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曾经在日本读过一篇给日本人做教材的散文,就是贾平凹先生写的,他写的是关于名字的问题。1986年的夏天,平凹先生突然接到了一个叫莫言的人从新疆拍来的电报,让去迎接他。当时我跟他素不相识,没有任何交往,但是我们被困在兰州,要在西安落一下,找不到一个熟人。后来我说试一下,给贾平凹拍封电报,写“陕西省作家协会贾平凹”收。火车晚点四个多小时,到广场一看已经没有人了,我们几个同学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喊贾平凹也没人应,后来他们说你别在那儿自作多情了,你也不认识人家,也没有任何交往,人家凭什么接了莫名其妙的电报跑这么远接你呢?后来我觉得大家说得对。过了许多年之后我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平凹真去接我了,骑自行车去接我,举了一个皮包,皮包上写了“莫言”两个字,到处问,没人回答他。这真是一段佳话。

实际上,作为他的朋友兼他的读者,我出道要比他晚好几年,当年读他的《满月儿》《商州》那些大散文就受益匪浅。我的名字叫莫言,但实际上讲话很多,废话更多,平凹先生不叫莫言,他的讲话真少,但是名言很多。我记得他两段名言,一段是关于男人衣着的问题。他说男人不要穿新衣服,男人衣着的关键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脚,一个是头,把皮鞋擦亮,把头发梳光就可以出门了。这让我们当年这些买不起衣服的人很受益。先买双新皮鞋,然后买一盒发蜡,出门把头发抹光,把皮鞋擦亮,就感觉到上下光彩照人了。
另外平凹也讲过关于他的普通话的问题,平凹先生曾说,普通人才讲普通话。毛泽东讲普通话吗?林彪讲普通话吗?周恩来讲普通话吗?他们都不讲普通话。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证明贾平凹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不讲普通话。他的方言跟他的创作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余娟摘自《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