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烽烟洗礼冀东魂——读孙黝长篇小说《古镇狮吼》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21921
王金保

  烽烟洗礼冀东魂——读孙黝长篇小说《古镇狮吼》

  王金保

  迁西籍作家孙黝长篇小说《古镇狮吼》公开出版,首先,表示祝贺。

  当初,孙老师说,他在写小说,并在微信上不断晒出新的章节。说心里话,我没在意,以为他在写着玩,估计也就是写个中篇啥的。没想到,他把这事当了真!竟一直写到10多万字,并把打印的书稿给我们看。我这才受到震动,不由得对他、对他的作品,刮目相看。因为当时尚未定稿,也没有细看,直到前些天书出版,才认真地坐下来看。这一看,又收获了好多的惊喜。梳理了几条,与各位分享:

  一是选题,植根本土,充分利用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并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那么,我们唐山、迁西,古往今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人物、事件,乃至物产、风俗、传说,也有好多东西可以大书特书。在那些玄幻穿越、庸俗荒诞之外,真的是“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如何讲好“唐山故事”、“迁西故事”,值得思考。孙黝老师的《古镇狮吼》,以长篇小说体裁,将史实与民间记忆相融合,呈现冀东革命和长城抗战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讲述“唐山故事”、“迁西故事”的案例,对我们今后的创作,非常有启发。

  二是故事,情节跌宕,富有传奇色彩。有了好选题,还要有好的故事来讲述,来表现。《古镇狮吼》,一开篇,就是麻子扒墙头、纠缠杏花,然后又是古镇上的神奇的石狮子、剑飞古刹学艺。本来是要写革命和抗战,却不是上来就狂轰滥炸、炮火硝烟。先用简洁的笔调,交代家族仇恨,儿女爱情,安排剑飞、麻子、春芽陆续等场,大幕徐徐拉开。殊不知,山雨欲来风满楼,古镇即将遭受战争的蹂躏。另外,作品中御赐金佛、狐仙炼丹、夜除汉奸等情节,波诡云谲,扑朔迷离。再如,第三十五章,二愣就义——二愣被敌人抓住,一边油锅烧得滚开,狼狗吐着舌头,二愣却大义凛然、唱起了冀东皮影,痛骂“流氓坏蛋小东洋”,鬼子一刀一刀从二愣身上片下肉放油锅里炸,然后扔给狗吃。这段故事,情节紧张严峻,现场感强,视觉冲击力大,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持久,既揭露了敌人惨无人道的本质,又赞颂了英雄无畏牺牲、慷慨赴死的傲骨。英国侦探恐怖小说家约翰·勒卡雷说,“‘猫坐在垫子上’不是故事,‘猫坐在狗的垫子上’才是一个故事”。就是说,故事要有矛盾冲突。杏花出于无奈,与麻子有了关系,可麻子利用杏花得到金佛的秘密,又害剑飞、春芽。一边是自己的姘夫,一边是自己的女儿女婿,矛盾冲突就出来了。怎么处理?当麻子再来纠缠时,杏花就咬了麻子耳朵,跟麻子拼菜刀,结果被麻子杀死。

  三是语言,简洁质朴,不乏文学美感。作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力图体现地域特色,行文质朴,方言俗语更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作品的客观真实。语言质朴,但不粗俗,反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例如,石狮子把姐弟驮到古镇,在古镇“安了家,落了户;扎了根,发了芽”,这样的句式,短小精悍,富有韵律,带给人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鲁迅说,文章要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具备这“三美”,才能让作品表现出完美的艺术境界。茅盾也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的和精炼的”。譬如,第七章,“夏天夜晚,蚊虫多。杏花点燃栗绳,驱蚊乘凉。硕大蒲扇在手中摇动,……隔壁王大爷,坐在门前石墩,唱莲花落子”,几笔就描绘出恬静祥和的民间生活场景。此外,作家还有意借鉴章回小说和评书的叙述风格,更贴近了读者,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是人物,富有个性,鲜活传神。马克·吐温说过,“一部小说成功与否在于它的人物塑造:人物塑造得好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人物塑造得不好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可见,人物塑造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古镇狮吼》中,写剑飞“生得目如闪电耳大如轮,身轻如燕矫健似猴,走起路来噌噌噌快如风”,一个正直粗犷、勇敢敏捷的年轻后生呼之欲出;写春芽“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酒窝浅;杨柳腰刘海飘,一颦一笑显微妙,青莲出水而不妖”,这段外貌描写,不仅用了韵凸显韵律美,还抓住了面目神情特征,简约几笔,勾勒出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对剑飞勇敢侠义、春芽纯真活泼,从报家仇到雪国恨的转变,成长成熟过程的描写;对麻子毒辣刁钻、日寇凶残猖獗直至最终自取灭亡的描写,一举手一投足,每句话每个神情,都能符合人物身分,彰显了人物性格。例如,第二十五章,“麻子本来气喘吁吁,一个巴掌打得他直转磨。他拔出盒子枪,刚要发威,渡边眼睛一立睖,麻子马上转怒为喜,露出笑脸,把枪一挥:‘妈的,给老子快点儿上!’”,非常戏剧化的场面,暴露了麻子专横跋扈、又不得不认贼作父奴颜婢膝的丑恶嘴脸。

  评价一部作品好坏,其实很难,这需要有专业的理论支持,需要丰厚的文学素养垫底,这是一门学问。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内心形成一个判断,说某一部作品“好”,说某一部作品“一般”,说某一部作品“不咋地”,到底怎么“好”、怎么“一般”、怎么“不咋地”,让人问得脸红脖子粗,我们也很难用专业评论语言表述出来。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文化水平不一样,选取角度不一样,阅读感受不一样,评判标准不一样,那么,他给出的结论也就有所不同。像孙黝老师这部《古镇狮吼》,我个人认为,挺好!为了给个理由,我归纳了以上四点,是否确当,还请大家指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