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孤岛时期上海滩的生死暗战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海经 热度: 17158
●海飞

  孤岛时期上海滩的生死暗战

  ●海飞

  抗战前期,上海有个号称“孤岛”的租界地,日军的势力罩不到这块地方,因此这儿也就成了军统进行暗杀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不少76号汪伪特工总部的大汉奸,就殒命于此……

  

  孤岛时期 77 66号原址

76号:汪伪特工总部

76号全称是上海极斯菲尔路76号。这是汪伪特工总部的所在地。它的诞生和一位极具戏剧性的人物有关。他叫王天木,军统“四大杀手”之一。1938年,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中统和军统)在上海大量潜伏特工,刺杀汉奸和日本人,给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尤其是这个王天木暗杀了汪伪政权外交部部长陈箓以后,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才会想到创建和中统、军统一样的特务组织——汪伪76号。

  76号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全称(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除了特务工作(总务、情报、警卫队、指纹股、行动队等)以外,他们是有学校、图书馆、工厂、航运公司、救国军、银行等实体和武装力量的。除此之外,警官训练班、海社、法院同仁会、警犬训练班、抚恤委员会等等五花八门的机构,遍布上海各地。

  这个特工总部的人员组成,差不多都是国共投诚分子,地痞流氓及黑帮混混,旧军人……大部分是在道上混过的人,加之甘愿给日本人卖命当汉奸,所以总是特别擅长干出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于是光是惨无人道的酷刑,76号就有三十八套,如吊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钢针刺指,设有天牢(吊捆在半空中暴晒)、地牢和水。为了在社会上制造恐怖气氛,76号在路灯下悬挂血淋淋的人头,向人家屋内扔断手断脚,在人家门上插匕首、寄子弹、恐吓信等,甚至跟踪绑架人质。甚至为了推行伪币在银行制造血案,如1941年3月21日,在霞飞路(现淮海中路)1411弄10号,用机枪扫射,当场打死6人,打伤五人。次日在中国银行宿舍绑架员工达128人。3月24日,又在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门口放置定时炸弹。

  同时,76号还疯狂暗杀各路有识之士。1939年9月,军统派少将级特派员戴星炳来沪,伺机暗杀汪精卫。不料,行踪暴露,被76号逮捕。丁默邨、李士群想利用戴与重庆军统建立协作关系,戴星炳当即表示同意,并致函重庆,不久收到重庆方面的回信,批准戴星炳与“76号”合作,丁默邨、李士群本打算放了戴星炳,但仔细研究了信件后,发现信上有些字的笔迹比较粗,如果把这些字连起来,得出与全信内容相反的意思,即指示戴星炳假装合作,伺机执行暗杀。76号很恼火,马上把戴星炳枪杀了。

  “76号”势力最盛时候,将其触角伸向了日伪军所能控制的多个沦陷区,分别在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安徽等地建立了隶属特工总部的8个区级特务机构——南京区、江苏区、苏北区、上海区、杭州区、华南区、武汉区、安徽区。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开始推行新的侵华政策,需要安抚上海大资产阶级,不再希望有混乱的市面,但疯狂的76号还是一味胡作非为,于是,在日本人眼里它的利用价值正在失去。而同时它的头目李士群势力已经强大,并非轻易可排挤掉。所以日本人打算一不做二不休了。

  而李士群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一会儿帮助军统在上海的行动,一会儿又为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从上海撤离提供帮助。日本和军统见李士群如此阴险,两方一拍即合,联手将李士群做掉了。

  李士群死后,76号里大小头目争权夺利,很快也分崩瓦解了。

王天木叛变带来“76号”的繁荣

前面说了,76号的组建与王天木有关,76号的“繁荣”居然也与他息息相关。

  王天木曾一度是军统内部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与陈恭澍、赵理君、沈醉并称军统四大杀手。1939年,时任军统上海区区长的王天木竟然始乱终弃投奔了死对头76号。这要从针对他的一起绑架案说起。

