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钢花飞溅 熔铸时代楷模——记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首席操作技能专家郑久强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8457
张蕊

  钢花飞溅 熔铸时代楷模
——记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首席操作技能专家郑久强

  张蕊

  2008年,河钢唐钢准备从大学生中培养知识型炼钢工,郑久强亲自去华北理工大学挑选学生。看见是郑久强前去选人,早已在各类宣传中熟知他的年轻学生们轰动了,被他的事迹所激励,冶炼专业全班的男同学都争着举手报名。后来成为河钢唐钢历史上第一名“大学生炼钢工”的徐伟当时的想法是:“要是能成为郑久强这样的炼钢工多光荣啊!”

  2015年5月,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全国校园分享活动来到宁夏光彩中等职业学校,河钢唐钢首席操作技能专家郑久强被同学们以流行的“撕名牌”形式簇拥在操场上,一起分享他青春追梦的奋斗历程和成长心路,“要想让人尊重、就要从基层做起;要想不断进步,就要持续不断学习”……一句句让人振奋的话语砥砺着同学们内心,一张张青春的脸上洋溢着欢笑、敬佩、感动、羡慕。同月,河钢唐钢举行学习郑久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下发《向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郑久强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体职工以郑久强为榜样,大力弘扬“久强精神”,形成更为广泛的“久强效应”,努力营造“久强文化”。

  每一年,河钢唐钢新入职员工的入职教育都安排郑久强去讲课,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十七大代表、“华夏第一炼钢工”等等荣誉光环大家早已熟稔。受郑久强的影响,在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眼中,钢花、高炉、铁锭、焦炭、矿石这些远离自然的事物充满着豪情,车间、炉火、管道、烟囱、机器成为他们挥洒才情的理想场域。

  2015年10月,郑久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为河北省以及全国钢铁行业唯一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三项殊荣的先进模范。

  郑久强26年来与转炉相伴相守的故事与成长经历,已然成为河钢集团一面不褪色的旗帜。

  哐啷,一块刮渣板被重重地摔到地上,它的一侧是脸色铁青的炼钢老师傅,另一侧稚气未脱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就是年仅十九岁刚刚走出校门的郑久强。此时的郑久强毕业后被分配到唐钢第一炼钢厂转炉车间,仅靠书本知识尚不足以应付车间工作,实际操作经验的缺乏更让他工作起来显得捉襟见肘,他的这一次取样大部分是钢渣而不是钢水,影响观察判断钢水温度和成分,一向粗手大脚、性格直率的师傅气愤地把刮渣板摔到了地上。这一摔,产生了神奇的催化作用,让血气方刚、向来心气儿颇高的郑久强脸上一阵火辣,在钢花飞溅的炼钢车间立下了“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极致”的决心。

  “十年一个炼钢工”是炼钢行业内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说的是新手一般要经过十年的学习才能掌握炼钢的技巧,成为一名合格的炼钢工人。郑久强的想法很简单,就一个字——“勤”。每天上班,他早来一小时,看上一班的炼钢工如何炼钢;下班晚走一小时,接着看下一班的炼钢工如何炼钢。和泥堵出口、取样、清炉坑、打渣子、调换渣斗……自己的活儿精心干,别人的活儿抢着干,把八小时工作制延长到十个小时。白天多留心,晚上多看书,技校毕业的他自学了高等院校炼钢专业的大量理论知识,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操作记录。

  目测钢水温度是炼钢的最关键技术,这是别人教不了的硬本事。炼钢过程温度一般在1600至1700摄氏度之间,出钢温度判断误差不能超过5摄氏度,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想要炼出一炉好钢,必须依赖于工人们对炉温的判断,而工人对温度的判断主要靠长期经验的积累。为练就一身真本领,郑久强一炉一炉地盯着钢水颜色看,一班下来,眼睛又疼有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全厂技术比武中,他10次目测炉温误差不超过5摄氏度,最准一次连1摄氏度都不差。由于技术过硬,1993年,23岁的郑久强被破格提拔成为河钢唐钢历史上最年轻的炼钢炉长,打破了一般需要10年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炼钢工的“老规矩”。

