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罗隐:不知辛苦为谁甜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与评论 热度: 17242
奉荣梅

  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湖南散文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协副主席,主任编辑。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二十七届高研班。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文艺报》《散文选刊》《青年文学》《长江文艺》《芙蓉》《创作与评论》《文学界》《湖南文学》《山花》《西部》各大报刊发表百余万字散文随笔、杂文评论、文化专访等。出版散文集《浪漫的鱼》《寒花淡影》《品读长沙·风流人物》等。作品多次被《散文选刊》《读者》《作家文摘》等转载,入选多个年度选本。

  俗话说,男人无丑相。在线装书里,看多了丑女命运多舛并遭讥讽的文字,第一次读到古代男子也因为貌丑而屡遭歧视的,是唐代诗人罗隐(833—910)。

  罗隐以诗名于天下,尤其长于咏史,被称为唐末“钱塘丑才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这些诗句,今人仍频频吟诵引用,皆为丑才子罗隐一千多年前所原创。

  民间传说中的罗隐,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智慧人物,说他济困助贫,机智幽默,出口成谶,怀才不遇,贫困潦倒。在他的家乡杭州富阳,与他有关的“皇帝嘴巴乞丐身”的民间故事就有一百多种版本,而在浙江除他的故乡之外以及全国各地,关于他的传说也不少,连成都、浙江岱山、廣东肇庆、安徽黄山等地,都有一些与其传说相关的名胜古迹。

  罗隐的祖籍是湖南长沙,这不是传说。他的曾祖罗仙(746—813)曾官至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令,于是举家从长沙迁至浙江新城。十年八次科考落第的罗隐,困顿之中,37岁出仕的第一个职位是在湖南,任衡阳县主薄,虽然只干了不到半年就被迫离职,但是他在870年至872年间两次往返并滞留潭州,而且留下不少与湖湘有关的诗文。

  性格即命运,命运也决定了性格。少年即才智超拔,青年诗名满长安,却是“十年恸哭于秦庭,八举吹风于宋野”,无论是时运还是自身性格因素,江东才俊罗隐的命途在晚唐注定一路坎坷。

  一

  翻读史书,对罗隐的人品诗品评价,有两种相悖的观点。一种称誉罗隐长于咏史诗、七律之美,并由此称颂其人品高卓、见地不凡,比如《旧五代史》称其“诗名于天下,尤其长于咏史”,洪亮吉的《北江诗话》也说:“七律至唐末造,唯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昭谏是罗隐的字,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对其七律和人品见地很推崇。但另一种说法,却指称罗隐的诗“荒芜”,是“恶诗”,清人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贬损道:“方干、罗隐皆极负诗名,而一望荒芜,实无足采。”又一清人张宗柟所辑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摘瑕类》中也指摘罗隐之诗,与唐代杜荀鹤的诗同为“恶诗相传,流为里谚,此真风雅之厄也”。

  罗隐的为人及诗文,后世见仁见智,是雅俗之争,还是流派门户之见?对于一个寒门子弟,疲命于科考应举,十年八落第,纵是才高八斗,也落魄于四处投书求助,游宦隐居,失意依附。在盛世没落风雨飘摇的晚唐时代,罗隐的人生多舛,既是时代与命运的安排,也是自身的性格决定,正如《唐才子传》所说,“隐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诗文凡以讥刺为主”“且介僻寡合,不喜军旅”。

  槐花黄,举子忙。每年八月秋闱,各乡举子们就忙着寻求府州推荐进京的考试资格,以便来年初春参加尚书省主持的科考。罗隐是浙江新城(富阳市新登镇)人,字昭谏,本名横,从27岁起,10年间8次获得荐举赴长安参加省试,但累次落第,便漫游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遂有归隐之心,改名隐。

  对于这个江东才子的失意科举,也有两种诠释,其一说是因其诗“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其二是说“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第二种说法,一些文献里有出处。《旧五代史》曾记载了一则罗隐因为貌丑而失芳心的轶事。罗隐的诗名被唐宰相郑畋、李尉赏识,当时郑畋之女也是个貌美的“文艺青年”,常常捧读罗隐的全部诗作,并吟诵不已,郑畋以为他的女儿钦慕罗隐才子。有一天,罗隐拜见宰相大人,郑大小姐便好奇地躲在垂帘后面窥视。可一睹丑才子真容后,就败坏了胃口,从此就将罗隐的诗歌和其人一起屏蔽了。不知钱锺书先生是否是从罗隐的传说里得到启示,才有了他的名言:只要知道鸡蛋好吃就可以,何必要知道下蛋的母鸡是谁。如果,吃了香喷喷的土鸡蛋,一定要根据鸡蛋上的印章,追根溯源找到挂牌的母鸡真身,只见那母鸡长相丑陋,还在垃圾堆里扒拉着虫子,食客是否就把吃进去的鸡蛋也呕吐了出来呢?

