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检验各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试金石”。在这场危机中,一些经济体未能经受考验成为首批浮出水面的“裸泳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例当属面临“国家破产”边缘的冰岛。
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受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危机冲击,冰岛正面临着全国性破产的风险。10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向冰岛提供21亿美元的贷款支持,以帮助冰岛度过难关。11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了对冰岛的贷款计划。冰岛成为30年来第一个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的西方国家。冰岛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直到2008年第二季度,如果从总体的统计数据看,冰岛这个人口仅有31.3万的北欧岛国,依然风光无限好,很难想象运行良好的整个国家会在一夜之间濒临破产境地。
2007年,冰岛GDP达202亿美元,超过我国海南省GDP规模;2000至2007年,冰岛GDP年均增长率达4.4%,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爱尔兰。2008年上半年GDP增长高达4.1%,与众多发达国家的衰退形成鲜明对比。2007年,冰岛人均GDP达到64548美元,在全球位列第四,仅次于卢森堡、挪威和卡塔尔;联合国将冰岛列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国家;2008年世界经济论坛按国家竞争力排名冰岛被列为第20位。
冰岛金融危机的起因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8年以来波及世界各国,美欧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起火,各国政府疲于应付。冰岛经济在繁荣的表面之下,实则积弊很深,金融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较为脆弱。危机浪潮袭来,冰岛作为“裸泳者”浮出水面。
冰岛经济发展模式积弊已久
冰岛与欧洲许多国家(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大国除外)一样,走的是“小国、高福利、大金融”的发展模式。“小国”,意味着人口少,特别是存在老龄化问题;资源少,除渔业、铝矿和旅游等有限资源外,冰岛几乎无其他战略性资源。“高福利”,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意味着政府必须广开财路,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大金融”,在人力与自然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要占有更多的社会发展资源,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钱博钱”,大力发展金融业。
近十年来,冰岛政府认为靠资源拉动的经济增长过于缓慢,于是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冰岛“弃实业”而走上金融膨胀的发展道路,社会经济资源向扶植金融产业方向倾斜。特别是2005年到2007年,冰岛金融业发展迅猛,银行业向私人部门提供的信贷增长额占GDP比重在全球排名第一。2006年,金融、地产及与之相关的建筑业在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在GDP占比高达37%;与此同时,渔业这一传统主导实体产业却持续萎缩,在GDP中占比从1996年的13.8%下降到6.6%。
冰岛发展模式的基本要义是:利用高利率、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然后投向高收益的金融项目,进而在全球资本流动增值链中获利。这种依赖国际信贷市场的高杠杆式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最近七年来冰岛GDP的高速增长就是金融业大发展的拉动效果。但是,一旦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货币市场融资停滞,由金融机构高负债形成的支付危机就会形成整个国家对外债务困难,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同时爆发。事实上,冰岛更像一只私募基金,这使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成为最脆弱的国家。
冰岛银行业过度膨胀,资金来源结构流动性风险高
冰岛的金融业发展集中在银行业。2007年年末,冰岛三大银行资产规模高达1808亿美元,接近GDP规模的9倍,该比例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卢森堡的15倍。最近几年,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冰岛银行业主要通过并购手段,实施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到2007年,冰岛三大银行有41%的资产分布于海外,58%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其中,对国外发放的贷款有43%在北欧七国、27%在英国,其余30%分布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冰岛银行机构成为该国股票市场的主要上市公司,80%的股份由外国投资者持有。
在银行业总资产过度膨胀的同时,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显著不合理。在2006年,冰岛银行业通过发债和同业借贷筹资占资金来源的比重高达60%,2007年这个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达50%。2006年冰岛银行业因资金来源高度集中化(银行存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不足30%)而备受诟病,于是在2007年大力吸收存款。但来源于本国的存款并不多(占22%),主要是外币存款,其中45%是来源于英国的英镑存款。
显然,冰岛银行业高度膨胀的发展模式,具有高杠杆、资金来源结构高度集中、资金运用长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其持续经营具有非常大的脆弱性。一旦金融市场陷入流动性紧缩,筹资渠道停滞,银行业便陷入流动性危机之中。这一情况不幸发生了。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引发欧洲金融市场高度紧缩,国外短期信贷市场关闭,冰岛银行业危机爆发。2008年9月下旬,冰岛第三大银行Glitnir由于流动性危机而不得不向冰岛中央银行提出短期贷款要求,但遭到了拒绝。29日,冰岛政府以6亿欧元收购了该行75%的股权,对其强制实施了国有化。
与诸多欧洲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所不同的是,冰岛银行业并未涉及任何美国次贷及相关债券损失,仅仅因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便坍塌于自身累积的畸形发展模式之中,银行业盈利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
冰岛货币具有高度脆弱性
冰岛是欧洲四个未加入欧盟的发达国家之一(其他三个为以色列、挪威和瑞士),其经济总量却比其他三国要小得多,GDP规模相当于以色列的10%、挪威或瑞士的4%。因此,冰岛货币(冰岛克朗)可谓全世界流通量最小、可自由兑换、实行浮动汇率的货币之一。2008年以来,冰岛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则使冰岛克朗成为高度脆弱的货币。
