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现状下的“乌合之众”
李彦余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所著的一本着手于大众心理研究的社会学经典书籍。这本书深入地对社会群体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该书首先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接着进一步对“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进行了阐述,最后又谈到了“群体的意见”和“群体领袖”等问题。对于一个国际关系研究者来说,我们研究的主体往往是主权国家或者各种国际组织,而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从根本上说也是由社会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人汇聚而成,也是由很多个纷繁复杂的群体相互交织和影响而形成。所以对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也可以深入到对个人的研究,对每个国家在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个体的研究。
《乌合之众》一书当中,作者抱着一种对于群体不信任的态度对群体的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群体的特征入手谈论到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进而对于群体观念、推理、想象力的合理性和理智因素提出了很强的质疑和批判,全书以拿破仑为例深刻地展示了当人们处于群体之中所体现出的盲目性,从众性和易受挑拨的特性。贯穿全书的一个观点便是,即使再睿智的人当他身处于一个群体之中时也会迷失自己变得智商下降,不可理喻,无法理解。就算是一个很明白清晰,很简单的道理也会让人变得无法接受。文章通过对犯罪群体,陪审团群体,选民群体和议会群体的剖析来深刻阐述了作者这一观点,群体在本书中被描述成一种狂热,易变的人的集合。看似很有道理,很具有说服性,可是当这些理论放在当下社会再次进行论证研究时,却并非如此。笔者认为,每一部学术著作都具有其无法突破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来自于作者当时社会的现状,但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古老的理论就一定会呈现出自身的不足。书中有一段说到,“妇女,儿童,原始人都是不用大脑而用脊髓思考的动物”,笔者认为这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也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下社会并不能得到认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与其说全人类加起来比伏尔泰聪明,不如说伏尔泰比全世界跳起来更聪明,群体没有理性判断,只接受形象推理,而且为潜意识的激情所左右”。回到现实世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也会有此类的情况发生,当我们身处一个群体中时,因为受到周围情绪的影响,狂热分子的挑唆,我们的判断力也会下降,我们的主观意识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我也对此深有体会,例如现在猖獗的isis就是这种群体狂热,不理智的典型现象。虽然有时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之后总会对自己之前不理智的行为后悔莫及,但当我们再次遇到此类事情时可以保证自己有能力正确处理吗?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群体真的还会如古斯塔夫所说的那样将极度罪恶的事情做得理直气壮甚至于正气凌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作者所举事例大多集中于拿破仑时期和二战前后。那个时候的社会现状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科技的落后,信息的不对称,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普及率较低等等等等!这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文中却毫无体现。作者并没有对这些东西给出合理的解释,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大一部分受到社会现状的限制,或者说教育水平的限制,这样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大众的认知缺陷和偏激,正因为这种认知上的落后,人们也无法建立一个正确,完善,强大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体系。再加上那个时代信息的不流通,信息交换成本的高昂,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很多人对于事情的认知是片面的,偏激的,而偏激和片面正好是被所谓“领导者”利用的最好特质。反观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首先,新闻媒体可以引导很大一部分人的认知和情感,所以新闻媒体异常重要,他可以让人们去关注一件事情,也可以让人们去忽略另外的事情。而这些消息的受众往往是那些对于社会上某些事情缺乏基本认知的群体,他们因为对真相的不了解所以极易被社会舆论导向所洗脑,而对于那些对事物本质和真相有所了解的群体而言,他们更关心的不是他们所看到的部分,而往往是他们没看到的部分,也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阴暗面。其次,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一点,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高等教育在人民中的普及,人民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出现了一大批坚持探寻真相,还原现实的有识之士,他们保持了自己对于现实的认知,对夸张和歪曲的事实提出了质疑,削弱了部分不良媒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社会,随着信息获取的途径增多,信息交互的速度变快,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改善,同时,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思维方式的成熟,人们的认知逐步趋于完整,想要通过简单的煽动和传染来降低群体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趋势是否可行?我的答案是,越来越难!
李彦余,男,汉族,四川攀枝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6100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