  我倒觉得罗隐因为其诗“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这个原因也还有些靠谱。罗隐机智过人,又喜欢笑闹戏谑,讥讽人事,当然会受到时人的误解和权贵的忌恨。罗隐讥讽的愤世之情,首先源自他贫寒的家世与科举的坎坷。罗隐的曾祖罗仙(746—813)曾官至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令后,举家从长沙迁至浙江新城。罗隐父亲罗修古(806—876)曾参加过唐代“开元礼”的考试不中,此时家道已是寒微。罗隐少年即有过人的文学才华,《唐才子传》说他“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传说罗隐少年时常在双江村后山读书至鸡鸣,于是村子后山便被后人命名为鸡鸣山,至今山腰尚存罗隐读书台遗址,据说,两株高大的金桂和银桂为罗隐手植。自谓“门寒于光逸,命薄于黔娄”的罗隐,读书应举谋取出身是唯一的出路。

  唐代的科考制,不拘出身的选拔方式,给像罗隐这样的寒门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入仕机会。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每年进士录取不过三十人左右,五十岁考上进士犹算少年得志。科考这条看似公平的唯一出路,又是格外艰难的独木桥,对于罗隐来说,实在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坎坷路。二十七岁前,罗隐在家乡新城苦读,自大中末至咸通九年(868),历经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十年间共八次获得举荐,以“乡贡”的身份赴长安参加省试,但累累榜上无名。

  有则罗隐的轶事,说他以才气和傲气著称,时常口无遮拦。罗隐有次乘船,遇见大臣韦贻范,他不知是谁,便叫着船夫的名字说:那是哪个朝中的官!我脚指缝里夹着笔,可以顶他们几个人!韦贻范曾任龙州刺史,后官拜相位,这句狂妄的话让韦贻范记恨不已,当然会让罗隐狂妄之名传遍朝廷,为罗隐此后的应试设置障碍。endprint

  据说,唐昭宗曾动了念头想把罗隐录用在甲科,早被罗隐讥诮过的某大臣便适时举出罗隐的《华清宫诗》劝止:“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说此诗句在称赞唐玄宗的同时也讽刺了他。见罗隐竟敢拿自己百年前的先祖开刀,唐昭宗便立马将罗隐的名字勾掉了。于是《唐才子传》里也给罗隐记下了 “隐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贬义一笔。

  罗隐落第更直接的原因,其实是晚唐科考的黑暗——干谒权贵、请托受贿、以诗行卷、假手成风等。咸通八年(867)春,罗隐已是第十个科考年头,仍是榜上无名。愤怒出诗人。心如死灰的罗隐,在悲愤中“立言”,编辑自己的杂文为《谗书》五卷,“他人用是以为荣,而予用是以为辱。他人用是以富贵,而予用是以困穷。”“盖君子有其位,则执大柄以定是非。无其位,则著私书而疏善恶。斯所以警当世而诫将来也。”满是抗争与愤激,悲凉凄切,锋芒毕露,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高,被誉为“晚唐文学的一抹灿烂的夕阳”。

  今人讽刺多年高考复读的老生为“猪八戒”,而罗隐的八次应试落第,他“贡部伤心,名场落羽”的遭际,他心中的凄风苦雨,困居长安十年的孤苦冷病只有自知,在他的诸多诗里多有流露:“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感弄猴人赐朱绂》)“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曲江春感》诗中罗隐流露了落第归思之感。罗隐也是个“背时鬼”。大中十四年(860),他在第二次落第后,也效仿盛行于其他举子间的“行卷”和“纳卷”,即编辑自己的诗文写成卷轴,呈送在朝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寻求推荐,并按照规定交纳省卷给主考官。罗隐以他的过人才华获得了人气,还赢得了唐宣宗器重的前丞相、河中节度使令狐绹的鼎力推荐,第三次进士考试时,他的胜算很大,却碰上青睐他的令狐绹因结党营私被新即位的唐懿宗朝臣清算,他又落第了。他后来又结交了宰相郑畋,可只三年郑宰相就去世了,罗隐还是没能成器。罗隐好不容易被中书舍人李尉知遇,李尉任主考官那年,罗隐却因妻子亡故而错过了考试。