  23岁的小伙子指挥着一群30、40多岁的工友,“怎么服众”的问题摆在了郑久强面前。“埋头干”是这个朴实的小伙儿绞尽脑汁想出来最好的办法。于是,在郑久强炼钢小组,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这个年轻的炼钢工总抢着干活,越是苦累脏险的活儿越抢着干、带头干。补炉贴大砖是炉前最苦最累的活儿,原本是炼钢一、二助手相互交替用大铲贴补炉衬,可是郑久强始终坚持自己干,不让一、二助手替换。每次补完,他都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渐渐地,大家从心里认可了这个最年轻的炼钢工。

  为了提高炼钢水平,只有技校文凭的郑久强,自学拿到了钢铁冶金专业本科学历。被评上省级劳模后,他曾有机会在省内脱产参加学历教育,而他却舍不得离开炼钢炉,坚持用业余时间学习。1995年,他创立了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结束了建厂50多年来完全靠经验炼钢的历史。1998年,经过潜心研究和探索,又首创了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使该钢种冶炼正品率由过去的不足50%跃升为95%。

  2002年5月,郑久强迎来了人生的新考验。首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河钢唐钢举行,一个单位只能一名选手参赛,是个炼钢工们都想一试身手的机会,共有20多家具备百吨以上大转炉的钢铁企业的技术骨干参加比武。领导把目光投向了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郑久强。参赛期间,在他自认为薄弱的理论考试中,力挫群雄,成绩超过了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选手。在实际操作中,他更是技惊四座,在炼钢转炉前仔细观察了炉内的钢水液面,然后胸有成竹地说:“炉温1648度”。评委和观众的目光迅速聚集到测温仪表上,仪表恰好显示1648度!人们惊叹:简直太神了!最终,郑久强摘取了“全国炼钢状元”的桂冠,“华夏第一炼钢工”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此时,有民营企业许以年薪百万元聘请他,并承诺给他下岗的妻子安排工作,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是河钢唐钢培养了我,我的一切成绩和荣誉都不是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河钢及其所有的一线职工,离开河钢,我良心上过不去。”郑久强这样说。

  炼钢炉前常年保持着令人敬畏的温度,走进河钢唐钢热轧部,城市的喧嚣在这里得以延续,炼钢电机的轰鸣声、氧枪吹氧、钢料碰撞发出的巨大响声犹如海边波涛不断拍击着耳膜。每天不足7点,郑久强都会来到这里,26年来和钢铁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似乎那些带着焦炭、矿粉味道的风,那些钢材码在汽车里开过来吹出的热气,那些载着钢卷在大地上行走如同现代传说的火车,那些在现场操作或指挥生产的工友,都是他最好的知己。

  郑久强每天来到公司的的第一站既不是食堂也不是办公室,而是炼钢车间内150吨转炉9米平台,检查炉况,向当班炼钢工、主要岗位工逐个详细了解操作和指标状况,而后到主控室检查前一天100多炉钢的所有数据。除了这些还要召集当日值班人员在炉前职工休息室召开技术分析会,根据生产情况与大家沟通交流,研究课题攻关的进度与难点。一整天的光阴,郑久强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车间盯现场,在现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员工、积累数据,直到开完每天四点开始的班后会,他还要在车间多盯上两个小时再回家,遇有新厂品开发还会更晚。这便是他所说的“炉前工作法”,26年间,郑久强在转炉平台上走过的路已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半的距离,在这钢花飞溅的空间里,他炼出钢材,也进行着人生的淬炼。

  1999年,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所有的8吨小转炉,全部换成顶底复合吹炼150吨氧气转炉。当时,这是当时河北省容量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炼钢设备。

  公司决定,让郑久强炼钢小组炼第一炉钢,准备时间21天。这意味着,开炉成功,标志着河钢唐钢走进大转炉时代;一旦炼砸了,将影响到投产时间和全公司的生产计划,直接影响河钢唐钢“三步走”战略的顺利实施。

  郑久强一头扎进了新厂房,一干就是两个星期,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琢磨大转炉。这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日子,他学习、研究150吨转炉生产的有关资料和规程,到其他单位观摩类似转炉的生产操作,密切关注操作人员的一招一式。他把所有预想一一列出,竟然记录了厚厚一大摞笔记。每天凌晨两点睡六点起,弄得比高考还紧张。最后冲刺的6个昼夜,干脆就住进了厂房。在原来经验炼钢的基础上,掌握了新的炼钢原理和操作方法。郑久强毕竟是肉做的,架不住像熬鹰一样昼夜熬着,眼睛红了,嘴唇裂了,人也又黑又瘦……

