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服对唐朝服饰文化的吸收
◎陈新
中日两国作为邻邦,其友好文化交流已有千年历史,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璀璨,日本国服——和服吸收了不少唐朝元素,加上本土人民的智慧创造,进而演变地更加高贵优美。由唐朝时期的服饰文化交流延伸至今,中日文化之交愈加频繁、愈加友好。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各个国家地区之间不免存在着丝丝缕缕的交流联系,在交融中相互促进,在联系中求得发展。中华民族坐拥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曾经向世界上许多地区播撒了文化之光。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东亚邻邦,中日文化交流也就有千年之久,而唐朝时期的交流则是这数千年中的重要一环。文化交流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在种种文化因素中,服饰文化是我选择的方向。
一、公元7-1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
始于公元618年结于公元907年的唐朝乃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朝代。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正由于开放的世风,域外文化的影响,唐朝服饰较少地受到其他因素的约束,服装的色彩艳丽、图案多样、装饰丰富,成为唐朝文化的一大标志。而同时期的日本则是处于从飞鸟时代到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前半期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和服也是一种艺术品,遣唐使来到时得唐王接见,获赠唐服,更使唐朝服饰文化深入日本人民生活中。
二、和服对于唐朝服饰文化的吸收
(一)和服对于唐朝服饰中图案纹样的吸收唐朝时期的繁荣昌盛之景充分反映在其服饰的图案之中,服饰纹样多以花卉为主题,花朵色泽艳丽形状优美,轻柔的帛纱之上花团锦簇,花鸟相间。古日本的服饰大多不绘制图案,到了唐朝时期,唐服饰文化传入,和服上才开始了绘图,将外来的唐文化与本国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和服图案纹样。唐朝刺绣工艺传入日本,和服上的图案也更加丰富,多以松竹梅、龙鱼鸟为主,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吸收。
(二)和服对于唐朝服饰款式形态的吸收
唐朝时期女性以丰满为美,服装追求宽衣大袍多层覆盖,既显得庄重沉稳、高贵优雅,又可以掩藏女性躯体特征,略显抽象的美。奈良时期和服吸取了唐朝的服饰款式,采取宽衣博袖的服装形态,并且从内到外也是层层叠叠,极显雍容华贵。
三、和服极大吸取唐朝服饰文化的原因
从日本方面来说主要是出于日本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而在天皇制度下的封建专制时期,文化是由政治控制的,所以说到底是日本政府对唐朝积极学习吸收优秀文化的结果。唐朝时期,日本经历了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前期,这三代的天皇大多积极向唐朝派遣使臣,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第一次派出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遣唐使为日本带去了璀璨独特的大唐服饰文化,促使日本政府效仿,颁布了各种律令条例在全国推行唐朝服饰文化。公元701年,日本政府颁布《大宝律令》,制作衣服要仿照唐朝的服装式样,全国不论男女老少穿衣都要仿效唐朝。这时的和服又称为“唐衣”“唐草”。在政府政策的影响下,日本民族以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摄取着外域文化,并认真消化变异质文化为己用,附以民族特色。他们不把外域文化当成洪水猛兽,而是以坦然接受的态度面对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到来的外域文化。对于繁荣的唐朝文化,他们认为,只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可以使本国文化得到滋润,国家和民族也就可以发展进步。而且,日本在吸取外来文化过程中也并没有迷失自己民族的本性,这一点,对于曾经拒绝外来文化或者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的中国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从唐朝方面来说,主要是由于繁荣昌盛的社会状况对于日本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经济上,农业进步,新型农具不断涌现,手工业大为发展,尤其是纺织业技术的进步为服饰制作提供了条件;政治上,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各方稳定、多国朝拜的盛况也使世界其他国家可望不可即;文化上的造诣更在日本人内心塑造了繁荣伟大的大唐形象。
四、中日文化交流展望
唐朝至今的一千多年中,中日邻邦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但是总体友好的进程中。邦交正常化的30多年中,中日文化交流事业发展迅速,已遍布音乐、美术、戏剧、电影、民俗等各个领域。对于中日之间的不和谐环节,双方政府应积极和谈,以相互包容、取长补短作为共同取向,推进官民多层次多方位交流,达成友好共赢的最终目标。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0710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