  罗隐的“乡贡”身份,终究是被“生徒”们的背景排挤在科考的独木桥上无路可行。那些“生徒”,是隶属国子监国子学、太学、弘文馆等七学三馆中央学校,或者地方学校,保送推荐给尚书省登录的。罗隐是未经学校台阶的自学者,每年都需经地方初步考试,获得地方长官的举荐,才能获得去长安赴考的“乡贡”资格,单是这一道关口对这些“自学者”来说,年年都是一种折磨。科举考场上的那些贴文、口试、策问、诗赋的应对,对于被誉为“龆年夙慧,稚齿能文”“泉涌词源,云衡笔陈”的罗隐来说,次次的重复考试,终究是没能一次侥幸撞开门缝,他终是身心疲惫,悲凉绝望之中,人到中年的他,不得不开始入世求职。

  二

  罗隐在科考之路上已是末路穷途,加之家境困窘,上有老下有小需担当,特别是因为叛乱朝廷仓促停举,他急于谋求一个职位。这次求职的职位,与他的祖籍湖南有关。

  咸通十年(869)冬,曾及第状元的吏部员外郎于環,出任湖南观察使。因为于環曾为罗隐的进士考试广为延誉,窘迫中的罗隐只好写了封《投书湖南于常侍启》, 直截了当地请求于環奏授一官或推荐他参加吏部的书判拔萃考试:“……向浮世以伤怀,拊劳生而自喟。光阴不驻,齿发渐高。当家贫亲老之时,是失路亡羊之日。泪将欲尽,口不敢开。……窃希常侍从来许与之言,作此改张之计。俾其七郡,与奏一官。致之于髯参短簿之间,责之以驽马铅刀之用。所冀内资骨肉,外罄筋骸。”咸通十一年(870),迁延一年的庞勋之乱方平息后,朝廷停举诏令出台,本已被科考折磨得如“失路亡羊”的罗隐,虽是“泪将欲尽,口不敢开”, 但因“家贫亲老” “冀内资骨肉,外罄筋骸”,迫使得清高自傲的他不得不所开口求一官半职。

  次年夏天,罗隐终于如愿被授予衡阳县主薄。罗隐应该是很珍惜这个职位的,但是,他只干了不到半年,却被迫离职。不知道罗隐是否因为耿介憨直的个性,得罪了于常侍的两个部属硖州刺史卢御史和右司张员外,还是他的相貌让他们不舒服,他们竟然认为丑才子罗隐做属县的主薄不合适。这对罗隐来说十分不爽,也使得于環为难。恰逢当年江南闹饥荒,罗隐家乡吴中一带民不聊生,他就顺势告假归乡。因尚未到领取年薪的日子,囊中羞涩的罗隐连回乡的路费都不够。还是于環出手解困,破例把节度使府的留存之物给付罗隐应急,他才得以携物资赶回富阳救济饥荒的家人。

  因为途中在湘北受大风所阻,罗隐所乘的船停泊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他便将在湖南所做的文书编次为三卷《湘南应用集》,并自序,叙述自己在湖南的经历。因为“马上军前”的遗失,他编辑的这些文书不过是十分之一二,如今也不存了,只留下一篇两百字的序文:“……去年冬,河南公按察长沙郡,隐因请事笔砚,以资甘旨。明年,隐得衡阳县主簿。时硖州卢侍御自龙城至,右司张员外游曲江回,皆谓隐不宜佐属邑。于戏!隐自卜也审,江表一白丁耳。安有空将卷轴,与公相子弟争名。幸而知非,得以减过……”在这篇序文,罗隐自度被迫离职的原因,是自己无功名出身,只是“江表一白丁”,“安有空将卷轴,与公相子弟争名”,遭受排挤,这对于落第又急于养家糊口的罗才子来说,无疑是伤口上撒盐。

  在终于得以启程离开洞庭湖时,罗隐郑重地给于環写了一封信《謝湖南于常侍启》:“……某庄栎粗疏,庾膏昏钝。不能量力,尝欲干名。随贡部以凄惶,将邻十上。看时人之颜色,岂止一朝。进则刺灭许都,退则歌终汉垒。地虽至广,人莫相容。凭执爨以无由,假邻光而不得。常侍独于此际,降以深仁。奏仇览之官资,近陈遵之尺牍。福由无妄,荣亦何酬……”此信一是对于常侍的仁厚再次表示谢意,同时也是表明自己“今则尚有回期,犹宽旅思”,“长牵楚客之心”“敢忘湘江之色”,对湖湘之地的不舍之情显见。

