与伦比的优美之处就在于历史。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北京城越来越缺少历史感……这里已然可见王小波的深刻与高度。

  关于个人尊严、自我意识的寻找。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普遍有的毛病就是会为国家和政府的尊严受损焦虑,言必称天下而不以个人面目出现,中华礼仪之邦缺乏个人尊严的位置,而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中国所谓的做人典范是君子,君子不言利,忍让不争,独善其身,换言之是没有了尊严,这是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了,要捍卫,即敢争敢打官司敢斗歹徒,否则做不成别人的典范。英国绅士是中国君子的榜样。

  关于生活方式,他能从普通人身上看到人很容易在负面的方式里产生趣味并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生活需要改进。关于人的一生,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

  王小波在山东老家插队两年,什么活都干过,他戏谑农村用毛驴送粪多么不上算,后来看到荷兰牧场的科学设计和先进的设施,他反思中国式农村基础设施之落后,农业管理方式及劳作方式之落后,思考一个民族的正途。

  与这样一种幽默有趣真实的人在文字里相处,胜过与一般人的交往乐趣,这也可能是多年来我极少与人交往甚至自我封闭的不成理由之理由之一。

  (五)

  王小波读过很多书,从十三岁常常偷看爸爸的书柜开始,奥维德《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十日谈》,到后来在美国读《孟子》、罗素《西方哲学史》、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萧伯纳、马克·吐温、穆旦《青铜骑士》等等。他对于杜拉斯的《情人》极为推崇。赞美《情人》段落安排的精心,感情变化的准确控制,叙事线索的逻辑性,加之王道乾顶级的现代中国文学语言的翻译,都是无与伦比的创造。而且说自己除了杜拉斯《情人》之外,近十几年来没读过什么令人满意的小说,哪怕风靡一时的《廊桥遗梦》都不愿,乔治·奥威尔《1984》意义都不大。《情人》解决的是有关小说自身的疑惑,它的顶美好之处在于,写出了一种人生的韵律。所以王小波盛赞它: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关于文学艺术,王小波借批《孟子》来批无趣的文字。无趣的文字把别人整个生活朝没意思的方向推动,误导所有人把奉承权威当作一生最主要的事业。小说家最该做的事是用作品来证明有趣是存在的。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王小波说,我总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得无趣。

  王小波赞美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卡尔维诺、尤瑟娜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玛格丽特·杜拉斯。负道义责任不是艺术标准,尤其不是小说艺术的标准。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

  (六)

  在接触王小波这些日子,我最为折服的是他对于“科学”的极为推崇的态度。他反复地赞美,甚而至于热烈的程度。

  我想这种狂热以致陶醉的感情,对于一个经历过文革时期,经历过那个封闭划一、愚昧僵化、长期被禁锢思想、本应享有人性自由绚烂的青年人来说,他对科学的态度,是源自长久的压抑,长久的被愚弄的痛苦,以及必然觉醒后的伤痕与反思。

  所以当他迈出国门,接触到西方科学思想那么欣喜若狂。科学所具备的理性之美让他着迷,也使他反思权威迷信的丑陋,他要揭破中国哲人王的虚伪面孔,揭穿曾经装模作样的中国文化传统里的权威伦理思想;他赞美科学的平等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平等,从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他盛赞科学的自由精神,是一种自由发现而成的事业,一个人如果参与自由的事业,像做自由的人一样,令人神往。科学就做它自己,不在任何人的管辖之内。科学的根基就是平等和自由,而人要爱平等,爱自由,对于个人而言,没有平等自由的意识精神,就会活得像一只猪,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要爱智慧。因此王小波直言,我和科学没有缘分,但是我爱科学,甚至比真正的科学家还要爱得多些,科学是美好。

  罗素学习几何学后体验到了智慧为何物,悲观的心境一扫而空。可见科学是教人本分的学问,而中国哲人王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

  我想为王小波点赞,因为他干脆了当这么说: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王小波的思维,不受制于传统经典或权威,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想说,超越常规超越窠臼,这恰恰是人宝贵的真实与执着,自我的觉醒与张扬,人性的向善与耽美!

