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美国迎来了繁荣,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胡佛总统竞选时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但这一繁荣的背后问题重重,农业一直没有从战后的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此外,所谓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这十年内,新机器的应用把大批工人排挤掉了。例如,在1920年至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业工人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服务行业,工人增加最多,其中毫无疑问也包括了许多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资略有提高的统计数字,并没有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由于工农群众是基本消费者,这两类人遇到经济困难时对消费品市场一定会有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20年代广告的扩大和分期付款赊销的增加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分期付款赊销竭力膨胀消费品市场。1924年至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毋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然而分期付款销售办法的推广使用,也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不增加贷款,消费品市场就不可能容纳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而且,从经济观点来看,这种销贷方式本身孕育着某种危险性:只要削减消费信贷即分期付款赊销,消费者的购置就很可能减少。1929年就发生了这种情况。
20年代工业生产之所以能扩大,是由于对新工厂、新设备的巨额投资。这项投资使建筑业、机床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等有关部门雇用了大批工人。因此,资本支出或投资一减少,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就会大批失业。
在贫富分化的社会,消费不足是必然的。
到1929年,消费品市场容纳不了增产的商品,也就不再需要扩充厂房和设备了。例如,据估计,1929年美国整个工业的开工率只达到80%。在这些条件下,无怪乎投资额(用1958年美元计算)从1929年的404亿美元降为1930年的274亿美元,进而减少到1932年的47亿美元了。投资的缩减则导致了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这个问题因住房建筑的减少而更加严重起来。住房建造在1925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就江河日下了。1929年动工兴建的住房只有50万幢(1925年约有100万幢)。1927年以后,汽车工业也急剧衰落。
资本家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将这海量财富投入到再生产中去,又导致了生产的绝对过剩,堆积如山的货物无人消费。由于美国历来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不协调财富分配,也不对弱势群体予以保障,结果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底层民众无力消费,产品卖不出去,资本投资于实体经济无法得到回报,握有巨额资本的资本家们心急火燎地为资本寻找出路。
而在对外资本输出上,美国最重要的资本输出市场欧洲又被堵死。欧洲各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创,经济疲软,又欠了美国一屁股战争债。此外,美国对欧洲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这更使得欧洲所欠的债务超过了他们的偿还能力。为了偿还美国的债务,欧洲黄金储备几近耗尽。在这种情况下,将资本输出到欧洲的风险极高,基本上等同于自杀,美国国内资本遂停止外流,只能在国内寻觅出路。
对投资人而言,将这些资本投放在实体经济中的回报有限,对外投资风险又高,于是大量资本涌入股票市场。在媒体的花言巧语之下,人人均感到购买股票是发财致富的捷径,不但大资本家进行投资,一般中等收入者和工人阶层也疯狂购买股票。到1929年的股票高峰期间,一些股票甚至以几十倍的高价出售。纽约证券交易所全部证券的市场价格,从1925年的270亿美元激增至1929年10月1日的870亿美元。
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在1929年到来,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大利亚,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
萧条的导火索是英格兰银行为停止英国黄金外流和保护英镑地位,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撤出数亿美元,导致美国股票市场一度跳水。在短暂的稳定之后,10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抛售现象,初期大投机商还比较谨慎,持仓观望。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市的突然暴跌事件)。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1929年10月29日这天是星期二,这天的纽约股市暴跌达到极点,因此有人用“黑色星期二”来指这次事件。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巿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对此险情,当时的胡佛总统却仍持观望态度。10月25日胡佛发表讲话,称美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健全与繁荣基础之上的。就在胡佛讲话之后几天,大量股票开始被不计价格地疯狂抛售,并由此开始了持续多年的经济萧条。此后整整三年之内,美国股票虽有间歇性的微幅回涨,但总体保持下跌趋势。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跌到最低点时,有740亿美元被蒸发掉,这大约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战争费用的三倍。
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作“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作“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着的报纸也被叫作“胡佛毯”;而街头上的卖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大萧条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大萧条期间约有200万至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在美国各城巿,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
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几十万儿童失学。卫生局没有了经费,街上到处是垃圾。掌管钱的财政部竟也没有了现金,导致联邦政府工作人员领不到工资。多个城市的饥饿民众涌入食品店,将食物一抢而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穷到连邮递书稿的邮票也没有,舞蹈明星萨利·兰德靠跳脱衣舞维持生计。当记者问她为何要跳这种舞时,她说:“我不脱裤子,就挣不到钱啊。”往昔衣冠楚楚、被视为翘楚的律师们也开始蹲在街头兜售杂志、便宜领带,一些脑子灵活的律师干脆换上一套破衣服,在市区的某一个角落向行人行乞。
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些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有1500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可是哪里都没有工作做。《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20世纪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1931年春,一位非洲喀麦隆的土著居民,出于怜悯之心,竟然给纽约汇了3.77美元,以救济那些“挨饿的人”。美国人疯狂地想找到工作,仅仅纽约的一个职业介绍所就收到了十余万份就业申请书,申请去曾被美国人视作地狱的苏联工作。成群结队的各国侨民登上轮船,离开往昔被视作天上之城的美国,自由女神像高举着火炬忧伤地看着他们离去。
穷人为了省钱度日想出的种种妙法,说来真了不起。男人的剃须刀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动手卷纸烟,要不就抽“翅膀”牌(美国一种廉价香烟);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换钱,一个两美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夜的面包;妇女们把旧被单剪开再把两边缝接起来,这样就把中间磨损的地方移到两边去了;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这样在邻居太太面前就不显得寒碜了——其实邻居手头一样紧,恐怕采取的办法也是一样;许多人家把收到的祝贺圣诞的卡片保存起来,明年好改寄给别的朋友。
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民们,生活极其惨淡。由于农产品价格惨跌,大量农场主破产。千百万人只能像牲畜那样生活,才能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家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羹剩菜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个寡妇在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
经历了大萧条的人们思想发生了转变。工人从20年代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发动了富有战斗性的罢工。自由主义者被苏联的繁荣吸引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保守主义者由于惧怕布尔什维克主义,日益转向法西斯主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