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1 “孙悟空”文本审美意象的溯源
《西游记》广义上属神魔志怪小说,狭义上则是一部个体修心历程的记录。吴承恩在创作素材的选取上并不单纯拘泥于前朝的传奇或志怪小说的叙事技巧,而是更注重这些故事的精神层面与情感指向,以便与作者所渴望表达的精神内涵相契合,否则其审美价值难以得到进一步凸显。尽管《西游记》在当时作为“通俗文学”刊行于世,但从其作品内出现的大量典故与引言来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是有意为之,而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创作技巧。1.1 传奇与典故的“文人化”杂糅
中国古代传奇或小说并不乏大量用典,但多用来丰富叙事技巧或讽刺时事(《搜神记》《酉阳杂俎》《太平广记》)。而吴承恩的用典则主要是丰富人物的精神内涵,有选择、有目的性地将时代文人的“心之所向”寄予到孙悟空的形象当中,使其不管从创造者还是接受者都能从故事中获得一个圆融的审美意象,如《六祖坛经》中所言:
“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
无论是神兽还是偈语,吴承恩都有意识地将上古神话与宗教典籍相结合:“大禹锁无支祁”暗合五行山压石猴,又指孙悟空取定海神针。而“六祖慧能”则干脆直接挪用到孙悟空拜师求道一节中。但这样的选取也正是作为文人的吴承恩对孙悟空个性与精神的希求与加工。将一只原初的、自然界中的猴子植入一颗文人的心。因此鲁迅则评价说:“翻案挪移则用唐人传奇,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将诸多的意象整合提炼,用最直率的笔触勾勒出性情形貌。这仿佛是吴承恩所设计的一场“审美游戏”。吴承恩在创作孙悟空这一形象时,不是在为某些教义做图解,而是在进行审美游戏,在审美地理解生活。
1.2 个人际遇与现实讽喻
当吴承恩在创作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时已将自己的现实际遇与胸中愤懑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将自己处境与孙悟空共同升华为一个有志之士的审美意象。如在取经途中,诸多拥有神仙“背景”的妖魔为害凡间,却又奈何不得。而孙悟空也只是发发牢骚,对分属佛道两派的神仙们讽刺一番,甚至有时不得不恭维他们。此时孙悟空的形象仿佛一瞬间被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说与吴承恩的不得志的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即从积极入世到反抗权威,最后却不得不屈身现实的无奈。
1.3 “隐含的读者”与理想化的寄托
吴承恩由于早年仕途经历在晚年创作《西游记》时,他有意将自己积极进取、匡扶社稷的志向寄予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身上。让孙悟空来代替那些同他一样有着济世之才的文人。这在小说中的前七回表现的最为明显:
因在凡间嫌地窄……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他让孙悟空说出了如“革命者”般的宣言。“大闹天宫”不单纯是起义式的反抗,多少带着一些怀才不遇的愤慨。他以童心般的审美之心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叛逆锋芒,同样也是读者最为欣赏孙悟空的直接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吴承恩毕竟是封建社会的文人,他的思想未能跳出时代的樊篱。尽管一生不得志,但他依然渴求有明君出现,希望社会君正臣贤。他抨击时弊也带有自身未得到重视的感慨,可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甘心顺从取经,在时代的“紧箍”下不卑不亢地选择屈服。即使孙悟空皈依佛门后依然不忘“怨刺上政”,揶揄和调侃世态炎凉。却也仅仅是抒解胸中愤懑而无力改变现状。可见,孙悟空的审美意象连接的是吴承恩和千万匡时济世的文人们之间的思想共鸣。某种程度上吴承恩借孙悟空之言行抒发着自己的愤慨与无奈,作为文人的读者们亦能从其中找寻到属于那个时代精神信标。
2 三教融合与孙悟空意象的集中体现
孙悟空在整部小说的经历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从作品中人物的审美意象讲,孙悟空一方面带着道家的自在、傲然、轻狂;同时也有佛教“戒、定、慧”的参悟。书中多次以“心猿”来定义孙悟空,也是作者渴望塑造和传达的一个意象。尽管有人以西游记的部分情节指责其通篇毁僧谤佛,但在旁白说理部分却依然引用了大量的宗教经典,并在孙悟空的取经历程中不断地重复佛经偈语。而这部作品本身便是以孙悟空这一形象为主线,用儒、释、道的美学思想来塑造这一形象,进而影响整部作品。2.1 拜儒修身——文人对入世的思考与批判
儒家主张入世思想,言和谐,讲王道。而作为文人的吴承恩要求取功名,求之不得难免愤懑无奈。某种程度上,大闹天宫亦是为“名”而怒,孙悟空企图求得“齐天大圣”的名号,却要屈身于天庭势力,为其降一道旨意方可扬名。他在西游记中的多处题诗也是对儒家入世的一种反思。然而将孙悟空驯化之后,其审美意象也发生了转变:
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
因此李贽在评点西游记时也对“名”提出了思考,如果孙悟空为名所累,那么大闹天宫便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其审美意象便无法彰显。孙悟空的反抗实则是打破名的束缚,宋元之后,文人从理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日益强化的封建中央集权也使得儒生的思想受到一定钳制。儒家美学似乎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于是文人只好趋向内心寻求改变。从儒式的正统审美中解放出来,回归原初的自然性灵。似乎吴承恩在前七回的创作中与李贽的思想有着某种共同语言:
安静、宁神两司。极有深意,若能安静宁神,便是齐天大圣……读者大须着眼。
孙悟空的形象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完善。正是因为其审美意象集中而精炼地表达了人民不满现实、追求自身解放的理想寄托,而吴承恩则将之拿来寄托与勾画个人的理想,这不能不产生矛盾。想要以纯儒式的思想构筑这一审美意象,终究难以立足。在第十三回中,孙悟空虽野性未驯,但“已知悔”“情愿修行”。与其说孙悟空的转变,不如说是吴承恩思想另一端的展现,他渐渐开始用绚烂的笔触为他个人编织理想的图景,曲折地诉说自己的惆怅与不平。
2.2 问道修行——文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当儒家思想不足以使孙悟空的审美意象更为鲜明时,道家的自由或许可以延展这一意象的范畴。尽管明朝并不提倡道学。但吴承恩在创作之初就已将心中所生成的这一审美意象向道家延伸: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得久住天人之内?
