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跨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进乌拉尔山区的入口、亚欧交界之城、乌拉尔的矿业重镇和诸圣堂之所在地,叶卡捷琳堡在俄罗斯的地位应该是不低的。但她也如典型的西伯利亚工业重镇一般,相比五彩缤纷的彼得堡、华灯璀璨的莫斯科、甚至是异域风情的喀山,仿佛被“钢铁洪流”的时代抹去了光泽。
初到这里时火车站正在整修,布满了脚手架、围栏和灰尘的场景使得我对叶卡捷琳堡的第一印象就是“灰蒙蒙”的。如果说伊尔库茨克的苏式建筑使这座城市多了几分时代的风韵的话,叶卡捷琳堡的工业就会让人感觉有些过分单调、压抑。就算有欧式的花园、喷泉和教堂点缀,浓浓的钢铁、机械气息还是会让我感觉有些咄咄逼人。


說到叶卡捷琳堡,就不得不提到当地的叶卡捷琳堡诸圣堂(xpaM-Ha-KpoB)。建筑外部金色穹顶如皇冠点亮了皓白的主建筑,前方的旋梯前的黑色十字架让整座建筑更显庄重。教堂内部华丽的穹顶、东正教的装饰和清静凝重的氛围提醒着人们这里俄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一次简短的游览,足以让人赞叹叶卡捷琳堡的这颗明珠。如果时间宽裕,更可以驱车前往离城市不远的亚欧交界,在界碑之处留念。
行走在城中心的大街广场上,能看到不少的欧式的喷泉、花园、教堂,其中不少让人十分赏心悦目。而百货公司前的人头攒动也让人在林立的苏式楼房间感到温暖。就算这座城市在西伯利亚中算是繁华之地,但英语普及率远不及俄国西部。中午在当地一家有名的乌兹别克餐馆就餐,也只能勉强用俄语沟通。
叶卡捷琳堡可能对习惯热闹的我们不尽如人意,但在贫瘠寒冷的西伯利亚边缘,这座城市也如雪中的炉火一样,也许是荒原中的归处,抑或是前往俄国富饶发达之地之前的温暖问候。寒风凛冽、饮马长河之地已经过去,而西边的俄国则如列宁街边一样灯火通明。
TIPS
历史文化
叶卡捷琳堡始建于1723年,以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乌拉尔和俄罗斯联邦重要工业、交通、贸易、科学、文化中心。
叶卡捷琳堡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处于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上,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较高,叶卡捷琳堡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
叶卡捷琳堡历来都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科教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军工业生产基地,亦为俄罗斯中央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在彼得大帝命令下,于1723年创建叶卡捷琳堡市。城市规划和设计人是瓦·尼·塔季谢夫和瓦伊德盖宁,塔季谢夫是当时第一位俄罗斯历史学家和著名地理学家,盖宁是俄罗斯18世纪著名冶金专家。为了纪念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德-盖宁建议以叶卡捷琳娜的名字命名该市。1998年,在庆祝叶卡捷琳堡成立275周年之际,在伊赛季河左岸的水塔旁边建立叶卡捷琳堡市奠基人纪念碑。
旅游美食
位于欧亚分界线的城市拥有两种面貌,而城市地表以下650英尺,一些被遗弃的盐矿干涸成超现实的旋涡般的彩色世界。
·欧亚交界线
因为受气流影响,乌拉尔山脉两侧动植物差异明显,因此以乌拉尔山为界划分欧亚大陆,站在尖形金属塔的界碑前,脚踏欧亚两大洲的独特感觉,只有前往才能体验了。
·历史博物馆
当地有着约50座博物馆,其中的宝石加工和珠宝首饰历史博物馆、叶卡捷琳堡历史博物馆、乌拉尔地质博物馆、石头博物馆等都有着丰富的馆藏品,前往参观请先查询各馆开放时间。
叶卡捷琳堡国家马戏团
工业重镇叶卡捷琳堡同时也富有文化艺术气息,除了各种剧院外,坐落于风景如画的伊谢季河岸的马戏团也久负盛名,建造时被认为是欧洲设施最好的,构造最复杂的建筑,内部装饰使用了乌拉尔宝石。
1905广场
镀金尖顶的市政府大楼和列宁纪念碑坐落在此,政府大楼楼顶有16个神似北欧女神的劳动英雄雕像,同时别具现代化特色。附近还有古老的街道维拉大街,从19世纪慢慢聚集起来很多小店和地窖,奠定了它的商贸地位。
黑面包
俄罗斯有谚语“面包滋养身体,书本增长智慧。”面包是俄国重要的主食,礼宾传统喜欢奉上面包与盐欢迎客人,俄罗斯人也习惯吃汤的时候搭配面包,作为主食的传统黑面包口感有点酸,和面发酵就用了近两天时间,富含营养又易于消化。黑面包和白面包都有各式各样的种类,其中传统的克拉斯诺谢利斯基面包是必须推荐一试的。
体育场
叶卡捷琳堡体育场从2006年开始改建,为了2018年世界杯比赛的需要,叶卡捷琳堡体育场安装了视频监视系统、电视转播系统和球场安全系统等。改建完成后观众席设置了可快速移动的座席和特别设置的限制性的座席。世界杯期间叶卡捷琳堡体育场全面翻新,可容纳35696名观众并且为世界杯再次专门修了一个地铁站。当地绿化和城市新中心搬迁工作已告一段落,届时这里会成为叶卡捷琳堡新的城市中心。
交通出行
北京有少量航班可直飞当地科利佐沃机场,只需6小时20分,票价约3000元,上海广州需中转。坐火车可从莫斯科喀山火车站抵达叶卡捷琳堡火车站,行程约3小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