  (七)

  王小波欣然接受西方的洛克、斯宾诺莎的伦理哲学,即人有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自我保存等这些伦理学的根基。他相信这些理论,因为他一直记得自己在七十年代农村插队的人生经验。七十年代他在农村插队,体验过劳动强度之大早已超过了人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例如垫猪圈的土,学大寨时要凑上报数字,常常刚垫上就挖出来,猪还来不及在上面排泄,肥料的成分虚无缥缈,那些工作确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学大寨的结果是使大家变得更穷。但是西方人认为人的情感源于自身,重视解决肉体的痛苦,所以有人就解决了挑水挑粪土的問题,中国人以为人的主要情感是亲亲敬长,就不重视解决挑粪土的问题。所以几千年来一直在用一根扁担或者一辆小车对付粪土。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

  对于有些人认为七十年代的下放农村插队经历是一种崇高的感受,王小波断然反对。他的个人体验是,那是个极其痛苦的年代,很多年轻人做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这种牺牲是毫无价值的,这种经历也谈不上崇高。以孟子为代表的文化传统认为礼高于利,义又高于生,这些伦理学是有害哲学。孔孟程朱是因为站在社会上层生活的缘故。

  七十年代插队的生活经验,促使王小波始终不断地思考中西文化之不同。他认为我们中国人在趋利避害,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应当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

  有人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可以用这种方法达到崇高。这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王小波这样坚决地反对。这是一种人性逆转,而人性逆转只需要满足三个因素即无价值的劳动、暴力的威胁、人性的脆弱。了解逆转的人性,是为了对于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件有清醒的评价。

  反思文革,反思插队生活,从中窥见我们传统文化思想有害的伦理哲学观念,始终是王小波未曾停止的思想。

  (八)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记得若干年前似乎浏览过。没什么印象了。以我当时二十几岁的年龄和理解力,几乎是没读懂什么。只是感觉牢骚满篇,甚至反感里面有些不明所以奇奇怪怪的黄色描写。现在回头来看,二十几岁的我,就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理想主义者,近乎修女式的严肃,清教徒式,纯精神的,没有体尝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精神上刻意的过分单纯和洁癖。这当然归因于没有生活阅历,社会环境也极大不同。王小波所经历所想的,已经难以被我这一代七零后所体会。何况,他典型的男性视角和男性作家的古怪。

  今天,二十年后,重新开始阅读《黄金时代》,我准备如实记录我的阅读过程及体会,诚实,非虚构的,从一个女性读者的角度,了解作品,看待作品和王小波。

  开篇王小波就是写性,写勾引。这多少让我稍稍吃惊。作为一个女性,这个字眼,这依然是令我不适、讳莫如深的一个字。我的写作深度还远未达到这个层面,尽管萨特·波伏娃、杜拉斯、乔琪亚·欧姬芙、弗里达·卡洛,甚至安妮宝贝等文艺家们早已在文字作品或绘画艺术里揭开性的面纱。除了精神层面的探索还未达到,重要的是,一个作者身上背负的各种枷锁太多了。

  开篇读了十几页,我对王小波,确切说是王二,有些本能的反感,只是为王小波的真实大胆和无所顾忌的写作态度感到惊奇赞叹。

  当然,我看到,王小波笔下,一个男性王二,为了诱惑一个女人,为了得到她的身体,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一个女性,可以说,从一出生,就开始修筑她的防御体系,本能上对于社会丛林中形形色色的虎视眈眈的狼群,处于戒备和对抗状态。这也不是男性所能够了解或知晓的。

  (九)

  黄金时代是一个人的青春时代,应该充满了美好,梦幻,阳光,如同“阳光好像细碎的云母片,从天顶落下来”,应该如山野的风,应该有伟大的友谊,应该在那个时节,渴望和外面的世界合为一体,溶化到天地中去——这本《黄金时代》读来让我忍俊不禁,多次笑喷。斗破鞋这出戏,一次次上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给群众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娱乐性。

  开篇我对王二关于陈清扬是不是“破鞋”的一套说辞极为反感,以为这是一个卑鄙的家伙,但是很快就能理解了他。他早就看出了这个社会的荒诞无稽。民众们本身毫无道德标准,没有证据却主观臆断,自以为是。面对荒诞现象,只能以荒诞的手段来解决。王二极具叛逆精神和颠覆个性,在不自由的年代,强烈寻求着个人的自由。

  王小波你的眼神分明是个挑衅规则的小孩,你不惧怕把自己袒露给人看,你撕下来民众虚伪愚昧的纱。

  我庆幸一开始的厌恶是一种误读,因为,后来我喜悦地看到,这就是王小波精神反抗的黑色幽默。坚守人性尊严,不妥协持久的斗争,王陈两人的交流基本对立,却在与世俗决裂的过程中真正相爱了。他们在权势管制中做起了游戏,开起了制度规则的玩笑,娱乐了可笑的时代。

  (十)