(1)高通货膨胀。近年来,冰岛通货膨胀形势较为严峻。2005至2007年分别为4.0%、6.8%和5.0%,高于通货膨胀目标2.2%。2008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粮价和油价齐涨。而且,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冰岛资金外流明显,冰岛克朗开始出现贬值趋势。上述因素很快引发冰岛通货膨胀节节高攀,到2008年9月,CPI已高达14%。
(2)经常项目赤字。长期以来,冰岛的海洋渔业作为冰岛的支柱产业之一,贡献了近60%的出口收入,因此冰岛的贸易账户在2002年以前尚能偶有盈余。但是,自从冰岛将主要资源倾斜到金融业发展以来,贸易赤字日益扩大,2006年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创25.4%的历史纪录,2007年有所收窄。但是,为应对通货膨胀,冰岛基准利率在2008年上半年提升至15.5%的历史新高,加上巨额的对外负债,收入项目出现大幅赤字,再度推动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创35%的历史新高。
(3)外债规模庞大。冰岛银行业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率短期债券,投资于国内高利率长期资产,按揭资产便是其中一种。2004年以来的经济好景,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度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冰岛家庭对外债务比重也随之大幅提高。2007年,冰岛总外债规模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约1000亿欧元),但是冰岛中央银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银行业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根本无力援救,只有宣布面临破产。
上述因素决定了冰岛货币的脆弱性,冰岛危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环境的恶化而到来。2008年9月下旬,冰岛第三大银行Glitnir由于流动性危机,不得不向冰岛中央银行提出短期贷款要求,但遭到了拒绝。29日,冰岛政府对其强制实施国有化之后,标准普尔调降冰岛外币债信评等一级至A-级;30日,惠誉调降冰岛长期外币评级,由A+级降至A-级。穆迪投资者服务将冰岛的Aal评级列入观察。受此影响,Glitnir银行股价当天在开盘后暴跌71%。
冰岛银行危机使本已开始贬值的冰岛克朗进一步暴跌。随后,冰岛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的短期融资也丧失殆尽,欧洲中央银行发出了催缴保证金的通知;由于债务降级,贷款合约也遭遇催付。2008年10月6日,冰岛宣布国家面临破产风险;10月7日,由于Landsbanki银行无力兑现承诺,冰岛政府对Landsbanki实施了国有化;10月8日,冰岛第一大银行Kaupthing也被实施了国有化。随后股市和汇率暴跌,冰岛陷入全面危机。
冰岛政府的应对措施
冰岛政府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事实上已经远远超越冰岛本身可持续发展的承受能力。这一失策本已经值得警惕,应当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使其走上更为平衡的发展道路。但冰岛政府在危机应对中惊慌失措,玩弄政治手段应对失策,加剧了危机发展的深度,这也是值得宏观管理者吸取的教训。
仓促对银行实施国有化。
在200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化之时,冰岛的银行财务表现尚可,冰岛中央银行并未及时警示风险,也未及时注入流动性。在冰岛第三大银行Glitnir陷入流动性危机而向冰岛中央银行求助之时,中央银行并未像国际社会那样开拓各类工具为金融市场注资,而是拒绝了银行的短期融资请求,依照惩罚条款对其仓促地实施了国有化,而不是对其进行接管。殊不知,冰岛的银行业对外负债累累,国有化行为损及国外投资者和存款者的利益,并导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迅速下调冰岛的债信评级。有评论认为,冰岛中央银行行长戴维·奥德森在2005年接管中央银行之前,曾担任了十三年的总理,此决定反映出他在政治和技术上的无能及对市场的无知。
玩弄政治手段,深化危机。
冰岛政府在应对危机举措中还损害了政府信誉,极大地影响了该国的稳定。其一是中央银行行长戴维·奥德森发表公开讲话,表示冰岛正面临全国性破产的风险,冰岛政府将向国内的商业和储蓄银行提供全额担保。他的话被解读为冰岛将不会偿付英国储户的存款,引发了英国的过激反应和报复行动。英国援引了反恐法案,查封了Landsbanki和Kaupthing两家银行在英国的资产。不当的言论使冰岛失去了潜在的危机救助盟友。其二是为稳定市场信心,冰岛总理在向俄罗斯求助的同时,宣布将得到俄罗斯50亿美元的贷款。而此时谈判还未开始,第二天便被普京的发言人否认了这一消息。原本旨在恢复市场信心的举措,反而适得其反,加剧了恐慌情绪。
冰岛政府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高估了中央银行的控制能力。
早在危机苗头显露之时,冰岛政府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未能及早寻求国际援助,也不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介入,延误了危机的及时处理。冰岛政府还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在冰岛克朗汇率暴跌后,2008年10月7日冰岛中央银行宣布采取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事实上,中央银行捉襟见肘的外汇储备和流动性资金对庞大的资金流动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钉住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市场交易的水平,市场越发不可控制,中央银行终于无力回天,这一举措第二天即遭弃用。直到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才正式称冰岛已经正式向该组织求助。此外,冰岛和俄罗斯两国官员已经在莫斯科就贷款事宜进行磋商。10月15日,冰岛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从15.5%下调到12%,但在通货膨胀高企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对金融稳定作用相当有限。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在10月24日有了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向冰岛提供21亿美元的两年期贷款,冰岛成为三十年来首个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西方国家。也正是在这一天,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2000名市民发起了要求总理和中央银行行长下台的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应对危机不力。10月28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冰岛须确保高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并确保对外资的吸引力,冰岛将基准利率从12%上调到18%。这一意外决定让此前的降息举措“大失颜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