  1999年6月29日,是河钢唐钢值得纪念的日子,150吨转炉正式开炉。郑久强炼钢小组有序地调试设备、装铁备料。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精心冶炼,第一炉钢水滚滚而出。这标志着唐钢从此走进大转炉时代!唐钢人欢呼雀跃,忘情拥抱。郑久强流下了热泪,那是心力煎熬后的一次释怀,更多的是成功的幸福……时隔16年,今天再回忆起那段艰辛过往,他仍然充满自豪。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在郑久强看来已经微不足道了。

  两座150吨转炉的投产,使河钢唐钢冶炼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但8小时只能炼5炉钢,而当时河钢邯钢8小时却能炼12炉钢。效率低下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郑久强强烈地意识到:要适应现代化的炼钢生产需要,必须掌握新的炼钢技术。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河北理工大学钢铁冶金专业的学习,取得大专学历后,又继续攻读东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不断汲取营养。到后来,他所在的小组8小时已能炼13炉钢。

  从操纵8吨侧吹小转炉到操纵150吨顶底复吹的现代化大转炉,对于每一位炼钢工来说,都是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严峻考验。“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自大转炉投产之日起,郑久强就把带动整个转炉车间工人从体力型炼钢转向智能型炼钢作为自己的责任,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传、帮、带,手把手地为企业培养生产骨干。为便于大家学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操作要领撰写成文,打印成册,发放给大家,人手一份。

  此时的郑久强,俨然成了厂的“技术大拿”,他个人的手机也因此成了“炼钢热线”,一天24小时开机,只要转炉有情况,一个电话,无论白天黑夜,他定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工友们对他的建议深信不疑,郑久强的这种“权威”,缘于一次次技术攻关,以及与之联系的一次次理论提升。

  焊条钢一直是河钢唐钢的主打品牌,过去一直沿用小转炉、模铸冶炼,生产批量小、成本高。能否在大转炉、连铸工艺条件下实现批量生产?这决定着整个公司的前途和命运。

  为攻克这一难关,厂里组织了两个攻关小组,但三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

  领导来了,让郑久强炼钢小组啃下这块硬骨头。

  郑久强的助手劝他别啃这块硬骨头,怕他丢了名声。是啊,从一个农村娃到全国炼钢状元容易么?然而,郑久强还是那个郑久强,依然质朴和倔强,依然喜欢挑战。更何况,他是享受高职待遇的金蓝领。他笑说:我的好兄弟,我没有理由推拖。

  郑久强开始啃骨头了,骨头很硬,但他的牙更硬。他反复研究焊条钢的特性和原理,细心分析了前三次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大转炉连铸失败,是冶炼脱氧过程不合理造成的。他要对症下药了,在合理加入脱氧剂,确认出钢前各种参数后,采用二次分别脱氧。第一次在钢包内将含氧量降到100Ppm的范围内,再进行第二次微调,将含氧量准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郑久强的“焊条钢冶炼二次脱氧操作法”获得极大成功,正品率达100%!河钢唐钢迅速推广了“二次脱氧法”,恢复焊条钢大批量生产,扩大了市场,保证了产品信誉。郑久强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久,河钢唐钢的决策者把目光转向了低合金拉丝钢。这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商机就像夏日的闪电稍纵即逝,必须抓住商机拓展国际市场。

  郑久强再次成为第一个实验者。在反复研究低合金拉丝钢的物理化学特性后,他在焊条钢冶炼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钢中的氧含量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郑久强再次成功了,首批出口韩国的低合金拉丝钢的物理、化学性能,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这成为河钢唐钢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为了使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郑久强还相继撰写《磁选钢渣在150吨转炉冶炼上的应用》《转炉炼钢的脱硫》等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在同行业引起较大反响,同行们按照这些理论进行试验后,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007年,凭着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理论,郑久强被公司聘为首席炼钢操作技能专家,享受高职待遇。

