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篇经贸类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18419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1)

  一篇经贸类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

  汤静文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0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警惕防范对外贸易带来的问题,居安思危。而对外贸易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这份报告是根据《进口玩具的安全、消费者保护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前景、进展和问题》的翻译实践书写而成,并且描述和总结了翻译实践的过程和翻译任务的完成。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即对原文的问题特征、翻译任务要求或读者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则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在此章节中,笔者描述了译前、译中和译后翻译过程。第三部分是本报告的重中之重,案例分析。笔者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相应的翻译方法、策略和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对外贸易;翻译报告;文本分析

1 翻译任务描述

这篇翻译时间报告的对象是一篇刊登在国外期刊上的文章。原文章写作的主要背景是人身健康权与进口安全问题,其中讨论的最主要层面是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显然,原文章的类型是信息类文本。信息类文本把重点置于内容。信息类文本着重传达事实、信息、知识以及一些观点想法。因此,在翻译信息类文本的时候,重现原始文本的内容应被视为是首要任务。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应遵循目的性、忠实性和准备性原则。

2 翻译过程描述

翻译是一个把原始语转化成目标语言的工作,这项工作要遵循三个步骤:译前,译中以及译后。

  第一阶段首先是译者在开始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其大致的要求是: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并且原文中的信息都应被一一呈现。此外,译者要尽量使译文摆脱翻译的痕迹,让译文读起来更加地道连贯。第二阶段是着手进行文章的翻译。每翻译一个句子时,译者都会去反复检查其翻译的意思是否正确。最后一个阶段则是翻译的检查工作。在这部分,译者会把译文从头到尾检阅,以发现如格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遗漏等等。

3 翻译实践分析

一个成功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样地,一个好的翻译实践也需要基于一些翻译方法。笔者接下来所列举的一些翻译理论在此翻译实践中都有所应用。

  根据奈达的理论,动态对等就是“翻译的质量在于原文的信息被转化成目标读者的语言时,目标读者能有与源语读者高度相似的反应”。他提出的另一个术语是“功能对等”。“功能对等”这一术语不仅是说明在源文化中源文本的功能与目标文本的功能之间的等价性,而且,这个“功能”能被认为是文本的属性。

  还有一个伟大的翻译理论帮助译者去完成翻译,这就是目的论,其注重于翻译的目的,并且把文本视为实际对象。翻译的内容应具有可读性,流畅性和准确性,并且可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被目标语言的读者所接受,并最终形成一种翻译模式。

4 案例分析

4.1 Example 1

  第二段是关于玩具在不同国家的规定和生产方法,这些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都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和人权法。

  在这种情况下,“de jure”或“de facto”对笔者来说都是陌生的词汇。笔者查阅字典并发现它们可以被追溯为拉丁文,意思是“法律上的,理上的”以及“实际上的,事实上的”。一开始,笔者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结果翻译成“技术法规和有关玩具质量的安全标准,即使没有歧视性的“法理”或“事实”,可能会产生贸易障碍,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标准和法规是不一样的”。然而,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并不符合严复“信达雅”的翻译三原则,尤其不符合“达”与“雅”的要求。这就引出第一个难点,那就是由于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些英语句子的意思会很难以去理解。在中文的表达上,结果往往会被置于最后的位置,然而英语则正好相反,它习惯把原因置于最后。第二个难点在于在翻译成中文时候的表述。笔者对此感到进退两难。接着,笔者对该部分进行了多次的思考和研究,最后,笔者调整了单词顺序以及思考了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关系。最后翻译为“技术法规和标准中有关玩具质量和安全的规定即这些规定并没有歧视性的“法理”或“事实”, 但这些标准和法规在国际之间的差异也有可能造成贸易障碍”。

  4.2 Example 2

  “inter alia”是一个源自拉丁文的插入词,最常用于常规的文档,意思是“尤其,特别是”。“ While globalization, by its impact on”这句话笔者在第一次翻译时把其翻译成“虽然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翻译显得不太适合。信息型文本的翻译不像普通的翻译。如果有必要的话,删除掉一些语义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论,翻译不应该强调形式与内容之前的对应关系。这种翻译的特点是简明易懂,便于读者理解的,还能够简化文章内容。翻译工作者需要做的是保持前后信息的连贯性,避免复杂冗长的内容,这样一来读者方能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就获取到最大化的信息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采用了省略和意译的翻译策略。“inter alia”的意思被删除掉了。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工作者应该为受众创造一种源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关联性。这样,这个句子就被翻译成“虽然世界趋于全球化,但一个国家所扮演的角色有可能会影响人权,而促进和保护所有人权是国家的首要责任”。

  [1] 何剑,徐元,2009,贸易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19-23。

  [2] 任利娜,2014,信息型文本的特点和翻译[J],《青年与社会》:298。

  [3] 原传道,2005,英语“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50-52。

  汤静文(1994-),女 ,汉族, 山东莱州人,研究生在读,鲁东大学,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