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水那边
舒建勋
在辉煌的中国革命史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无疑是光彩的一页。当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从闽西向长沙进军时,在他的不朽名篇《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用“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来高度赞扬这里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和昂扬斗志。
“赣水那边”指的是三省交汇处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年这里的工农武装轰轰烈烈,革命斗争如火如荼。诗词中的“黄公略”是一位著名红军将领,和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获得赠诗赞颂的少数将领还有一位彭德怀,一句“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让危难之际将军征袍未解的神勇风采和威武形象跃然纸上。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建立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因为它始终位居斗争全局的中心地带,处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长沙、武汉、南昌之间,是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这里直接领导和指挥湘鄂赣边区30多个县,包括我省境内的修水、万载、铜鼓、宜丰、奉新以及武宁、袁州、靖安、上高、高安等县市共计40余万军民进行武装割据,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毛泽东在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中多次提及并盛赞赣西北这场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红军主力转往井冈山后,地方武装在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攻下遭受严重损失,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然而在这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根据地军民独当一面,坚持十年,竭尽砥柱,赢得了十年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我看到的资料介绍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坚持革命最久的根据地,是中央苏区创建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战略侧翼。
在革命危难关头,修水县的上衫、万载县的仙源(当年称小源)和铜鼓县的幽居曾经先后成为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所在地,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那里留下了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弥足珍贵的足迹,留下了许多苏区人民感人至深的故事。
当年根据地普遍建立起工农武装,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此组建的赤卫队和游击队,后来成为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前身和骨干,在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十六师成为新四军的一支劲旅,主力红军参加长征时,其中有许多都是来自湘鄂赣根据地的子弟兵。根据地的农民运动以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等“五抗”为中心,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尤其是动员群众积极送子参军参战,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场面热烈感人。那流传当地且一直传唱至今的《十送郎》《送儿当红军》等民间小曲,表达人们参军支前时的情感波澜形象生动,脍炙人口,令人动容。时至今日,人们听到这叙事抒情的曲调声,眼前仿佛就会出现那一幕古典而又凄婉的送行场面—大路旁,驿桥边,或斜晖脉脉,垂柳依依; 或烟雨蒙蒙,芳草萋萋,送行人除了那些说了一遍又一遍的话语,没有缠绵惆怅,没有像文人墨客那样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远行人一个义无反顾的华丽转身,给人们留下了一部豪迈与洒脱,青春与热血谱就的英勇乐章。然而战争是无情的,许多赤卫队员在战场上与红军战士一道并肩作战,英勇献身。资料介绍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的修水、万载、铜鼓等县,在册革命烈士分别都在万人以上,还有许多是无名英雄。仅万载株木桥一战就有500多名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光荣牺牲,株木桥战役是土地革命时期发生在万载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历时三天,最后红军取得了胜利。以此为标志,国民党在湘鄂赣边区的第四次“围剿”以失败而告终。今天来到青山绿水环绕的株木桥凭吊先烈,尽管历史硝烟已经退去,依然给人以震撼。长眠于这块红土地上的先烈们在艰难困苦中忠贞不渝,始终坚持革命的理想信念。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地的同志告诉我们,当年将这些英烈迁葬一处时,一些烈士的遗骸身上还残留着包扎伤口的绷带,有的保持着最后与敌人拼死扭打搏斗的姿势,有的身躯已经没有了头颅,可见当时战斗之惨烈。缅怀先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万载还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说的是时任湘鄂赣苏区创建初期的平江县委宣传部长、县暴动委员会主任罗纳川不幸被捕杀害。临刑前,他的妻子李更手提竹篮探监。生离死别之际,夫妻俩隔着一道铁栅栏诀别,情深意切,悲痛欲绝。罗纳川叮嘱妻子李更在他死后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穷人终有一天翻身做主人。叮嘱她教育孩子长大了要像他父亲一样继续革命,鼓励妻子要积极寻找党组织,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后来人们将罗纳川烈士和妻子李更狱中相会、生离死别的故事搬上了根据地的舞台。通俗易懂的剧情,声情并茂的演出,使许多观众潸然泪下,群情激昂,收到了良好的宣传鼓动效果。
红军长征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战争环境异常艰苦,极端残酷。革命低潮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历任的五位省委书记有四位先后英勇牺牲。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也一度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在与敌孤军作战的情况下,这里的工农武装并没有停止革命活动,他们仍然高举红旗,坚持斗争,顽强地坚持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完全失去了与党中央联系,无法得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根据地党组织凭着坚强的党性和信念顽强坚持战斗,先后九次派出革命同志寻找组织,寻找党中央。对此,毛泽东同志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说:“湘鄂赣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在同中央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为革命保卫了苏区,保存了力量。” 正是根据地的党组织有了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才有了湘鄂赣红旗十年不倒的历史地位。
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一旦形成,就会像沙漠中旅人的水源,夜行人前方的明灯,心中不落的太阳那样,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无不是在崇高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1910年毛泽东同志立志走出韶山冲求学前夕留下了一首《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表明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最终成为一代伟人。理想信念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更是人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在异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惜流血牺牲,做到红旗不倒, 先烈们为的就是崇高理想,靠的就是坚定信念。尽管他们都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一定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其中讲的就是做人做事的信念,信念能让人积极向上,让人快乐生活,让人赢得掌声并最终伴随事业走向辉煌。因为只有信念坚定,世间才会创造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奇迹!人生才会拥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年赣水那边的先烈们凭着理想信念为中国革命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座历史丰碑。敬仰之余,我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只要像先烈们那样坚持信念,坚定信心,坚忍不拔,也一定会赢得人生的精彩,也一定会拥有事业的辉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