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忻东旺油画人物的艺术特点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18473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浅析忻东旺油画人物的艺术特点

  宋子文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忻东旺在农民工形象的刻画上采取简单的造型、朴素的刀笔和简洁明了的色彩表现进行艺术创作,这是中国新写实主义的成功代表。

  新写实主义创作手法是指作者从真实的现实生活和本来面貌出发,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手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运用朴素的艺术造型,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从而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新写实主义;冷暖;农民工;人文

1 农民工的题材

忻东旺以农民工题材的写实主义油画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传统写实类和边缘写实或者“新写实”类。忻东旺的作品《早点》,是农民工题材作品类型的第一类,描绘农民工生活现实的作品,成为传统写实类。这部分作品大多数是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刻画农民工将要进入城市或者面对充满诱惑的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期待和畅想,是现实生活的生动体现。他的作品《明天多云转晴》和《适度兴奋》,则采用的是第二类主要以幽默或者朴素的气氛刻画,或者以强烈的笔触来表现农民工及其群体的形象,成为边缘写实或者“新写实”。边缘写实摒弃了古典主义的风格,多了几分调侃和幽默,带有玩世不恭的气息,所以又被称为“玩世现实主义”。

  作为一位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忻东旺在农民工形象的刻画上让人有着很强悍的视觉感受力,而这种强悍的视觉感受来源于他笔下的边缘族群人物目光中所包涵的内在的精神特征。忻东旺的笔下没有高大的英雄,没有光鲜亮丽的贵人,他们不会让人有一种若似天仙般的美,反而是对人物夸张或者矮缩的处理方式,这更加强烈的反映出人物所具有的边缘弱势群体特征。

2 粗犷写实的造型

造型是绘画艺术特别是现实主义中写实油画艺术最根本的构造和基础,造型包括对象的自然形态和整个画面的构成形式的两个方面。忻东旺作品中的农民工人物形象很多看上去比真人还像,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人物特征并强化了这种特征,所以看上去就会更像。他认为对象原有的特征如果没有进行夸张的表现反而减弱,那不符合艺术的表现形式规律。

  忻东旺的作品大多数是人物全身像。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严重的变形之后人物的比例被压缩,想象出一种矮小的感觉,即:坚实矮笃。这种变形和挤压中仿佛正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他们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挤压的变形挣扎的过程。人物总是放在画面的最中央位置,伴随着人物的是略显呆滞的表情和造型,或者蜷缩着,或者蹲杵着,眼神迷茫没有光亮;宽厚的几笔,就让人仿佛切身感受到农民工在精神上所面临的种种压迫和考验。在头部的塑造当中,他也以相当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了人物现实中所具有的一些精神状态和内在精神。

3 刀笔结合的肌理

刀与笔的交响体现在忻东旺的油画肌理中,而在他的农民工题材的油画作品中最突出。肌理是用油画笔和刮刀模仿民工用腻子抹泥墙而形成的,笔触大小长短不一,构成了整幅画人物的造型,让人感觉到他们仿佛是由许许多多外形呈长方形所构成的、较为规则的马赛克拼接而成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刮痕有似乎规则的形状,因而能更好地将物象的形象准确的表达出来,使外形明确、结实;另一方面刮刀抹出的宽大痕迹,除了兼具笔触的效果外,又具有一定的速度,且刮刀刮出的力度要比用笔画出的笔触更有力量,形成的表面肌理更加丰富。粘稠的油画颜料在刀和笔的作用下形成粗糙的表面,在平整的背景衬托下显现出画面节奏的变化,具有视觉冲击力。画面上控制有序的粗糙肌理,切合农民工的身份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突破的心理压力。

  忻东旺创造的《适度兴奋》与之前的《诚城》和《明天多云转晴》进行比较,我们就能看出前后的区别和联系。在《适度兴奋》中抹腻子的痕迹发生的变化,虽然在画面的人物和物象中都可见痕迹,但这些痕迹与前面两幅画相比对,形体的表现更直接。在《适度兴奋》中,笔的使用在画面中占据主要地位,画刀的使用在画面中则占了很少的部分,比如白色领子和背景中方硬的物件上。两个时期的作品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忻东旺在有意的调整笔和刀的使用,大小笔触依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规则感,这种不规则是画家技法走向成熟的表现,一笔到位,直达形体。技法的调整使画面笔触生动多变,肌理趋于平整,肌理感最强的的集中到了人物的头部,刀与笔营造的厚薄对比更强,戏剧性效果更突出。

4 冷暖突出的色彩

色彩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利器,也是任何一幅画作给人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忻东旺也是一位相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画家。尤其在人物的脸部,忻东旺十分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进行刻画,这其中他吸取了古典画家鲁本斯的色彩元素,即运用古典画的互补色的对比手法,让人物暗部和亮部形成戏剧化的对比效果。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物的脸部都有一种不正常的红晕,甚至是病态的、仿佛冻伤似的。人物脸部在这种色彩的表达中显的十分生动、有力。人物整体多数使用浑朴的棕灰色调,表达出农民工形象中朴实的一面。忻东旺的画作中很少出现饱和度很高或者鲜艳的色彩。总是让人觉得有一股灰蒙蒙的感觉。他的作品中用冷暖关系来形成素描关系,这当然是为了表现出农民工真实的一种生存状态,农民工往往就是生活在那种不怎么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的,脸上不涂胭脂不抹粉,衣服也不是鲜艳崭新和惹人注目的,似乎他们也很少在乎自己的外表形象,这种色彩运用只是为了表达他们那种迟滞的困惑心理。

  [1] 肖鹰.美学与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陈通顺,奚传绩.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宋子文(1993-),汉族,山西省长治市人,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