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婚姻幸福就不会有锦江饭店
●深夜东八区

董竹君与夏之时
她是锦江饭店享誉海外的创始人,曾接待过一百多个国家的政要元首,连尼克松、卓别林等大咖都对她赞誉有加。她有倾城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偏偏在乱世跑去自辟天地拼才华。她就是董竹君,一个很有故事的女人。
一、无奈坠风尘
1900年,董竹君出生于上海一户普通的贫寒人家,父亲拉黄包车,母亲给富裕人家做用人。她从小就漂亮,有“小西施”之称,父母见她聪慧,便省吃俭用,6岁时送她进私塾,盼望着她知书达理,日后嫁户好人家。
可惜三年后,母亲失了业,她的父亲因伤寒症病入膏肓,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生活越过越差,亲戚也被借钱借怕了,索性断了往来,高利贷压得人喘不过气。父亲只得把13岁的董竹君押给妓院,做了名卖艺不卖身的歌妓。
她长得标志,齿白唇红,加上一副好嗓,请她开局卖唱的请帖多了,人也名气渐大。加上她清冷若冰的气质,让她更有吸引力,很快就成了这家妓院的头牌,摇钱无数。
她见多了客人的满口淫秽,老鸨逼良为娼的下作手法,虽身在淫窟,却日夜想着跳出火坑,害怕哪天自己被逼上娼妓路,难以清白。直到她遇到改变自己一生的英雄——夏之时。
当时夏之时是辛亥救国英雄,经常光顾风月场所掩人耳目,以联络爱国青年,畅谈国家大事。来来往往中就认识了董竹君,被她的脱俗气质所吸引,魂牵梦绕,而她也被这青年才俊撩拨了心弦。
可一个是声名显赫的英雄,作为落入风尘的妓女,和这样的人私订终生本该诚惶诚恐,她却说:对镜自照,暗自欢喜,自觉相貌配得上爱国英雄。
一日老鸨逼她卖身,见到夏之时她放声痛哭,夏之时怜她疼她,提出为她赎身,她却固执地拒绝,揩去眼泪说:“你真心待我便可,不需你的钱给我赎身。万一哪天你不乐意了,说我是你拿钱买来的,我该情何以堪,如何与你共处?”
夏之时顿时被眼前这个女子的魄力所折服。
一天深夜,她约看守玩牌,又打发着失去警惕性的看守给自己买蛋糕,就在他走出弄堂后,她舍下所有的珠宝积蓄,只着一身素衣,飞速下楼跳上了黄包车,向夏之时的住所而去。
二、从歌妓到督军夫人
1914年,15岁的董竹君如愿嫁给了夏之时。从歌妓到督军夫人,她的人生开始大翻身。婚后她顺利地赴日本留学,但夏之时为人霸道,占有欲极强,害怕貌美的媳妇被人拐走,临走前,掏出手枪给她,一来为了防贼自保,二来若是做出对不起他的事,就用它自杀。
好在两人感情深厚情意绵绵,她也不做多想。可是别人的闲言闲语却让她忍受不了。“一个妓女怎能配得上督军,真是笑话!还不是男人的玩具,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听到这些话后的董竹君更加发奋读书,白天处理家务,晚上挑灯夜读,经常彻夜通宵地看书写字,短短几年就修完女子高中全部理科课程。
后来她准备去法国深造,碰巧夏之时奉命被迫回川,她只好随着夫君一起回到故土,心里却是对封建家庭的胆怯。
果不其然,刚入家门婆婆就放话:一个妓女想做正室,想得美。想入夏家门,做个姨娘都是痴心妄想。
她听后忍气吞声,每天伺候公婆,勤俭持家,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夏家人心悦诚服。时间长了,婆婆终于感动了,还为了她重新办了一个传统婚礼。
但是,夏之时仕途不顺,最终被免去了职务。待在家里时间一长,不仅思想越来越保守,脾气也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对董竹君拳打脚踢,说她生不出儿子;还无节制地赌博抽大麻,对女儿不闻不问。董竹君想让女儿去读书,他却说:“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浪费闲钱!”
这期间四女儿腰椎患疾,整日痛得哇哇直哭,另一个女儿从高楼坠落,一时昏迷不醒,在董竹君最需要人来支撑的时候,夏之时却在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这让她对夏之时越发失望。
一次夏之时碰到女儿和男同学说笑,他竟不顾女儿颜面,公开破口大骂:“不知廉耻的东西,都是你妈教的,不如送你一把刀或者绳子算了!”董竹君忍不住和他论理,却被他拿着菜刀到处追赶。
心灰意冷的她决定离婚。
夏之时听后轻蔑一笑:“分居五年,我们暂不离婚,你要是带着女儿没饿死,我夏之时用手掌心给你煎鱼吃。”
就这样,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夏之时,回到了上海。
1930年,有点经商头脑的她到处集资,在上海创办了群益沙管厂,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却在一声炮火中化为乌有,所有苦心都泡了汤。
而让她备受打击的是父母的相继离世,一时间她头发脱落得厉害,精神压力巨大,甚至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
1934年夏之时来找她:“五年之约已到,你看看你,事业也没什么成就,还是和我回家吧!”没想到两人见面就是这样一句刻薄话,这越发坚定了董竹君离婚的念头。
三、逼出来的才华
正式离婚后,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说她靠夏之时跳出火坑,用完了就扔;也有人钦慕她的勇气和独立的精神,而川官李崇高便是其中的一位。
1935年,他无偿借给董竹君2000块钱,她因此而创办了花园式的锦江饭店。
从饭店的设计、菜肴、格调都是她一手包办,请来最好的厨子,筷子、碗碟都精心设计,有着文人雅客的浓厚情调,无数人慕名而来,回头客络绎不绝,人人称赞。
杜月笙非常赏识这位创业成功的单身母亲。他本打算建东亚地区最大的娱乐场所,由董竹君来组织,后来因为抗战爆发而搁浅。据锦江某位老职员回忆,董先生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她只要眼睛一睁开,就在动脑筋。
1950年,董竹君将锦江饭店捐赠给国家,用来招待国内外的贵宾。至今它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元首高官,一时间锦江饭店甚至成为中国的门面了。
动乱年代,董竹君曾两次入狱,却依然从容优雅。每天规律饮食,牢房空地不大,就每天坚持踱步锻炼身体。肥皂日夜放在枕边,每一次深呼吸,对生活就多了一点盼头和活下去的勇气。
曾经不管日子有多难,她都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她培养出来的四个女儿都是高才生,都和她一样,有着敢闯独立的品质。
董竹君被誉为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她身体力行,鼓励女子应该获得人格的自由和独立。创办锦江茶室期间,招聘的服务员清一色是女性,因为她想借助自己的小小权利,倡导女性独立,首先就是经济上的独立。
1997年12月,在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出版后不久,这位传奇的女强人溘然长辞,享年97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