  《黄金时代》里那些原始粗野的风景,历历在目。“那些小山上长满了草,草下是红土。”“陈清扬来找我时,乘着白色的风。”“那时雨季刚过,云从四面八方升起来。天顶上闪过一缕缕阳光。”“山上有一股风,无声无息地吹下去。天地间充满了悲惨的气氛。”“树林里飞舞着金蝇。风从所有的方向吹来,穿过衣襟,爬到身上。”——这都洋溢着青春岁月的无羁与美好,甚至在文革扭曲之下,青春这个黄金时代也是生命力飞扬无边,洋溢着无惧无畏的光彩。

  在这意气飞扬的黄金时代里,另一种龌龊相形见绌,愈发卑鄙无耻。“军代表找我谈话,说我搞破鞋群众很气愤,如果我不交代,就发动群众来对付我。我的行为够得上了坏分子,应该受到专政。”“我们这一车是历史反革命,贼,走资派,搞破鞋的等等,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都有,干完了活到边境上斗争一台,以便巩固政治边防。一帮婆娘对她品头论足。结论是她真白,难怪搞破鞋。”“一大批军队干部,下令不准斗破鞋。理由是不讲政策。但是到了军民共建时期,又下令说可以斗破鞋。”林林总总匪夷所思的可笑故事,如同空气中的浮尘,在那个文革时代泛滥。

  一个二十一岁正值人生妙龄的青年,卷入了这场群众盲动的狂野潮流,很多人都茫然糊涂。大家都说存在的东西不一定存在,这是因为眼前的一切都是骗局。只有坚持自我的人,才会保持着“我是谁,我到底存不存在”的问题。在那个样板戏主导的时代,所有不同的面孔都有了统一的表情,统一的动作,统一的语言。抹杀个性,戕害心灵,毁灭人性本真。王二坚持自我,所以,“我不应该因为尖嘴婆打了我一下而存在,也不应该因为她打了我一下而不存在。事实上,我的存在乃是不争的事实。”

  黄金时代荒诞的现实。现代主义的写实,是以貌似玩世不恭荒诞不经的主观叙述语气秉笔直书。

  (十一)

  夜读《爱你就像爱生命》,发觉了他动人的天才。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两地书”,完全直接地暴露了王小波天真纯净的孩子气,真挚傻气得令我感动。

  这个大孩子对于爱情的态度流露出真人本色,这些书信就像一首首诗一样浪漫,一颗颗芒果一样散发怡人的香气。他写:爱你就像爱生命;请你不要吃我,我给你唱一支好听的歌;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对你;我在家里爱你爱得要命;我怕世俗那一套怕得要死;自从我认识了你,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

  他不停地写: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本身干嘛要求我们有什么外在的样子?我爱一个美的世界,美是为人的幸福才存在的;人又有多少弱点啊,一个像你这样的灵魂可以给人多么大的助力给人多少温暖啊,你把你灵魂的大门打开放我进去吧!……

  王小波的这每一句话,难道不是对生命的赞歌?不是一个孩童纯真的呓语?是令人不忍心的孤独,是一个撒娇的孩子那样柔美温热,多么真摯,直白炽热,浪漫情趣,无私纯情,让人心痛……

  一颗美好心灵的真善美之光永远难以掩藏。

  (十二)

  王小波十五岁就懂得什么样的文字是好文字,这归功于天赋,也归功于他较早接触了优秀的文学。他推崇查良铮译的英雄体诗,说是雍容华贵,也特别推崇杜拉斯《情人》的翻译家王道乾先生,感到有无限沧桑尽在其中。德国诗选里的有些译诗也具有一种永难忘记韵律。文字是用来读的,听的,不能充满噪声,应该有现代汉语的韵律美,纯正完美。我们不必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撒落于地。王小波说读好的译著是不传之秘。

  了解了王小波的师承,我庆幸自己多年来一直读的是外国优秀译著。

  (十三)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如果按照主流的文学体系来评价它的功能,那么有人说这本书没有能够提升人的灵魂,它没想过要去承载宣传和阐释功能,它只是文学本身。所以毫不奇怪,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对他保持沉默,王小波是偶像级人物但并不是“作协”会员,他游离于体系之外,当然在他心目中,这个体系等于零,是不存在的。

  王小波认为写作小说的本分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说教。王小波所以喜欢奥威尔和卡尔维诺是因为他们的小说更加关注故事本身,不受真实逻辑的控制。想象更可取,因为可以避开现实生活索然无味的一面。

  下午一直在书店读王小波的书,不觉已六点半黄昏。出来猛觉春寒料峭。冷风里走在南大街街头,高楼大厦霓虹闪烁,心头清冷。好在有家,有书,有梦。

  (十四)

