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蛛丝马迹”的“马”是什么马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12+ 热度: 18297
钱惠敏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但“马”字该作何解释,似乎并未形成共识。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均持这一看法,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

  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

  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它爬过的地方通常都会留下一条不太明显的痕迹,即我们说的“马迹”。唐段成式《西阳杂俎·虫篇》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由此看来,“灶马”是可以简称为“马”的。“蜘蛛”和“灶马”体型相近,同为昆虫,两者并举是合适的。

  既然灶马是一种昆虫,那为什么不叫“灶虫”呢?这和“马”的引申意义相关。人们称其为“灶马”,可能是它在人们所常见的昆虫里算比较大个的,“状如促织,稍大”。此外,还可能与人们对于丰衣足食的企盼心理有关。“灶马”相传是灶王爷的坐骑,灶台上经常有灶马的痕迹,说明灶王爷经常光临,自然预示着食无忧。

  可见,事物名称往往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蛛丝马迹”的“马”解释为马牛羊的“马”,当然也可说通,但远不如释为灶马合理。

  青青芳草摘自《咬文嚼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