“……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
“道心开发”并非单指向往长生不老,而是渴求将生命寄予无尽时空,将生命力寄予广阔天地。唯恐生命纵逝,心性难存。颇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从创作者的角度说,一个孤苦文人,进不能匡其世,退不能守其身。本有儒家的大丈夫的气魄,到头来却只得蜷于一隅,枉读一世诗书,靠卖文沽酒苟活于世。但其心之所向则是天地万物,渴求神与物游。孙悟空越两洲之界,河海之遥拜师学艺。看似苦修,但这一修行历程已使读者心中的孙悟空审美意象更为延展,内涵更为丰富。而不得志的文人多以儒为本心,以道为初心,用道心的逸气来消解入世却又难以遁逃的苦楚。孙悟空的心性在原初之时就已生发出道心,而文人的道心往往是在积极入世求取功名中屡屡受挫,亦或是阅遍沧桑不知何去何从之时,开始学习如何将道心置于天地间,在与万物的神交中摆脱世俗的樊篱。文人的精神符号便可从中觅得。
2.3 悟佛修心——文人的内在关照
相比于儒道,佛教则是《西游记》全书着墨最多的。仅“心猿”一词在章回目录中就出现十七次。而这一意象是否与明朝心学的兴起相契合尚未定论,但就《西游记》文本来说,心猿更多则是作者对禅心的暗喻,加之作者引用佛教典籍以慧能比于孙悟空,其修行所在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亦是暗合一个“心”字。又如在书中多次提到乌巢禅师的心经:
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远离颠倒梦想之言?
“心”字贯穿全书始终,亦贯穿孙悟空整个取经之途。被套上的紧箍束缚了自由,也琢磨着那颗原初的灵性之心。孙悟空虽屈从与佛教管束,但其反抗精神依然存在。佛性对他的磨砺,是让他的心更为圆融。虽然作者这样的安排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孙悟空在前七回中丰盈饱满,生命力十足的审美意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略带悲剧式的处理更契合文人的心境。也是文人身在樊笼,心求自然的一种精神符号的体现。修心并不代表对世俗的完全妥协,而是一种豁达的姿态独立于世。紧箍的束缚是为了让孙悟空听从管教,但在取经途中,甚至对佛性的理解要强于唐僧,以至于一路上都是他在开导唐僧。可谓是身为弟子行为师。因此,当文人无法兼济天下,却又不知如何独善其身时,修心便成了文人对自身的一种关照。当文人用一颗圆融之心重新品赏孙悟空的审美意象时,其境界将与孙悟空相融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审美体验将独属于个人。
3 文人精神与时代投射
如果将孙悟空在整部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作区分的话,大致可分为前七回的叛逆逍遥与第十三回后的屈服磨砺。其中见证着孙悟空心性的改变,亦是吴承恩对文人平生所愿的一声叹息。若是将孙悟空的心路历程与历史的行程结合来看,甚至可以勾勒出一部从六朝至宋明的文人精神演化史。六朝的文人自觉与修仙访道的风气,尽管政治斗争愈演愈烈,但正是这种朝不保夕的生命无常使文人带着一股超然自在之气,以崇道尚佛之言行惜世保身之实,与孙悟空感叹生命无常故而越两界求仙学道亦有相通之处;至隋唐文风大开大阖,气象为之一新,开创所谓盛唐气象。文人求以名立世,无论抒发个人气魄还是讽喻上政均敢于立言,孙悟空立号齐天大圣可谓一例;其后陷入乱世以至外族入侵,削减了文人匡时济世的理想,文人的精神寄予只得转向内心修为。与孙悟空受戒取经的屈服与心性磨砺亦有相似。从创作角度来说,孙悟空是作者以感知与想象为基础所建构的一个心理意象。而对接受者来说,孙悟空既可以是一个符号意象,亦可是一个心理意象。但只有后者才能启发读者回归作品本身,回归到对孙悟空审美意象的构建中去。孙悟空这一审美意象作为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中介,沟通了彼此对文本本身进行心灵层面的互动。简言之,文人的精神符号即是对已存于心中审美意象的二次升华,而孙悟空代表了这一精神符号,成为一个时代的文人悲剧化与理想化的幻象。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中华书局.2010.
[2] 刘荫柏.刘荫柏说西游[M].中华书局.2005.
[3] (明)李贽.李卓吾评西游[M].岳麓书社.201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