  王小波从记事起就开始经历文革,他把高音喇叭和饥饿联系在一起: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这种声色俱厉、嗓门高亢的言论往往不值得相信,因为饥饿的肚肠是更大的真理。所以妄图用话语控制人性或者站在人性反面灌输的,那是犯了某种贫乏症。人应该有沉默的自由,善恶还是可以自明的。

  王小波对于国学的认识让我感到他绝不掉书袋,自有自己的见识思考。他不迷信任何人,敢于戏谑孔子是个可爱的老天真,孔子经常说一些一本正经的大实话,可是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让人佩服的地方,孔子所强调的礼仪,类似“早请示、晚汇报”没什么大意思。王小波对于孟子向来甚无好感,觉得孟子甚是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里有股邪火,孟子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非常不够绅士。王小波总结出中国的孔孟程朱不过是讲了点人际关系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却让后来的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害读书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十足神经病,国学是否能拯救世界,令人将信将疑。

  王小波崇尚自然科学,他佩服法拉第、牛顿、莱布尼茨,特别是爱因斯坦,这些人想出来的东西完全在国人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孔孟所言的“仁义中庸”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过分反而肉麻,不如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让人佩服。

  (十五)

  相比王小波的小说,我更加偏爱他的散文。小说先天具有琐碎气质,我不能忍受,还有我本能地躲避一切的婆婆妈妈的勾连繁冗,我甚至并不愿意过多了解小说里别人的活法。如果遇到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那种注重心灵的活法,我倒非常愿意追随他们高贵心灵的跌宕起伏,但是让我了解市井百态的活法,我真想赶紧逃开。我是不愿意看到生活这一面的真相的,就像前面有一座花园,还有一座闹哄哄的买卖市场,我只愿意看花园而当作市场不存在。世界这么大,我只想看美丽的风景,文字这么多,我只愿捡拾美丽的音节。我一直首选阅读散文,也只因为散文更加贴近心灵,贴近大地,天空和宇宙。小说是赤裸裸,诗歌是穿上白色的婚纱,散文是飘荡空中的灵魂音乐。

  读王小波,我关注的是他历经生活真相后的心灵成长与收获,至于他笔下生活本身是什么样子乃至会荒诞成什么样子,我没有好奇,也并不乐见。

  当然我最不排斥最经典的小说,例如罗曼·罗兰、托尔斯泰的小说。因为他们的小说,本身就是诗,是音乐,是散文,是直通灵魂。

  (十六)

  越读王小波,越意识到,王小波的文字是真正具有反思意味的文字。首先他的反思来自自己个人独立的真实体验,例如关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帽子,军代表给他扣的,王小波认为这个帽子“受之有愧”。为什么呢,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子,只上过六年小学,粗识些文字,又没有在家门口摆摊卖香烟,何来“小资产”?!再说,知识青年算什么阶级,顶多应当算是流氓无产者之类。由此可见,扣帽子的人太缺乏常识,根本没资格随便扣帽子,硬要扣帽子,不过是要收拾某个人。

  其次,王小波由“知识分子”一词追溯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他们更多关注社会的伦理道德,赤膊上阵,口沫飞溅,论说是非,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常说别人太无知格调低下。

  王小波不但阅读了孔孟理學,也游历了欧美,接触了西方一些哲学思想。因此他既能进行纵深比较也能横向比较。在学习研究的前提上,他崇尚现代欧美知识分子讨论社会的方式:关注人类的未来,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把价值的立场剩给别人。

  由扣帽子看,王小波的反思,我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有深度的反思。

  (十七)

  阅读王小波整两个月,今晚有些依依不舍。“读一本好书,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语”,且不提高尚二字,这样的标签,我估计王小波不喜欢。他反感给人乱贴标签做出价值判断的事情来。小波为人的好处显而易见,且值得你我模仿,他说做人作文先要有趣味。还要说真话——时下对于国人,这正是一种奢侈。

  当然,做人你要适当保持自己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

  这一点,是他的清醒,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清醒。

  你放浪形骸

  而又纯真无邪

  你尖锐又幽默

  你悲愤所以超越

  ——你就是王小波!

  王彦平,笔名王谢堂前的燕子,毕业于鲁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昆嵛文化传媒公众号编委。2014年起从事散文创作,目前已在《昆嵛》《当代散文》《胶东文学》《青海湖》《齐鲁晚报》等报刊发文近百篇。出版散文集《丽人行》(与他人合著)。随笔《跟燕子姐姐读普里什文日记》系列于2017年3月开始在《齐鲁晚报》连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