  一路曲折,罗隐回到故乡富阳,已是咸通十二年(871)的春夏之交。安顿好一家老少后,罗隐再次赶往湖南任职,而几千里的路程,逆水而上,在那个只有舟车或是安步当车的年代,他到得潭州时就是第二年的仲夏了。而疲于奔命的罗隐这才得讯,于環因为受到弟弟于琮的牵连而被贬袁州刺史,他的衡阳主薄一职已落旁人。endprint

  继任潭州刺史、湖南团练观察使的是王凝。困于潭州的罗隐只好转而给湖南观察使王凝写了《投湖南王大夫启》,倾訴自己“某族惟单贱,品在下中”“十年恸哭于秦庭,八举摧风于宋野,近者以调甘轸虑,负米撄心”的坎坷艰辛,表达“犹縻禄食,远救朝昏”的期冀。400字的信,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谦卑与辛酸,从前的耿介与愤激之气,都被生计所磨灭了。王凝在湖南观察使任上也只一年多,罗隐的求职最后也没有结果,失意的他只好落寞地打道回府。

  罗隐在应举之初、来潭州投奔于環之前即有诗名,不仅得到过丞相令狐绹、李蔚的赏识,而且在朝廷内外也有相当的影响,但这一切都无法给已是人到中年的罗隐一个安身立命的位置,他好不容易“求”来的第一份工作也只有半年就被弄丢了。他的序文以及几封“求职信”,记录了这位祖籍长沙的江东才子,在湖南“受摁”落魄的经历。这段奔走无门的不堪的经历,对于罗隐以后的孤僻性情的加剧,归隐之心滋生,无疑是一个推手。

  三

  在《投湖南王大夫启》中,有“前使常侍,遽怜此志,遂以奏官,借俸入于衡阳,专表章于使府”一句,表明罗隐只是挂名衡阳领取俸禄,在潭州为观察使起草文书,也许是有名无实的衡阳县主薄。因此有人怀疑罗隐是居长沙,可能没到过衡阳,但是,纵览《全唐诗》罗隐诗文,其中除了泛指湖湘之地的“敢忘湘江之色”、“湘浦离来想数旬”的诗文外,有一些可以直接标示他在衡阳的行踪。

  唐朝时代,湖南在帝都长安朝廷与士子的眼里,仍然是偏远卑湿之地,自屈原贾谊之后,流贬官宦不断南下或是途径。仅唐代在罗隐之前,就有王昌龄、李白、杜甫、刘禹锡、韩愈、柳宗元在湖湘大地彷徨流离,留下许多诗文。罗隐此番奔赴湖南,心情自然与前行的文人不同,十分复杂,是既心怀憧憬又是锐气尽消的,他也留下一些诗文,与他此间的复杂心情契合。

  罗隐的《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此诗标题即标明他是去过衡阳的:“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耒阳自唐武德四年(621)隶属衡州,据《耒阳县志》载,唐时耒阳县北大陂市,一年发大水,耒水河中漂来一根长得像人形的木头,僧人打捞上岸安置到螯口寺内,并将其题作“木居士”,有祭拜的人觉得非常灵验,口口相传,于是祈福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在罗隐之前,唐代贞元末年(803),韩愈因论事而遭权臣谗害,被贬阳山,经过耒阳时就见到这块朽木头引起众人竞相朝拜,感到非常可笑,于是作了《题木居士》诗两首在螯口寺内:“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在韩愈之后60余年,诗人罗隐再途径耒阳,也写下这首《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七律。其实,汉代五岭山区就有所谓“枫人”的杂鬼,因为枫树老了生瘿,像人形,被本地巫师取作偶像,借以骗百姓,耒阳的“木居士”大概也是同类木魅,只不过是山间一株老朽树木,在遭“火透”“波穿” ,即雷殛、雨打、水淹之后,伤痕累累,被扭曲成韩愈笔下的“根如头面干如身”扭曲的形状,再被迷信的人加以神化,供上神龛,就变成神奇的“木居士”了。罗隐与韩愈的诗一样,都是讥讽朽木被神话的无知:“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此时,罗隐的诗一样显示他的讥讽特色,因此被《唐才子传》记录在案:“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在衡州耒阳,罗隐还留下《经耒阳杜工部墓》一诗:“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萧骚。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騄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屈原宋玉邻君处,几驾青螭缓郁陶。”

  罗隐有不少诗题“湘南”“郴江”,这些地名都属湘南。“晴江春暖兰蕙薰,凫鹥苒苒鸥著群。洛阳贾谊自无命,少陵杜甫兼有文。空阔远帆遮落日,苍茫野树碍归云。松醪酒好昭潭静,闲过中流一吊君。”在《湘南春日怀古》中,罗隐念及贾谊在长沙为太傅时的松醪酒,杜甫逃难湘江时留下的诗文。“不是逢清世,何由见皂囊。事虽危虎尾,名胜泊鹓行。毒雾郴江阔,愁云楚驿长。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沉湘。”《郴江迁客》里,在雾锁郴江、云笼楚驿的驿路上,罗隐怀想迁客的愁苦、驿路的艰难漫长。

