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读书修身对书法创作的重要性
唐文
当前,文艺界尤其是书画界有一种评判标准,谁能受市场欢迎、谁的经济收入高谁的水平就高。这个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书法为例,许多能够投资书法的人并不见得真的懂书法,出于一定经济基础上的风雅追随或是跟风投资,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书法市场。在没有书法知识和鉴赏能力的情况下,看名头、看简历、看媒体的炒作就成为他们取舍的标准,而这些依据往往脱离了书写水平的真实。一旦这些投资人厘清书法标准之后,之前的许多书法家定会进入他的黑名单。另外一个方面,一些高水平的书法家由于趋利心理,为了完成大单忽视了质量,以至于市场上充斥着他们的应酬之作,这样也无异于自掘坟墓,并且严重的误导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书法审美以及学习。
一些只讲功利忽略艺术价值,只重经济效益无视社会效益的所谓书法家,常被人们称作是“江湖书法家”,按照网络上大家的归纳,“江湖书法家”大致有以下七大特征:
一是脸皮厚,口气大。不管是多大的场面,不管是有多少人,人家脸不红,心不跳,该吹吹,该擂擂。鄙秦贬汉笑钟王,越唐迈宋压苏黄!饭桌上下均以大师自居,满口是:xx省委、xx军区、xx集团、xx公司有我的大作;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芝加哥,一幅字卖八万多!唯独不谈与书法有关的话题。
二是背景深,头衔多。
见有来人、围观者,立马递上宣传册页、名片。名片显示为全球级、世界级、全国级、中华级协会主席、副主席、理事、会长、院长;文化部等中央部委级艺术顾问、首席教授等等职务。册页中有与各级党政要员、圈内外名人合影。其实头衔多为虚构,合影多为合成,即使有真的,也多为与某名家在公共场会偶遇所拍。
三是证件齐全,张嘴谈钱。随身携带所谓作品润格、等级证书,甚至还有国际ISO认证证书。想要作品,张口就是上万,最后二百元成交!还说:你这朋友不好找!
四是装束怪异,与众不同。长须飘飘,马尾翘翘;脚蹬尖口老布鞋,上穿对襟小棉袄,或认识某高僧,或结交某老道。
五是拉远亲,认死人。自称:“白石传人”、“怀素后裔”、“羲之xx代子孙”。等等
六是绰号别致,落款响亮。画画的有“猴王”、“猫王”、“葡萄王”,写字有“第一笔”、“xx一枝笔”、“xx一绝”、“xx创始人”、“中国xxx”、“东方xxx”。
七是善于炒作,精于表演。只要看到有镜头在,不管是摄像机,或是照像机,或正襟危坐、或玉树临风、或仙风道骨状……表演极度夸张,富含气功、太极、街舞等成份,斗笔乱飞、墨花四溅。拥有地摊杂技,比如双钩书、左手书、反书、嘴巴脚丫执笔、写“舞”字画高跟短裙美女、写“福”字画寿星拄拐、写“佛”字有人跪地、写“马”字奋蹄扬鬃、写“竹”字一走一顿、写“虎”字一托两米……凡此种种,极尽炫耀之能事。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华夏文明不可磨灭的符号。书法创作某种意义上是书法家在为自己画像,任何的轻率都会影响自身的形象,从这个角度出发,书法创作显然具有了几分严肃。虚名只会受到公众的谩骂、谴责,没有艺术收藏价值的东西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与“江湖书法家”相对应,一些书法家将书法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选择,回归书房,潜心书艺,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系统而有深度的研修书法。他们更注重自修,冷砚孤灯、诗文经史,笔记心得,任意毫端。将心沉静下来,细细品读古人在法帖的字里行间传递出的那份安然与笃定。情之所至抑或颇有心得之际,濡墨展纸,书写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用真实平和之心积累高度,用清修雅致之为积累份量。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不懈的读书学习对书家至关重要。
宋代大书法家苏轼在论书诗《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中有云: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诗中强调了读书学习对书家的至关重要性。他还在题跋中指出:“作书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矣。”苏轼在这里将作书与读书见识、修养有机地联系起来,黄庭坚认为:“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乎。”一语道出了以学养书的真谛。
成功的书法家少不了勤学苦练,少不了不辍的临池,苏轼也说过:“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但不注重读书学习,胸无点墨,技法再精熟,终不过是书奴或字匠而已。书家的学养应包括文学修养、见识、人生阅历、江山阅历、气宇格局、志向操守等,精湛的技法本身也应作为学养的要素之一。
书写反映书家心声,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已势在必然,欲成为一位优秀书家,应当着眼于文化品格的提升、精神气质的熔铸和胸襟眼界的开拓,将读书修身作为自己的必修课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