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新民晚报》
一次性吃盐过量会让身体存水,从而产生胀气。因此要尽量避免高盐食品,如包装食品、油炸食品。取而代之,要多食用新鲜蔬菜和全麦食品。
——2016年12月15日《99养生网》
山药的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吃多少都不会发胖。
——2016年12月10日《中华网》
午睡过后,肠胃的吸收能力达到了最佳,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喝一些果汁或吃两个左右的新鲜水果,就能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2016年12月13日《39健康网》
冬季可适当吃点生姜,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生姜还有抗氧化作用,临床上常将生姜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辅助治疗。
——2016年12月19日《中国三农网》
立冬进补的要诀:要做好“引补”,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食物。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
——2016年12月14日《南方网》
冬季养生要特别注意温补肾阳,多吃些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食品,多食含多种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以防皮肤干燥,并可滋润脏器,增进食欲,驱寒保暖。
——2016年12月19日《凤凰网》
如果选择以药养肺,可以选择一些生津润肺的中药。西洋参、太子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杏仁、天花粉、芦根、白木耳、黑木耳、龟板、鳖甲、地黄等都是滋养肺阴的药物。但服用时应谨遵医嘱,对症下药。
——2016年12月27日《南方日报》
对于喉咙不适、说话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2016年12月15日《南报网》
冬季饮食忌黏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喝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
——2016年12月19日《呼和浩特晚报》
早上的几款养生粥:放红枣皮肤好,添白莲不失眠,腰酸肾气虚放板栗,心虚气不足加桂圆,头昏多汗加薏仁,加百合润肺又止咳,绿豆消暑解热,核桃仁乌发又补肾,荷叶降血压,山楂健脾助消化,梦多又健忘加蛋黄等。
——2016年12月13日《搜狐体育》
龙眼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是我们的身体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因此,对于贫血的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吃龙眼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安神、治疗失眠等。
——2016年12月13日《新华网》
喝“养生茶”要因人而异,血脂高、血管堵塞的人,可以选择活血化瘀的山楂茶;心气弱、容易心慌的人,可以试试养心的桂圆茶;容易感冒、过敏的人,喝灵芝茶可增强免疫力。
——2016年12月9日《西宁晚报》
不同颜色的蔬果各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菜的色彩愈浓烈,所蕴含营养成分就愈高,应五颜六色、均衡摄取。 ——2016年12月9日《鲁网》
冬季皮肤干,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很好的护肤养颜的效果。而且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功能。
——2016年12月7日《东方网》
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感冒不宜喝苦丁茶;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饮;苹果可降血压,降脂肪含量,保护前列腺,预防肺癌。
——2016年12月8日《华股财经》
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因此,进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待一两个小时后再刷牙。
——2016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
泡脚首选是木桶,建议每天将40-43摄氏度的水倒入木桶中,达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效果。
——2016年12月14日《中国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