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讲座类”文化节目。它们以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为主要选材,以启蒙、科普为核心诉求,带动了民间重读国学经典的热潮,并成就了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学术明星。至今,《百家讲坛》仍在不断创新与改版,但关注度和话题度已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引进、模仿海外综艺模式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尽管偶有叫好又叫座的成功范例,但整体上存在快餐化、同质化、肤浅化的倾向,使电视文化的大环境趋于喧嚣浮躁、急功近利。
其次,自2014年初以来,顺应着国家文化政策的引导,各级广电机构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电视节目形态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具有文化品位和本土特色的原创节目模式。相较于《百家讲坛》简约却略显单调的呈现形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灯谜大会》《中华好故事》《中华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画面更为绚丽多彩,唯美典雅的舞台设计、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很容易将观众带入传统文化的意境中。此外,这些节目吸纳了竞技类真人秀元素,融文化性、益智性、趣味性于一炉,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传播效果。
再次,近期火爆于電视荧屏、社交媒体的《见字如面》和《朗读者》实现了文化节目由“竞技型”到“情感型”的转向。传播媒介的嬗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与情感结构,随着数字化、碎片化的通信和阅读成为新常态,字里行间的绵长余韵、见字如晤的脉脉温情成为了时代的稀缺品。《见字如面》《朗读者》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节目通过读信、读书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意蕴之美,并细腻、生动地捕捉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故事。沉静内敛、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兼具知性与智性,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从“讲座型”节目的学者启蒙,到“竞技型”节目的全民参与,再到“情感型”节目的讲述与对话,文化类节目一直在寻找内容、形式和诉求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值得肯定的是,以上很多节目都堪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标杆作品,履行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大众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使命。尽管目前的文化节目创作已渐入佳境,但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比如,文化类节目在本土化探索之路上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和教训;文化节目的主导类型在近二十年间经历“三变”,该如何做出学理解读;文化类节目该如何推陈出新,以应对观众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特策划此专题加以讨论,以期为业界和学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文化研究所所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