  从为150吨转炉点火的那一刻起,郑久强的职业生涯便与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炙热的钢水如同身体内的血液,成为他淳朴不变的本色。对于大转炉,他愿意付出的不仅是时间于精力,还包括生命。

  在一次冶炼中,郑久强突然发现炉嘴漏水,炉衬刷刷掉渣,如果继续脱落,炉体可能会烧穿,漏掉100吨钢水不说,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爆炸事故。危急关头,他迅速把大家分成两个组,一组搬耐火砖,一组和耐火泥。而自己却毫不犹豫地披上一件浇过水的大衣,冒着1600多摄氏度的高温,把和好的耐火泥粘到炉嘴上去。一次、两次、三次……大衣袖子烤着了、衣襟烤焦了,他就让人再浇上水;脸和手烤出水泡,他就淋点凉水。经过40多分钟的战斗,炉嘴修好了,炉衬补好了,而郑久强却累得晕倒在炉旁。

  在炼钢自动化水平不高的时期,整日陪伴炼钢工人的是黑乎乎的炉渣、岩浆般炙热的铁水以及冷冰冰的铁块,在别人眼里这些没有生气的东西就是炼钢工人的全部,介绍对象过程中即使条件再好女方也要慎重地考虑一番。那年头,流传着“有女不嫁炼钢工”的俗语。在郑久强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上天在一次眷顾了他,女孩的母亲是他的老师。老师很了解自己的学生,是个好苗子,没有犹豫就把宝贝女儿嫁给了年轻的炼钢工。

  婚后不久,他们有了活泼可爱的儿子,照看孩子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妻子的肩上,此时的郑久强不仅要炼钢,还要搞好各种协调,化验室、各种指标等等,他一进家,妻子就抱着孩子上外边转悠去,怕影响他休息……

  “我有点情绪化,从我脸上能看出工作好坏来——好了,阳光灿烂;不好,阴雨沉沉。看我好,她就多说几句,不好,她也不惹我。我有个习惯,在班上,点点滴滴地琢磨工艺流程,搞革新;下了班,把一天的炼钢过程在脑子回放一下,得看书。我的妻子,你让我咋说,我欠她的!”郑久强这样评价自己的妻子。

  郑久强所亏欠的,何尝仅是妻子一人,对于儿子,他已记不清多少次爽约孩子的家长会、错过多少次陪伴儿子的时光。

  萦绕在郑久强心头的,永远是炼钢炉前一道道技术难关。

  “双渣操作法”是近年来钢铁行业内推广的新型生产工艺,脱磷效率难以把握,渣中含铁珠等技术难题一个接着一个,但与常规冶炼工艺相比,造渣料消耗与钢铁料消耗大幅降低带来的“诱惑”深深吸引着郑久强。

  2014年初,他投入到“双渣操作法”的攻关中。通过和国内先进企业对标,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郑久强归纳了影响渣铁分离效果的种种因素,并逐一分析。但是,研究过程中,原材料条件限制、生产流程不匹配等问题像“拦路虎”一样摆在他面前。

  前期造渣过程中,铁珠含量是影响钢铁料消耗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掌握铁珠含量,郑久强根据取样结果,及时调整冶炼操作模式。他的身影在转炉平台和主控室间穿梭,通过把握炉渣成分控制、温度控制、炉渣氧化镁含量等几个关键控制点,分析、汇总几千个数据,先后优化了十几个试验方案,通过创新工艺路径,加强工艺控制,最终形成了一套最佳控制方案,总结出了双渣冶炼前期的高效脱磷技术、快速倒渣技术、降低双渣倒渣过程中铁珠含量等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有效解决了该项技术倒渣含铁量大的技术难题,使前期脱磷率达到了60%以上,使唐钢热轧部的双渣操作水平行业领先,年创效益1300万元。其中,“降低SGRS工艺倒渣中铁珠含量的方法”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发明专利,该项目被评为河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对行业大型转炉生产具有借鉴意义。当运用这种操作法成功冶炼出第一炉钢的时候,转炉平台上一片欢腾。看着优质的,红彤彤的钢水欢快地涌动,郑久强和工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几个月来的劳累一扫而光。

  在制约生产的难题面前,郑久强就是这么“任性”。河钢全面拉开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幕,他又担当起“造血功能”的强大“细胞”。

