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比较文学之“研究客体”界定的进步性——以佛克马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48772
张 倩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36)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百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它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独特的危机和焦虑意识使比较文学一直保持其开放的态势,从不拒绝一切新思想、新理论的挑战,并始终保持在学术前沿的位置。而比较文学这一学科遭遇危机的原因之一便是在于其“研究客体”的不明确。

  在这样的学术现状下,荷兰学者杜威·佛克马(D.W.Fokkema)对于研究客体的界定做出了独特的阐释。

  要了解佛克马对“范式”的界定,我们首先对“范式”一词简要介绍。“范式”一词来源于古代希腊,但是它的当代意义是由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赋予的,它是指科学家们普遍遵循的行为方式;范式的特点是不可通约性;范式可以无顺序的转变,范式是科学家们赖以进行科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佛克马将“范式”这一概念引入文学领域中,提出了一种文学研究的“新范式”,由四个因素构成,“对于文学研究客体的新观念”便是其中之一。

  佛克马将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客体分为三个方面:“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文学代码、文学文本”。本文主要通过这三个部分对佛克马关于“研究客体”界定的进步性阐述。

1 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

佛克马认为“将文学文本当作是唯一的研究客体这一观点已经被抛弃了,正如比较文学研究将不同文学文本之间关系的排他性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也被摈弃了。”所以文学研究的客体首先应当是文学交流情境,那么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自然应当包含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

  在我看来,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相比,佛克马对于“研究客体”的界定更胜一筹。

  (1)佛克马所谓的“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与法国学派的研究“国际间的事实联系”,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差异。

  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正是历史实证方法在比较文学领域的一种应用,它涉及到了接受者、放送者与文学作品这三者以及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等问题。佛克马的文学交流情境同样也涉及到了作品、作者(放送者)与读者(接受者),从这一层面来看两者是相似的。

  其次,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与接受研究并不相同,传统的影响研究着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关系,而接受研究是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产生的作用。而佛克马提出的“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涉及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与读者,他更注重研究的是对于在读者阅读作品的接受过程中所生发的种种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2)佛克马将研究客体由文学文本扩大到了“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打破了美国学派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的观点。首先他并不反对法国学派的注重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但是法国学派机械地将比较文学局限于研究渊源和影响,把陈旧过时的方法论包袱强加于比较文学研究,并压上十九世纪事实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重荷,使得比较文学降到了附属学科的地位。其次他还提出,应当重视文学作品,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关注文学作品的美学与审美价值。

  总之,在“研究客体”的界定上,佛克马提出的“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突破了美国学派“文本中心论”的局限性,同时在法国学派的基础上将接受者的范围真正扩大到读者层面,更注重文学的接受研究。

2 文学符码

佛克马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符号,选取“文学代码”为他描述和解释文学现象的工具。作为符号的文学作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得到不同读者的解读,文学研究就可以不用纠缠于寻找文学作品唯一、充分的意义,也不用执着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各种不同的解读和阐释,这是佛克马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研究客体”做出的界定,

  作为比较文学学者的佛克马最为关注的是从国际观点上来讲,代码如何可以在研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佛克马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文学符码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当然文学代码的研究并不能取代文学交流情境的研究,两者应该互为补充。

3 文学文本

如果文学文本与文学交流情境相关,而且被编织为一个或多个接受者解码的产品的话,文学文本便依旧是文学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研究客体之一,任何的文学批评都无法脱离文本而生存。所以我们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也自然要将文学文本纳入其中。

4 结语

综上,佛克马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的界定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首先他在法国学派的基础上将接收者的范围扩大到真正的读者层面,并且突破了美国学派的“文本中心论”,将“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之一,其次他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文学符码”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真正开始将文学批评引入语言层面,这些都为比较文学领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 [荷]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林书武,陈圣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2] [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J].黄源深译.文艺理论研究,1981,(2):142-148.

  [3]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蕾.佛克马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5]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