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到那里
★文/(黑龙江)方框侠

当我遇到挫折,对现实生活感到困惑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小学同学来。姑且用A君来称呼这位同学。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的那个天真烂漫的年代,我曾和A君一起拜在同一位老先生门下学习诗词,在我们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城里,他算一个文化“牛人”。
在当年,A君是“牛人”众多弟子当中最特别的一个人物,之所以说他特别,是因为他做任何事之前都必须先要探讨一下这件事的具体意义。在小学生的眼中,“意义”这个词汇有着极深远的意义,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牛人”的弟子都发自内心地觉得A君和我们不同,因为他是个很有意义的人,而我们却连“意义”这个词的具体意义都说不上来。
某次“牛人”组织的周末对对联的活动里,当时“牛人”出了一个上联,却只有一个字——“一”。很多同学争先恐后地对“二”。“牛人”直摇头,说:对二的都很“二”,我这个上联很不简单,你们看,“一”字是“生”字的最后一笔,是“死”字的第一笔,所以,我这个上联中包含了出生入死的意义。我们听完了也直摇头,但A君听到“意义”两个字,却一下子精神起来,于是他想了许久之后,站起身对“牛人”说:下联应该也是“一”。“牛人”摇头晃脑,问他为什么?A君说:你看,“一”字是死字的第一笔,却是“生”字的最后一笔,所以我的下联包含了入死出生的意义。
我们听罢彻底晕菜并且都对A君的下联颇不以为然,因为敢情他把对对联当成脑筋急转弯了,上下联居然能一样!但“牛人”听完A君的话却如获至宝,对A君大加赞扬,连说:犊子可教,犊子可教……“牛人”有点大舌头。至此之后,A君彻底得到了“牛人”的青睐与真传。
后来小学毕业,由“牛人”处出师的A君被“牛人”保举为一所重点初中里的重点班级里的重点语文课代表,再后来就进入了重点高中。在高中时代的A君仍旧很喜欢探讨事物的意义,但他所涉及的内容却本分了许多,当时他自定的目标是将来当一名有意义的哲学家。
在高二的时候,A君选择了文科,同时还在文科班里找了一个和他志同道合的女朋友,此女身材样貌俱佳,最大的特点是亦喜欢探讨尖端哲学问题,与A君一张嘴就是×××的深远意义是×××不同,此女一张嘴就是×××的真正内涵是×××。所以他们两个的联姻可谓珠联璧合。
第二件影响A君命运轨迹的事发生在A君与其女友的一次烛光晚宴上,当时他们在一家很大的肯德基餐厅就餐。席间,气氛浪漫和谐。这时A君的女友起身说要去一下洗手间,A君却由“洗手间”这个词汇想到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上,他马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厕所就厕所,干吗还要说成洗手间,这样的举动毫无实际意义。
A君的女友一听立即皱起眉头,她先泰然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有条不紊地反驳起A君来,她认为,将厕所含蓄地称为洗手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深刻体现,是绅士之风以及优良习惯的表现形式……
A君不服,立即反击,其女友也不示弱,据理必争。没多久,他们两个就辩得面红耳赤,引来餐厅里很多正在就餐的人诧异的目光,当他俩辩到妙处,很多围观的人欢呼鼓舞,掌声雷动。就这样,餐厅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餐厅外路过的行人透过玻璃看到这壮观的一幕,还以为餐厅中正在举行什么有奖优惠活动,于是也纷纷涌进来看热闹……
这场关于洗手间的辩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就在餐厅中人头攒动、人满为患的时候,辩论的一方,即A君的女友,在众多观众的面前,终于把持不住,当场失禁了……
这件事情当年轰动一时,后文更是见了报纸:A君女友认为自己当众方便是件相当没内涵的事情,于是羞愧难当,痛不欲生。终于有一天,她把自己从学校的小二楼很有内涵地猛扔了下来,所幸她只摔了个骨折而已……当时A君正在操场上踢球,有幸亲眼目睹了自己女友身体力行的自由落体实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对待学术的精神是意义非凡的。
之后的A君亦痛不欲生,却并不完全因为他丧失了女友的缘故,更主要的因素是他女友的父亲为了自己女儿的“自杀”而迁怒A君,并扬言要废了他。A君四处躲藏,但还是给人家逮到。A君女友的父亲是个典型的没有意义、没有内涵的家伙,却是小城中最有势力的黑社会头目,外号“丧彪”。他说出的话从来都会兑现,于是A君就这样被废了。
所有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都以为A君这回死定了。但几个月后,A君竟奇迹般地回到了学校,但一条腿却瘸了。很多人以为当时丧彪说要废了A君,是要把他阉了,没想到现在A君虽然损了一条腿,但男人雄风依旧。一些人不禁大感失望,怅然若失。
此后,A君发奋图强,在高中毕业的时候,终于一鸣惊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北京著名院校。于是A君一夜之间又依稀回到了他的小学时代,成为了众多人心目中追捧的偶像,他人穷志不穷,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再后来,我便有很多年没有听到有关于A君的消息了。因为我也上了大学,并且不经常回家。直到去年十一长假的某个傍晚,回到家中的我突然接到了A君久违的电话,他约我出来散步叙旧。
当我们见面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才几年未见一瘸一拐的A君竟老了许多,当年他脸上尤为明显的意气风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通世故的沧桑和练达。
A君告诉我,他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他现在的理想是当一名自由撰稿人。自由自在地活着。
我对A君说:你小时候不是喜欢探索事物的意义吗?应当当个哲人才对啊!
他笑了笑,对我说:你是学医的吧!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今天当了医生,你可以说你自己工作的意义在于救死扶伤,明天你改行了,干建筑了,你还可以说你是在为建设伟大祖国出一把力,后天你又办厂自己当厂长了,你还能说这是在为社会上的失业人群谋求出路,可大后天你破产了,要饭了,当别人问你起要饭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你该怎么说?你要饭就是个社会的累赘,影响市容,堵塞交通;死了比活着贡献大,可你还得活着,难道这时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高尚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可言吗?没有!所以人活着才是最终极的意义,一切都是为了活着服务,其余的都是在扯淡。
当他说完的时候,我不得不重新打量起这位和我认识了将近15年的老朋友,我忽然感觉他很陌生,但却很真实。
后来,我的十一长假结束了,踏上了返回学校的路途。在飞驰的客车上,我望着车窗外不断倒退的模糊景色,渐渐想起了很多A君的事。我不是个喜欢探讨事物意义的哲人。就像大多数活在世界上庸庸碌碌的人们一样,当我踏在狭窄泥泞的生活道路上时,可能我出发之前所制定的那个金灿灿的梦想,已经被我在出发的时候无意间落在了起点的一旁,却始终没有发觉……
编辑/秦远
E-mail:xjsj_qinyuan@126.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