  2014年,公司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硅钢产品。转炉车间肩负为硅钢生产提供优质钢水的重任,降低钢水中的硫含量是关键,生产组织难度很大。作为炼钢专家,这副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郑久强肩上。

  每天,郑久强就连吃饭都不离开主控室,眼睛紧盯电脑上的数据,一炉一炉地观测。火红的炉台前,他挥汗如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对大家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检查炼钢操作要点和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情况。他还通过研究摸索,提高了炼钢过程温度,实现了最大限度脱硫,制约转炉工序生产优质钢水的瓶颈被彻底解决,保证了钢水成分满足内控要求,吨钢成本还降低了近50元。

  炼钢过程中温度是转炉生产的“生命线”。郑久强就是延长这条“生命线”的人。他把目光又瞄准了提高转炉终点精准命中率这个关键点。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炼钢生产现场认真观察炼钢反应,缜密分析各种数据,指导职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凭借大量的数据积累,总结归纳出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他通过优化冶炼工艺,固化操作模式,使转炉成分、温度命中率均达100%。“郑久强的每一个创新都是源于他丰富的炼钢经验和善于思考的精神。”热轧部转炉区域技术员李艳龙感触颇深。

  2014年10月份,郑久强在延长炉龄,节约补炉材料方面大做文章,总结出了“造渣、调渣、溅渣”先进操作法。在生产中运用后,转炉炉衬的侵蚀速度大幅降低,炼钢生产更加稳定,产能不断提高,转炉炉龄由6000炉提高到17000多炉,进入到全国三甲行列。而且整个炉役不补炉,每年不仅可以节约1000多吨的补炉材料,还挤出100多小时的炼钢时间,每年多创效益2000多万元。在郑久强看来,降低成本始终都是不能丢的“法宝”,而他通过创新使这个“法宝”升了值。他根据150吨转炉生产实际,从调整渣系入手,精准确定了适合溅渣护炉的炉渣中氧化镁含量、炉渣粘度、留渣量等参数,提高终点炉渣的耐高温侵蚀程度,保证炉况在合理的侵蚀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预期。

  一花开放不算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近年来,郑久强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他把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操作要领撰写成文,打印成册,手把手培养生产骨干。2006年,他成立了郑久强工作室,向职工讲授破解影响产品质量疑难问题的好方法、小窍门。并以此工作室为依托,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展示成果,搭建平台,命名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操作法。

  “要发挥工作室的作用,让更多的炼钢工脱颖而出。”郑久强创新工作室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开展了现场课堂、技术难题会诊等多项活动,并且每月都组织技术比武,以此促进工作室成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工作室的一大成效,就是让整个炼钢操作更加标准化,缩短炼钢工培养时间。目前,他的创新工作室成员中有4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2名市级、6名公司级劳动模范,8名职工曾10多次获得炼钢状元称号。行业大赛中,评判人员纷纷惊讶:“河钢唐钢出来的炼钢参赛选手个个操作都非常规矩!”这“规矩”的背后,是郑久强手把手教,近乎苛刻的操作要求。

  几年来,仅郑久强工作室就申报了15项国家发明专利,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产生先进操作方法12项,已经申报职工岗位创新成果28项。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郑久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首批50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

  在郑久强的带动下,河钢集团正在形成久强效应。郑久强的成长经历,激励一线职工立足岗位、提高本领的积极性,河钢集团连续举办了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拔出了集团“金牌工人”38人、“技术标兵”77人、“技术能手”191人。先后有90人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郑久强和他带领的团队的工作业绩,带动更多的年轻大学生扎根一线岗位,为推动一线操作由经验型向智能型转化奠定基础;包括郑久强工作室在内的一线职工岗位创新,带动全集团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仅2014年集团研发创效新产品169个,国家专利受理418项,其中发明专利112项;截止2014年底河钢集团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835项,平均年增长28.8%,拥有专利1935项,其中发明专利517项。郑久强责任与担当的“基因”在永续传承。

  一口浓郁的乡音,一身朴实的衣着,一腔澎湃的热情。郑久强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河钢唐钢的一片深情告诉我们,人必须正视现实生活,领悟生存意义,对他人满怀热忱,才能为自己的事业倾注所有的注脚。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