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池
周建清
清明山,就像是太湖中游上来的一条鳗鱼,头东尾西横亘在老家的村子前。清明山有什么典故,我不知。我们的村子位于山前,故名前村,倒或许与清明山有某些渊源。
山的前部,相当于鳗鱼的腮的位置,有一比较隐秘的泉,泉水冒出,顺狭小山涧下流,奔腾不息。经山坡下一片浅洼小憩,蓄势而下,汇聚成一汪水面,清澈而阔大。那便是当地有名的饮马池。
关于饮马池的传说有两种,一是三国年间,吕蒙屯兵山前,掘池引水,浴马饮马于此,故得名饮马池;还有一说是太平军在此休整,马饮水此池,故这池名为饮马池。两种说法均有缘由,可我更愿意相信前者。因为由饮马池向东,绕过清明山头,不远处有一村,叫吕蒙坞。因村里有一家亲戚,幼时去过几次。小时候,经常听祖父讲故事,提及过与那个村子有联系的三国故事。读初中时,去同学家玩,再次到过那村。偶然想起,便留意了一下。只见是个普通的村子,没有什么古老的遗迹,找不到与吕蒙有关的点点滴滴。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心底相信着。就村名而言,或许是吕蒙养马所在。后来,得知不远处还有一村,名陆家浜,说是与陆逊有关。吴国两大将帅均出,我觉得更有说服力了,这个传说得以圆满。或许,太平军正是得知此传说后,才到此逗留。毕竟这里地处太湖之滨,又有山为依靠,在此屯兵理所当然。出于个人情感,我认定饮马池的历史由三国开始。
当年据祖父讲,饮马池上方的山坡上,有状元坟,小姐坟,解放初年被挖。还有某大户人家的祖坟,建有坟堂屋,有专人看护。围池有亭榭,池上架有九曲之桥,与园林相仿。每逢清明时节,大户人家的后人由城里来踏青扫墓,祭奠场面甚是热闹。
开始,我一直怀疑祖父的话,因为山坡下,孤零零的一汪池水,清澈是清澈,但怎么也看不出,它周围有那么多邻居。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小事,我才相信了祖父讲的故事。那时,每家都有几分自留地。我家和隔壁邻居家在饮马池旁都有一块地,种种山芋什么的。有一年,翻地时,隔壁家勤劳的女婿,在地里翻出了几块大石条。花岗岩石条让村里人羡慕不已,也证实了饮马池边有其他的建筑。
有了丰满的传说,饮马池就有了魅力。但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饮马池的历史,而是池畔的童年。
我认识饮马池的时候,其实那只是她的半面妆了。父辈们垦荒造田,把饮马池填了一半。小学时候的劳动课,我们还在池边的旱地上种过黄豆,山芋等作物。本来,池水四季清澈,仿佛可见池底。而减半的池水虽然还很清澈,但雨后便见浑浊了。但那影响不了孩子的心情。我们常常出现在池边,捡起石片打打水漂,观小鱼水面游嬉;特别是夏天,一帮小伙伴,提着篮子早早出门割草,不由自主来到饮马池边,玩了一会儿,觉得热了,便下水戏耍;觉得渴了,饮几口池水,只觉得甘甜。就在玩耍间学会游泳,而学会游泳的标准就是要能够横渡饮马池。回到村上就传开了,谁谁谁今天学会了游泳。嬉闹的画面,欢乐的场面,如在眼前。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原来埋葬过状元的山坡,被辟为公墓,饮马池旁多了几家厂房,一段新挖河道从残破的饮马池身上穿过。
每年清明时节,回家扫墓。站在墓区山坡,向下望去,饮马池一点点变得面目全非。而今年清明,我再也没有见到饮马池的影子。
我知道,富含历史的饮马池,有着我童年快乐的饮马池,吕蒙屯过兵的地方,在祖父的故事里消失了。然而,我记忆里的饮马池,却依然微波涟涟,波光粼粼。我可以看见,战马低脖引颈,喝着甘甜的池水……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放射科 21532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