  日本特务晴气庆胤在《沪西76号特工内幕》一书中,对这起绑架案有着详细的描述:“今天要抓一个王天木,是上海地下工作的最高领导,76号竭尽全力窥测到他们的动静,结果了解到他有一个习惯。每隔三天下午三时左右,总要到那里的一家茶室,同他的部下接头,今天正好是他来接头的日子。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李士群尖叫起来,我慌忙地走进窗边一看,只见一个潇洒的绅士正好出现在茶室门前,他头戴灰以呢帽,一身轻便的春装,站在那里环顾四周。他要去什么地方呢?似乎一时拿不定主意。马上又快步朝西走去,不出二十步,一个身材魁伟,穿着中式大袖服装的青年,不声不响地走了过来。靠近他的背部,这时停在旁边的一辆汽车,自然而然地打开车门,顺利地把绅士和青年吞了进去,于是汽车就消失在人群里。”

  随后,狡猾的李士群把王天木请进优待室,好茶好饭地伺候了王天木三个星期,但是之后,李士群又把王天木释放了,根本没有提到策反他的事。这件事还一度让丁默邨很不理解,而李士群则没有回答,一笑置之。

  原来,王天木被释放后,引起了戴笠的怀疑。戴笠认为,王天木有被策反的可能性,于是命令王天木手下的特务除掉王天木,王天木知道了之后大骂戴笠不仁不义,他感到戴笠对他太冷酷无情,同时感到李士群对他讲的话有道理,于是,他决心离开军统,彻底地投奔了76号。李士群大喜过望,立即册封王天木做76号特工总部的高级顾问。

  王天木在北京和天津有不少老关系,日本宪兵根据他提供的情报,在华北展开大搜捕。紧接着,军统在天津地区27岁的负责人曾澈在天津被捕。日本宪兵还袭击了军统在天津的办公点和藏身处,抓获了不少特工,其中有41岁的天津站负责人陈资一。曾、陈两人立即就被枪决。

  同时,王天木在上海的叛变,促使军统青岛站的头目赵刚义投降。赵与王天木是故交。随后,赵刚义带领日本宪兵在青岛大肆搜捕。军统青岛站的代理站长交出了特工名单、地址和电台。日本宪兵进一步扩大战果,对张家口、察哈尔、绥远、丹东、内蒙等地进行了系统的搜捕,国民党情报员、积极分子、游击队长纷纷落网,电台被毁。军统在敌后的情报体系几乎毁灭殆尽。

军统锄奸风暴

抗战前期,军统进行暗杀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是在上海。原因也很简单,上海有个号称“孤岛”的租界地,日军的势力罩不到这块地方。

  这块“孤岛”对军统来说意义非凡。一方面在华界活动的军统特工碰上风紧的时候,可以随时撤入租界喘息,另一方面租界生活消费环境更为奢靡,许多汉奸和日本居留民经常到这里活动,甚至把家安在这里。这里自然成为军统特工对其发起攻击的良好地点。

  这里罗列几桩军统锄奸的真实故事,再现那些早已远去的惊心动魄,那些纷飞过往的生死时刻。

  刺杀陈箓:

  陈箓是伪政府的外交部长。1939年春节,晚7点,雨下得更大了。上海区行动组组长刘戈青站起来,穿上雨衣。七个人跟在身后,鱼贯走进愚园路688弄,分两边向25号大门扑过去。

  四人制服了陈府的大门警卫,并把守住大门,两人控制住厨房的家丁。随后,刘戈青带领徐国琦从厨房冲进客厅。此时,客厅里灯光明亮,丰盛的晚餐摆放在大桌上。陈箓夫妇正和来访的前驻丹麦公使罗文干夫妇聊天。徐国琦拔枪照陈箓脸上就打。刘戈青又补了几枪,陈箓胸部、头部、颈部、腿部多处中弹。刘戈青对伏在地上战战兢兢的人说:“没有你们的事,我们只杀汉奸!”随即掏出一张事先写好的标语,扔在陈箓身上。上书:“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共除奸伪,永保华夏!”落款为“中国青年铁血军”。