  罗隐停驻潭州的足痕,与辗转投书求职的心路历程,只能在他与潭州相关的诗句中去寻觅与阅读。《春中湘中题岳麓寺僧舍》:“蟾宫虎穴两皆休,来凭危栏送远愁。多事林莺还谩语,薄情边雁不回头。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阔深知世界浮。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 盛唐时期长沙地区寺院林立,钟鼓交鸣,香火旺盛,在罗隐来湖南任职前,岳麓山的麓山寺与道林寺就常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被吟咏,罗隐笔下的岳麓寺僧舍,已是危栏远愁。“吴公台下别经秋,破虏城边暂驻留。一笑有情堪解梦,数年无故不同游。云牵楚思横鱼艇,柳送乡心入酒楼。且酌松醪依旧醉,谁能相见向春愁。”《湘中见进士乔诩》诗中是湘江边鱼艇上,与数年不见的故友畅饮贾太傅的松醪酒,一醉方休解春愁。“丹桂无心彼此谙,二年疏懒共江潭。愁知酒醆终难舍,老觉人情转不堪。云外鸳鸯非故旧,眼前胶漆似烟岚。劳歌一曲霜风暮,击折湘妃白玉簪。”《湘中赠范郧》作于丹桂飘香时,借酒别友,霜风吹折湘妃竹。

  “洞庭”“苍梧”“湘妃庙”“湘浦”“楚水”等,这些湘地之名,在罗隐的诗中还有不少。“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轻涟任去留。世界高谈今已得,宦途清贵旧曾游。手中彩笔夸题凤,天上泥封奖狎鸥。”(《秋晓寄友人》)“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浮云》)“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湘妃庙》)“楚水悠悠浸楚亭,楚南天地两无情。忍交孙武重泉下,不见时人说用兵。”(《题杜甫集》)endprint

  罗隐十余年间长安赶考,数次往返杭州长安间,就數次在洞庭湖间穿行。《早春巴陵道中》是记载芦笋初出、杨柳依依初春过岳阳的景色:“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波泛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衡阳主薄这段经历,在罗隐的为官经历中很让他铭记,心绪复杂,感恩与悲愤纠结在一起。他落魄无奈离开潭州后,有不少诗文提及那短暂而耿耿于怀的湖湘之行。《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中说:“旅榜前年过洞庭,曾提刀笔事甘宁。玳筵离隔将军幕,朱履频窥处士星。恩重匣中孤剑在,梦馀江畔数峰青。金貂见服嘉宾散,回首昭丘一涕零。”还有《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万里分飞休掩袂,两旬相见且开颜。君依宰相貂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十年八次落第,人到中年的失意才子,从38岁到55岁的壮年间便宦游隐居,罗隐初为衡阳县主薄,后隐居池州,再失意淮润。直到55岁之时,不得不归江东依附钱镠,历任钱塘县令、镇海军节度掌书记、节度判官等,77岁卒于给事中任。钱鏐被朝廷授节度使之职,罗隐在钱鏐那里做过钱塘令,掌书记,后来升为节度判官。有了钱鏐的器重,罗隐对钱鏐也时常进谏,有时是用他的诗规劝。朱温建立后梁,也久闻罗隐盛名,用右谏议大夫的官职召他去,被罗隐回绝。同时他还建议钱鏐讨伐后梁,灭掉叛逆唐朝的朱温。钱鏐以为罗隐被唐朝长期压制,会怨恨唐朝,这时见他并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道义为重,对他的人品很是钦佩,虽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北伐,但对罗隐更器重了。

  罗隐一生作品很多,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甲乙集》《外集》《启事》等,并行于世。罗隐的诗很有境界,对人生的认识也很深刻。罗隐有才,但他初期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狂妄了,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像天下除他之外再无有才之人,但失意使他的诗才朝着另一个讽刺的方向有了大发展。有人说,假如罗隐当时稍微收敛一些,恐怕会有更大的作为。历史和人生都无法假设,如果假设成立,那个有才气有傲气的立体丰富的罗隐就不会出现了。

  厘清了这位江东才子的凄惶失意人生履历,才能明了他的《自遣》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是对他和当时一些有才华而不能报国的志士的无奈心理描述。罗隐的诸多诗句,诸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筹笔驿》),等等,将思想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诗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