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的构建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5495
◎王 璐

  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的构建

  ◎王 璐

  一直以来,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关系而受到高度重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代特征下师生关系具有不同特点。当今社会,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教育”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行业,使师生关系在观念、情感、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构建十分必要。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互联网+”这一模式我们早已不陌生,比如,“互联网+美食”成就了美团外卖、饿了么;“互联网+购物”成就了淘宝;“互联网+银行”成就了支付宝……“互联网+教育”的提出无疑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潮流的教育模式,给目前我国的师生关系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一、传统的师生关系特征

师生关系的内涵众说纷纭,结合众多观点,我认为,师生关系形成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伦理关系、情感关系等众多关系构成,既具有一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又具有其特殊的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联系的特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关系,也是影响教育活动的关键要素。构建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①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从教师领导方式来看,师生人际关系主要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

  (一)专制型

  这是传统社会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师生关系。教师采用强制手段管理学生,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此时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是专制型师生关系的倡导者,他否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就是教师给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

  这种师生关系,无疑疏远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的求知欲。显然,这种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和教育教学。虽然这种“教师独尊”的师生关系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鲜有存在,但由于受到近百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仍具有较强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不足。

  (二)民主型

  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除正常交往外,师生之间也有许多非正式交往。我国学者也在研究中提出,民主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间你—我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对话、民主、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它具有民主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共享、相互交融的特点。②

  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但,在如今互联网的影响下,教师已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生更多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已不足以满足学生需要和教师权威的巩固。

  (三)放任型

  教师对学生既不苛求也不关心,对其放任自流;学生对教师既不恐惧也不喜欢。杜威将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加以主宰,只能做其“自然的仆人”。而这种放任方式虽会使学生感受到绝对的主体地位,但他们毕竟对知识还没有完全地辨别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发达的当下,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重构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内涵

  2012年“互联网+”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被首次提出。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举动意味着“互联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 10月第十五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更是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探索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由此足以见得互联网行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

  “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融合,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教育注入互联网的特征,变革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育评价等,使教育更具生态性,更符合如今时代特征,为互联网经济时代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二)当前模式下师生关系重构的必要性

  学生由于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高等自身特性,逐渐成为互联网等新媒体主流使用群体,而教育不断地融入互联网特征,使得当前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

  1.“互联网+教育”的大规模特征使师生关系的观念趋于模糊

  “互联网+教育”使学生学习知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老师面对面的授课方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途径,教育走出了学校,不同地区、国家通过网络连成一片。近年来,慕课、可汗学院等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学生能接收到不同特点、不同质量的教育。只要有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泛在学习”——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因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学习鸿沟”。③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存储性和交互性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吸纳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库”,并且这个信息库随着由互联网终端连接起来的人们不断上传、发布新的信息而源源不断地扩容。④选择知识范围扩大也就意味着学生同时可以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老师,久而久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观念逐渐淡化。如今的学生普遍具有一种数字化特征,即具有较高对新事物、数字媒体的接受和掌握能力。学生能够较快熟悉通过网络来获取感兴趣的知识,有时甚至比教师了解得更为迅速和透彻,他们也往往更容易也更为乐意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能够有效缩小与教师之间信息差距鸿沟,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学生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互联网+教育”的开放性特征使师生关系的情感趋于疏离,更加脆弱

  “互联网+教育模”模式下,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特点的教师,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要。但这同时也表现出,学生不再像传统意义上拥有固定的专门学科教师,在众多选择中,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时间和程度都有所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互联网使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与之相适应,教师的作用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服务者。例如,MOOC虽然极大地便利了人们接受世界著名大学的许多优质课程和教学,但却没有传统实体大学里师生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即便技术(包括在线即时视频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也无法产生与在现实同一时空中一模一样的实际效果。⑤电子白板、微课等越来越多技术进入到现实课堂中。我们发现,老师通过打字将问题输入到屏幕中,学生也将自己的疑惑通过键盘传达。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缺少活力的。

  3.“互联网+教育”的虚拟性特征使师生关系的行为更具多样化、交互性

  互联网下师生间交往不再只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微博、微信等的发展,使得师生之间交往更加便利,具有实时性,增进了师生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与学生间的网上交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由于无需当面交谈,学生也会更放松地表达自身情况。

三、“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信息素养,合理利用互联网

  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当代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微课、教学软件等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互联网中信息繁多,学习碎片化和缺乏自制力等现象繁多,如何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无疑需要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增强对信息收集、整合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网络上信息时不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教师需要自行调整好尺度与分寸。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课堂,但绝不能使其成为课堂中“唯一”。基于这一点,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学生通过网络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净化和筛选。这无疑增加了教师工作难度,但这同时也对师生之间建立更亲密关系创造了契机。

  (二)增强对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学生对新兴技术的熟悉与运用本身就比教师更为迅速,学校应针对这方面为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让他们在熟悉运用这些技术的同时也能够有所创新,使课堂更加丰富。

  (三)教师和学生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在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日新月异的技术,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不仅是一名教育者,同时也是一名学习者。学生在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能跟教师保持步伐一致,共同进步。

  (四)师生双方应更加积极地利用互联网交流,同时拓宽交流内容

  多样的交流方式,使师生间的交往更加便捷,可以通过发送语音、图片等方式增强对彼此的了解,课业上遇到问题时也可及时沟通。如今,“刷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老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发送朋友圈来了解彼此的生活,即使是在假期不能见面,但也会觉得好像就在身边。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尤其是对于教育来说,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也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但这同时也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掌握这些新兴手段的同时,更加了解学生的需要,更好地扮演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引领者、陪伴者、指导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密切的交流,在以互联网为教学媒介时也能有所创新。和谐、互动、创造性的师生关系无疑是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所需要的师生关系。

  注释:

  ①杨淑萍.论关心视阈下师生关系的重建[J].教育科学,2009(3)

  ②叶子,庞丽娟.师生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③王俊秀.即使在最远的山区,也能请到名校家教[N].中国青年报,2014-06-16(9).

  ④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⑤胡乐乐.论“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116041

  王璐(1996-),辽宁大连人,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教育学(师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