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别人向往的杭州佛教圣地,如灵隐寺、飞来峰、烟霞洞等等,都是世人倾慕已久,游览必去之地;可偏也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去过N次,写过若干篇,今天腻得无法再生灵感的地方。
这次写浙东佛教旅游线上的杭州,这么熟悉的地方,我却才思枯竭,摇笔无力,我的手傻傻摆在键盘上,脑子绞得干巴巴的发木……
花坞!当郁达夫写的散文《花坞》,跃入眼帘间,那熟悉且亲切的地名,竟让我荷尔蒙骤升。有关佛的记忆碎片,花坞的青山绿水,父母亲的浓浓乡音,向我款款走来……
我在郁达夫先生曾住过的杭州松木场,生活了30多年,他文章中的云栖、九溪十八涧现称呼依然,北高峰的灵隐寺、华光庙现也仍然香火鼎盛;可当年的风木庵、花坞却许久听不到人叫了。
特别是“花坞”。
一见到“花坞”两字,我耳边就响起父亲浓重的带着绍兴腔调的声音:“去花坞—— 到花坞去走走。”记得小时候,每逢节假日,父亲号令一下,兄妹们雀跃相告“花坞哦、明天去花坞哦……”在孩子们的期待下,前晚母亲便亲自下厨,煮好我们垂涎已久的豌豆火腿糯米饭。晨起,一家人便隐没在花坞的竹林古寺间,父母任我们四处撒野;中午,随意找一处庵堂或溪边凉亭,要杯热腾腾的龙井茶和几碗桂花藕粉,就着仍然软软香香的糯米饭,饕餮美享山涧野风……
这一切,如今都随着“花坞”的消失,定格在我遥远记忆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