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三国戏”研究综述
郑春雨
“三国戏”研究由来已久,累代而渐成规模,成为“三国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而“京剧三国戏”作为“三国戏”的重要单元,迄今为止,学界尚无系统地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京剧三国戏”的研究情况进行爬梳,并对其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三国戏”研究自上世纪20年代胡适大力提倡开始,历经几代学人之努力,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入细的过程。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元杂剧、明清传奇中的“三国戏”上,忽略了京剧及地方戏曲中的“三国戏”。现存文献中,关于“京剧三国戏”的研究既无专著,又无博、硕士论文,仅有零零散散数篇单篇论文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京剧三国戏”源流
关于“京剧三国戏”的发轫,学界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京剧三国戏”源自清代宫廷大戏《鼎峙春秋》。此说法以齐如山为代表,他在《京剧之变迁》中说:“全本《三国演义》,乃乾隆年间庄恪亲王奉旨所编,名《鼎峙春秋》,……曾演于圆明园。后经卢胜奎手,改为皮黄……”[1]同时,周贻白先生的《中国戏曲剧目初探》也提出道、咸年间三庆班的全部《三国志》是根据宫廷大戏《鼎峙春秋》改编的。
刘强、杨红英在其著作《程长庚传》中就详细描述了卢胜奎将昆、弋腔的《鼎峙春秋》改编成皮黄腔的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谢全毅博士亦在其《清代京剧文学史》中说明《鼎峙春秋》对卢胜奎三十六本连台本戏《三国志》的影响:“《鼎峙春秋》以全景视觉的宏阔、浩繁篇幅的深入,成为京剧本的直接母源。”[2]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红博士则在其《〈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一文中明确提出:“民间‘三国戏’和宫廷‘三国戏’的联系最主要的表现在于《鼎峙春秋》直接孕育了第一个京剧剧本《三国志》的诞生。”[3]并征引许九野在《梨园轶闻》的说法:“卢台子,即卢胜奎,闻系文士出身,颇研笔墨,嗓音沉着,似哑而实亮,为余三胜嫡派,隶三庆部,为长庚配角。凡三庆本戏如《三国志》、《取南郡》,皆其亲排,极有丘壑,非如后来之新剧家,手尾不相顾也。”[4]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京剧三国戏”是卢胜奎等艺术家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改编而来的,以王芷章为代表。其《中国戏曲编年史》道:“三庆班的《三国志》,是直接根据《三国志演义》编成,与《鼎峙春秋》无关。”[5]
而早在1991年,郭永江便在其《京剧与〈三国演义〉》一文中提到:“程长庚急于在台上表达自己的愿望,遂请卢胜奎执笔改编《三国演义》,于是二人研究,把书中第三十一回‘玄德荆州依刘表’到第五十一回‘孔明一气周公瑾’,改编成〈马跳檀溪〉起到〈取南郡〉止的三十六本连台本戏,连演连满,经久不衰,威震京都,留下了‘三庆的轴子’的美名。在他们的带动下,北京所有班社也纷纷编演‘三国戏’,只是多寡不同。”[6]
近年来,包海英就卢胜奎所编京剧《三国志》与《鼎峙春秋》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考证。一方面,他肯定了《鼎峙春秋》对三国戏的首次整合之功;另一方面,则对卢胜奎的京剧《三国志》改编自《鼎峙春秋》提出质疑,并以《鼎峙春秋》和《京剧汇编》中的同名剧目《马跳檀溪》为例,将两个本子中“襄阳会”部分与小说《三国演义》相对照,得出京剧《三国戏》在内容及故事单元上与演义更为相近的结论。
二、“京剧三国戏”研究
前文提到,学界对于“京剧三国戏”的研究并无系统论著,而单篇论文也多以单出“京剧三国戏”的研究为切面,或以“京剧三国戏”与小说关系为重心,进而阐发对京剧衰微现状的思考。郭永江从编演三国戏、培养京剧演员、关羽戏、长靠武戏四个方面对京剧三国戏进行了颇为详细的梳理,并对京剧三国戏在清代走俏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要振兴京剧,可从小说《三国演义》寻取答案。
关四平则对京剧与小说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京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之关系至为密切,其密切程度超过了明清杂剧、传奇与各地方剧种,后来居上。从整体上看,《三国演义》全书基本全被搬上了京剧舞台,这种整体规模与改编密度都是空前的。从局部上说,《三国演义》几乎每一回都被京剧演出过,甚至一回中含数个剧目。”[7]
胡胜师则以单出京剧《龙凤呈祥》为切面,对其搬演情况、走俏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揭示了小说《三国演义》的经典效应对“三国戏”的强势影响以及“中国古典戏曲某些最本质的东西”。
朱平楚对历代三国戏进行简述,并阐述三国戏与小说《三国演义》的相互关系,对金院本、元杂剧在内的三国戏进行了考证,并提出“在我国正式戏剧成立以前,隋代的傀儡戏和宋代的皮影戏中,已经大量扮演三国故事了。”[8]
李小红从宫廷戏和民间戏互动的角度,对“三国戏”演出的盛况做了细致的分析,并辑录了京剧“三国戏”在各个时期的搬演情况,提出“正是宫廷和民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共同促成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京剧‘三国戏’的繁荣局面”。[9]
许勇强、李蕊芹通过对近百年三国戏研究文献的详尽梳理,从三国戏文献研究、元杂剧三国戏文献研究、明清时期三国戏研究和其他方面研究等几个角度对近百年三国戏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其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他们认为当代学人在小说《三国演义》与戏曲关系、三国戏的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的研究上,论述众多而反复,因此今后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淡化。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论文对单出“京剧三国戏”进行评析,如戈宝栋《京剧经典〈空城计〉》、唐墨《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空城计〉唱词赏析》、刘连群《京剧〈龙凤呈祥〉漫议》、刘福民《举重若轻 千古绝唱——〈群英会·借东风〉赏析》等,此处不再赘言。
总而言之,京剧“三国戏”作为《三国演义》的重要传播接受渠道,与小说关系密切。而“三国戏”研究,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便已成为“三国学”的一个重镇,但迄今为止,学界仍没有以之为对象,从戏曲文本叙事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研究的论著。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对“三国戏”戏曲文本加以相当的关注,同时兼顾“京剧三国戏”的场上叙事特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1]齐如山.京剧之变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
[2]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96页
[3]李小红.《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J].剧作家2011年1月,第80页
[4]李小红.《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J].剧作家2011年1月,第80页
[5]王芷章.中国戏曲编年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6]郭永江.京剧与《三国演义》[J].戏曲艺术,1991年03期,第15页
[7]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7页
[8]朱平楚.三国戲简述——兼及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相互关系[J].人文杂志,1960(01)
[9]李小红.《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J].剧作家2011年1月,第86页
[10]李小红.《鼎峙春秋》演出研究[J].戏曲研究,2008年2月
[11]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年2月
[12]胡胜.京剧《龙凤呈祥》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13]许勇强,刘蕊芹.近百年来三国戏研究述评[J].戏剧文学,2001年7月
[14]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山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崇山校区文学院 11003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