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主持人语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与评论 热度: 18151
当今天的文化研究者、艺术批评者将目光投向影视创作领域,会惊讶于资本力量在这一领域构画的新的帝国版图。故事“生产”,IP“孵化”,内容“运作”,这些经济学、管理学词汇携带着商业文化的基因,以病毒繁殖的速度渗入到影视创作行业中,市场占有率、投入产出比作为商业生产的量化标准,如今也平移到影视创作领域成为标杆。词语的更新换代,意味着新的生产逻辑和行业规范的建立,在这一新的影视文化生态中,影视作品中最为核心的故事创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故事不是IP,故事意味着对人类经验的摹写,意味着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意味着对诸多存在形式的寻找与把握,而这些,永远无法成为生产链条中的零部件,或者账本上的数字。当两种逻辑相遇的时候,如何兼容共生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编剧作为故事的创作者和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身份的撕裂带来的是创作的焦虑,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对于创作的重新审视与反思。

  因此,本期“新文艺群体”研究,聚焦编剧与剧本写作,探讨在影视文化领域,资本整合与故事创作的博弈和斗争。在访谈中,编剧宋方金以业内人的身份犀利透彻地揭示当前资本介入影视创作之后产生的种种行业乱象,指出资本对社会整体的文化审美的深刻影响,并从对故事的理解切入,阐述创作者自身对故事创作的坚持乃至信仰。由张平、宋文静写作的评论文章,嘗试以文本分析这一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剧本作品的分析,从结构、场景、行动、冲突等形式入手把握当代剧本故事的思想架构与艺术理念。当然,这种方式对于多重语境下的故事创作进行阐释的有效性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当代研究者依然需要探索和引入更为多元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对当下的剧本创作进行梳理和把握。

  本期的三篇文章,或许应当视为一次尝试和发问:在日益复杂的文化环境之下,故事的写作应该走向何种路径,当文本不再仅仅是文本,研究者又应当怎样依据研究对象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批评视角和批评策略,实现对创作、文化的有效介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