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老子就是教你诈。
作为一部国学经典,《孙子兵法》的功利主义和不择手段是非常另类的,与谦逊和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显得格格不入。它的备受推崇,是因为它实用——罕见的实用,它不仅把斗争升华为艺术,还系统成了哲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让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声称:“我们祖先把诡计玩得花样百出的时候,西方人还是茹毛饮血的二杆子呢。”一则“西点军校学习《孙子兵法》”的传言,更让万千脑充血的同胞瞬间豪气勃发,好比看到五星红旗插上五角大楼一样。很多人不在乎真假,要的就是这点民族自豪感。
中国人聪明,也自矜于聪明。一大群聪明人在一起久了,就让斗争变得越来越复杂。觥筹交错的酒桌上,一团和气的会晤中,隐藏着多少话锋和心机。几句话下来,便可以粗略估算对方在什么段位。越聪明,就越不直接,而不直接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以及验证对方的聪明。所以中国人的社交很累。《论语》是中国人的皮,《孙子兵法》及其衍生的三十六计才是中国人的骨。
斗争已经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时至今日,家斗剧、宫斗剧、政斗剧在中国还广有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训练有素的阴谋论者,大到股市涨跌、房价升降、政局变动,小到单位里的人事更替、邻里间的飞短流长,都会引起人们条件反射似的揣测:谁是背后的神秘力量?谁在其中得益?有怎样的企图?这些阴暗的念头成了我们的顽疾,可悲,却也可以理解——当一个社会充满阴谋和花招,同时政治尚未摆脱神秘化、法纪也没有真正严明的时候,拒绝成为一个阴谋论者,显得很傻很天真。
兵者固然是詭道,但把诡谲狡诈的军事哲学普化为处事哲学,必然导致崇高被一步步消解。智慧不被用于追求普世价值和长远的幸福,反而消耗在急功近利和争权夺利的内斗中。从《孙子兵法》到《厚黑学》,就只有一个递进的距离。
甚至《孙子兵法》的作者本人也没有把那些华丽的斗争技巧当成什么值得夸耀的东西。他深知战争对国对民的巨大伤害,教导人们怎样战争之前,谆谆告诫要“慎战”,反复提醒战争只是不得已的选择,可见其在与人斗的过程中并没有乐趣可言。兵圣孙武,手握一枚沾满鲜血的将印,却怀揣一颗悲悯的心。
无论如何,《孙子兵法》不是装孙子的兵法,诈也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美德。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