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老人与公共汽车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外书摘 热度: 15357
李更

  最近经常坐公共汽车,觉得非常舒服、划算,两元钱,从头到尾,最有社会主义好的感觉,比如武汉的810路,双层巴士,从欢乐谷到光谷、江夏的经济开发区,经过华侨城、东湖、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湖北日报、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社会科学院、毛主席武汉居住地、湖北医学院、水果湖、楚河汉街、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委、武汉电子一条街、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工业大学、中南软件园,等等,可以说是武汉最繁华的路段,两个小时,外地人想了解武汉现状,只要花两元钱,就可以开始观光了。

  以前乘武汉公共汽车,只要有武汉记忆的人都知道那简直是一种折磨,别说老弱病残孕,就是全副武装的警察、运动健将,不做好充分准备,恐怕也不容易上去,人多车少啊。武汉的公共汽车还有一绝活,就是飙车,经常看到两台大巴狂飙突进,甚至三台、四台大巴一起比赛,各不相让,居然还不会相撞。

  现在的武汉公共汽车,我觉得可以作为武汉少有的正能量代表了,以前觉得香港、澳门的公共汽车宽大、崭新、舒适,今天的武汉大巴也是这样了。关键是路线多,价格便宜,还有不少路车票价才一元钱,如果是刷卡,八角钱,像782路、16路,还是我经常坐的路线。

  但是现在的公共汽车,似乎更多时候是让人想到老人的问题。

  这不,保定又出现老人因为没有找到座位而发生的纠纷。几个妇女和老人因上车后几名大学生没有给自己让座而感到气愤,而对此无动于衷的公交司机更是激怒了他们,便随即下车挡在车前,表示“就这么耗着,今天谁也别想走”。居然一堵就是两个小时。

  老人应该有的是时间,不知道大学生怎么也有那么多时间,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根本不用怎么学习,从大一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到处找工作,不说道德教育,就是正常的基础功课也不怎么上的。

  赵元任好像说过,你看到大街上的标语提倡什么,就表明中国人现在缺乏什么。过了近百年,我认为这话还是没有过时。不知道说中国是文明大国的根据何在,只知道中国礼貌之类的基本常识掌握的人并不多。

  这且按下不表,单说一下老人坐公共汽车的事情本身。本来,在许多城市,为了照顾老年人,也是体现改革开放的福利,到了退休年纪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但是有关部门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许多老年人,在他们的青壮年时期,恰好经历的就是“三反五反”运动、反右、“文化大革命”,所以极其缺乏对社会的基本责任,自私与排他,成为不少老年人的一种个性。

  通常,各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上下班的交通高峰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我发现很多老年人不以为苦,好像还以此为乐,越是艰险越向前,出门访亲问友甚至遛弯锻炼,也选择上下班时间。一些老人甚至把乘坐公共汽车当作每天的运动项目,一路检查城市各种各样的情况,评头论足,不亦乐乎。

  那天遭遇一个老头,坚持要为同行的亲朋好友刷卡,司机提醒,爱心卡不能他用,老人生气了:凭什么前面的人可以刷卡我就不行?你是歧视我们老同志!一下就上纲上线了。司机还有耐心,说前面刷卡的是自己买单,你是政府买单,不同的。但是老头不听,说,我的卡里面还有七百次坐车指标,一年都用不完。就这样折腾了好半天,以至于乘客哄闹。

  网络上专门有老年人乘车的段子,其中一段,一个老太太上了车,乘客开始让位,她说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爱护,把她的孙子安排就座;乘客又让位,她又说,老年人当然应该照顾,于是安排老伴就座;接着乘客让位,她说青年人上班辛苦,必须休息一下,于是她的儿子就座;乘客再让位,她说妇女是政府特别保护的对象,于是她的媳妇就座;然后,她叫一个大学生起来,她才就座,这样,她一家都有了位子。

  最近,网络上传播一个老头,因为年轻人没有给他让位,他气愤得连续打对方的耳光,结果造成自己心脏病发,当场死亡。这应该是标准的过劳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