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康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古典文学有趣而生动地传播

时间:2023/11/9 作者: 感悟 热度: 17899
郭晓燕

  在全民背诗热的浪潮下,实用主义者最关心的是康震的脑子里是怎么装下那么多诗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读诗词?怎么记住那么多诗词的?是否有诀窍?

  晚上6点的课,有人上午就跑去占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了,康震也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各路记者从全国各地涌来,采访无数,这边正在接受采访,那边约访的电话又响了。手机甚至会在午夜零点响起。现在,无论康震出现在什么场合,几乎都有人注意他。

  康震的学生们对老师的走红感受更为直观。有人在知乎上这样写道:这学期上康老师的唐诗课,晚上6点的课,上午最后一节课就得跑去教室外面等着占座,前八排座位会在下课后3分钟内被占完。限选150人的课,每次都会有将近200人来挤在一个教室里,没座的就搬椅子挤在过道里和讲台周围,光讲台到第一排之间会自发形成新的3~5排新座位,还有不少其他学院的同学和已经毕业了的、三十好几的师兄师姐及社会人士来旁听,本院选了课的同学都常常没有座位。文末这位同学总结道:“能粗略感受下康震有多火了吧,在大学不逃课还要占座的课程能有多少?”

  “读书对于我而言就像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一样”

  在全民背诗热的浪潮下,实用主义者最关心的是康震的脑子里是怎么装下那么多诗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读诗词?怎么记住那么多诗词的?是否有诀窍?

  当记者一股脑把这些问题扔给康震时,答案让人有点“沮丧”,“没有窍门,事实上我从没有刻意背诵过诗词,它们因阅读而自然而然积累起来的。”

  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康震正站在父亲书房的书架前,这里也是他儿时待得最多的地方,“小时候家里啥都没有,就是书多,读书对我而言就像现在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一样。”

  康震的父亲母亲都是大学老师,为他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氛围,父亲教的是哲学,母亲钟爱诗词,常常朗读、背诵、抄录。

  今天书架上仍然摆放着康震少年时代看过的书:《唐诗纪事》《南北朝史话》《杜甫诗选》《杜甫与长安》《王国维诗词研究》《大众哲学》《中国神话哲学》《毛泽东传》《美的历程》《中国文化史导论》……还有很多无法一一贅述,书多且杂,而且它们被随意摆放在书架上,并没有分类。从小康震也就在这样的书架子跟前开始“乱”翻书,他读起来也没有什么计划,今天读点诗词,明天读点历史,后天读点散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日积月累之下他的阅读量变得非常巨大。

  但起初康震其实更偏爱哲学,真正喜欢诗词并开始研究应该要到高中阶段,他偶然一次读到了一些诗词故事,发现里面也讲述着哲学的道理,而且诗词优美朗朗上口,这才开始钻研起来。不过,钻研不包括刻意的背诵,对康震而言,诗词就是多年未见的朋友,再相遇时彼此熟识,很快又回复到了原来的热络。

  用现代感的文字讲授古典文学

  对粉丝而言,康震也是他们的老朋友,他突然火起来后,原来散落在各处的“康粉”迅速聚集起来。

  有人将此评价为这些年失落的传统文化终因一档节目再次被复兴。康震不同意这种说法,传统文化并没有失落过,它一直都是生活中的常态,你爱或不爱,它就在那里。它不会因为你的热爱而发烧,也不会因为你的冷落而冷却。粉丝认为这番言论也很“康震”,态度明确,用语通俗。

  粉丝评价康震时说到,康震与传统印象中严谨到古板、满腹经纶却不太接地气的古典文学教授不同,他尝试着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普通人解释自己的研究,工具则是博客和电视。那个开设于2007年的博客是他用来闲谈历史。他像侦探一样,寻找蛛丝马迹破解历史谜团,得出尽可能公正的评价,用足够简短、好读的句子还原历史场景。

  于是,在他的博客中出现了这样的语句:“梁惠王很震惊:你真是最牛的宰牛专家!真是太高了,如何能达到如此的境界呢?”“薛良孺本非他人刑讯逼供招出此事,完全是由于要报复欧阳修见死不救而自愿爆料,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此通俗的表达方式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和认知需求。

  他在电视上的表现更是圈粉无数。比如他某次讲到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说:“辛弃疾的心情,就像歌里唱的‘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怀才不遇。”

  学者需要不断更新新兴的语言方式

  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是怎么毫无违和感转换为通俗易懂且紧跟潮流的语言?康震笑着说,这可说来话长了。

  他从小就喜欢和小朋友讲故事,这是天性。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住在大院里的他晚饭后就会在院子里开“故事大会”,开始讲从书里看到的故事《三国演义》、《白居易》……书里的内容讲完了就开始编,编到哪里算哪里。那时课业没那么重,也没有多少娱乐,听故事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康震也因此成为了孩子心中的“故事大王”。直到他上了高中,还有小伙伴缠着康震讲故事。

  “也许就是小时候讲故事的基础,让我转换起来更容易。”康震说道,“特别是上了《百家讲坛》以后,他发现在课堂上讲历史和电视上讲是有区别,必须在意思不能变的前提下,改变方式方法。”

  在他看来传播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很活泼很有趣的传播,还要保持内涵不变这个其实很难。因为信息传递过程中会衰减,就好像一个人在跑步过程中的体重和静止下来的体重不一样,人在电梯下降时和静止时的体重也不一样。所以不能保证在传递过程中非常精准,但起码让普通人听起来容易接受。

  “因为你是传播者,传播无止境,因应大众的语言形态变化而变化,否则你讲的话别人听不懂,有隔阂,给00后讲知识难道还用70、80年代语言系统来讲吗。”康震笑着说。

  “节目是用来提供看书线索的,不是看看节目就能博古通今”

  作为粉丝,康震火了大家兴高采烈,但作为他的学生则忧心忡忡,“康老师的课以后还有得上吗?”关于这个问题,康震又恢复了自带萌点的本色,“我可是个正牌且典型的大学老师,我要靠教书养家糊口呢,谁撬我饭碗我跟谁急啊”。他笑着说,从2002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他一直坚持每学期给本科生上课,带研究生,主持科研项目。在他看来,“成为大学老师,是我目前为止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他也希望通过文章提醒粉丝们:“欢迎大家看节目,但不要用节目来代替读书,节目是用来提供看书线索的,这样知识才能增长,不是看看节目就能博古通今。我们可是读了好几十年书的呀。”

  青藤摘自《新快报》2017/02/1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