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漫谈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8352
张福东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漫谈

  张福东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来,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教师的数量凸显不足,因此,高校便大量引进教师,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占比很高,尤其是地方高校更是如此。这样就会出现诸如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监督;加强青年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管理等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高校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努力实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我们认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要强化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究其原因,还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跟不上造成的。青年教师进入学校后,一头扎进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无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所以,高校应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不间断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体可以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一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开展专题政治理论教育;二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开展专题形势与政策教育;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新理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样,不仅让青年教师教学功底扎实、科研水平高,更要让青年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厘清正确与错误,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教书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二、要对青年教师分类管理和考核

青年教师虽然年轻,血气方刚,精力旺盛,但是,一般地说,教学和科研俱佳的教师相对来说还是少数,教学搞好了、科研上不去,科研搞好了、教学上不去,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所侧重。要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我们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向两个方面侧重,一个是教学型师资队伍,一个是研究型师资队伍。两方面师资队伍的比例关系因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两方面师资队伍的考核标准亦有所不同。教学型师资队伍侧重教学,要钻研教学和教学改革,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引导和鼓励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学型教师主要考核因素包括在校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学管理部门评教、毕业生评教、用人单位评教等等,达到相应分值的可以评优晋级晋职,享受相应的待遇。学校“要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而科研方面的考核,相对于研究型师资队伍的考核标准要低一些,科研方面的考核可主要侧重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研究型师资队伍以科学研究为主,科研方面的考核因素主要包括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等等,在数量上、质量上,可设置不同档次的考核标准,达到相应分值的可以评优晋级晋职,享受相应的待遇。而教学方面的考核为辅,在授课任务上要相对低一些。两方面师资队伍不能处在隔绝状态,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带动教学,两方面的师资队伍应该定期在一起座谈沟通,共同达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去成长去提高,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三、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法和专业能力教育

一些青年教师在学期间学习过教学法,更多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必须对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法和专业能力教育。一是在新任教师上讲台前集中开展教学法的学习和训练,让青年教师懂得如何完成一堂高水平的教学课。二是实行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导师制,新任教师上讲台前必须完整听一位导师的一门课程,同时还要听其他导师每人几节课程,吸收众人的长处,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三是根据新任教师讲授课程性质的不同,或是全过程开展主讲课程的各项实验,或是到相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目的是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四是参加本学科的学术会议,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来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科研与学术前沿。五是到外国(地区)知名大学进修或开展研究工作,了解本学科的国际水平。总之,高校要多措并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监督管理

教师的责任是育人。要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在师德方面要“零容忍”。“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指标。”在金钱财物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在学术道德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可以采用典型引导和教育的方式开展师德教育,但是,也应该有“末位淘汰”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的入口和出口应该是敞开的、畅通的。当然,学校在用人方面要有自己的标准,要任人唯贤,用能人、用有学识的人、用有发展的人;不能任人唯亲,照顾权力、照顾关系、照顾面子。在教师管理方面,要按照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和管理,而不是走过场。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转岗、调离或者清退,保持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在师资队伍建设入口畅通、考核管理科学合理严格、出口敞开的情况下,才能建设出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五、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

对教学管理是必要的,但对教学的管理要适度、合理、科学,要有培育大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宽松氛围。没有大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过程管理就是对教师授课的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教学的管理要严格,一是一、二是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教师的管理要宽松,要让教师有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管死了就不可能出现大师,管松了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教学的管理怎样做到适度、合理、科学,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盲目地给教师加担子、压任务是不可取的,只能导致教师心理压力增大,不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学校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是他律,这是必要的;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也需要教师的自律,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教学的管理一味地依赖他律,教师处于被动状态,就不会建设成高水平的大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要他律和自律兼顾,通过他律养成自律,这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之一。高校教师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专心教学,潜心研究,不可能不出现大师,不可能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

  [1]王翠梅.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孙丽波.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02:126-129.

  [3]刘继荣,杨潮.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8,Z4:115-118.

  [4]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07-108,138.

  张福东,男,吉林省白城市人,东北电力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法学。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项目:《吉林省省属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编号ZC13071。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132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