  陈箓儿子陈友涛在楼上,闻讯出来,和保镖一起向楼下射击。刘戈青一边还击,一边和徐国琦,连同陈家两个做“卧底”的保镖何鹏、赵玉定一起火速撤退。等工部局警务处接到陈家报案电话赶到时,连刺客的人影都没有见到一个。

  陈死后,上海各报竞相刊载特大新闻:“铁血军破门而入,伪外长即登鬼门”。

  刺杀唐绍仪:

  唐绍仪,国民党元老。后虽已退出政坛,但仍是声名显赫,所以当蒋介石得知唐绍仪与日本人接触频繁后,十分不悦。在各种劝说无效后,戴笠发出了刺杀令。

  9月30日上午,秋风细雨,沉沉阴霾。一辆轿车直驶唐宅大门口,从车上走下谢志磐与另外三个人,门卫见是熟客,拉开铁门放行。谢身穿蓝色西装,老牌军统特务赵理君扮作古董商,提着一个装有古董的大皮箱。箱内确有好货:一只南宋御制大花瓶,一把据说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佩之剑,另有古玩数件。尚有锋利的小钢斧一把,就藏在那只南宋大花瓶内。

  一行四人来到客厅,不多时,唐绍仪下楼与来人略事寒暄。他们先是为那把宝剑的真伪及价钱争执不下。这时,唐绍仪为缓和一下气氛,叫佣人给客人点烟。但房间内找不到火柴,佣人即出外去取,赵理君见时机已到,决定下手。

  当唐绍仪转身低头凝视其他古玩时,特工迅速从南宋花瓶内取出小钢斧,绕到唐的背后,照着其头颅猛然砍下,唐绍仪不及哼声,便颓然倒下,当时脑浆飞溅,鲜血喷涌。赵理君见大功告成,让众人赶快出门上车,临到房门口时谢志磐与赵理君口中振振有词,连称:“唐总理不必送了,留步,留步。”带上房门出来,四人又齐向门内一鞠躬,显得异常恭敬,门外的保镖、仆人见这般光景,也无疑心。

  唐绍仪被刺后伤势极重,到达医院时已奄奄一息。当天下午4时,唐绍仪终告不治。

  刺杀张啸林:

  张啸林与黄金荣、杜月笙等并称“上海三大亨”。1937年11月上旬,上海沦陷。张啸林的投敌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不安。

  1938年与1940年1月两次针对张啸林的暗杀都被他躲过,此后张啸林整天待在家中,还向日本人要来了一个宪兵班,并在大门口安排内外双岗,凡有人来访未经他同意一律不得入内。

  张啸林不出家门,行动组只好动用内线,由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执行。陈默以5万块银圆和除汉奸的民族大义,争取到林怀部做内线,听候指令执行任务。

  由杜月笙的亲信万墨林通过关系,介绍给张啸林一位保镖。1940年8月14日保镖林怀部借口请假,在院内与人发生争吵。张啸林闻声从楼上推窗俯身询问,并大声斥责。保镖拔枪击中张啸林头部,后又飞奔上楼再补一枪,张啸林立毙。

  刺杀傅筱庵:

  傅筱庵,宁波人,1938年10月16日继苏锡文成为上海市市长,在任期间帮助日本军队维持上海统治,破坏抗日,捕杀抗日军民。

  傅筱庵为人十分机警,加之在其刚就任时就遭逢过一次暗杀,故防范相当周密,很难得手。其寓所就在上海虹口,属于日军势力范围,强攻也不太可能。就在军统一筹莫展之际,傅筱庵曾经的救命恩人,现在的贴身佣人朱升因为痛恨日本人和汉奸的所作所为,联系上了军统,愿意刺杀此奸。

  1940年10月10日晚间,庆祝完国庆节的傅筱庵很晚才回到寓所,11日凌晨,朱升源轻轻走到床前,见傅筱庵睡得很香,头颈完全露在被外,正好下手,立即举刀猛力砍下,一连三刀,傅筱庵身子挣了一挣,便不动了。朱升用早已准备好的斧头将其格杀在床,随后在军统的策应下出逃。

  军统的锄奸风暴是抗日战争中的另一个战场,亦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往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