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现在《茉莉花》很香,很香!
人红是非多,“花”香争议多 。民歌《茉莉花》争议的焦点在:它到底源自何处?
众说纷纭,有六合说、南京说、扬州说、凤阳说等等。
我的看法是:《茉莉花》演变史较复杂,其间支流横生,现在的争论多停留在某支、某段“流”上,没有追溯到“源”。很多人忘记了最初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境内本无茉莉花。“茉莉”是音译词,曾写作末利、抹厉、抹利、末丽。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话说:“末利,本胡语,无正字,随人会意而已。”又说:“其性畏寒,不宜中土。”
据考,该花原产于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
一个不生长茉莉花的国土,后来怎么会生长出民歌《茉莉花》这朵奇葩呢?外域的“茉莉花”是怎样来到中国,最初又是在哪里演变为中国民歌的?
要说清这些问题,就要提到印度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
据《洛阳伽蓝记》《续僧传·菩提达摩传》《碧岩录·颂古》《楞伽师资记·达摩传》《历代法宝记》等书记载,某日,达摩向师父求教:“我得到佛法后,应到何地传化?”师傅说:“去震旦(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又说:“你到震旦后,勿住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达摩便遵照师父嘱咐,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泛海来华”,“九月廿一日至南海,广州刺史萧昂迎礼,表奏京师,梁武帝遣使往迎。”次年到达京都建康(今南京),在与梁武帝谈佛时,“武帝不省玄旨”,达摩觉得“面谈不契”,悄然离开南京,“一苇渡江”,途经六合长芦镇,到了江北天长。
据天一阁、拂云书屋所藏旧志载,梁武帝普通二年,达摩在天长城东建造了一座佛寺,名“真胜寺”(在琉璃井西),此为天长境内最早佛寺。
“真胜”的意思是“天然美景”、“胜境”。从寺名可以想见,当达摩失望地离开南京后,一路走来,踏进天长,看到的是怎样一片美景!他顿生欢喜心,想停下行脚,在这里建寺传教。
达摩后来曾对弟子慧可说:“我离开印度到东土的原因,是看到神州(中国古称)大地有大乘气象,所以才跨过大海,为大法寻找法器,度中国有大乘根性的众生……若机遇未合,我便少言寡语……”如此推想,他当初到天长,可能发现天长风景可人,“有大乘气象”,也可能偶遇过某个“有大乘根性”的天长人,或发现天长境内,“其俗尤近古”,民风敦厚,百姓淳樸,易于教化……
总之,一个铁的事实是,公元521年10月底,达摩在天长停下了脚步。用佛家话语来说:他于此年在天长“卓锡”(卓,植立意,锡,指锡杖又名智杖、德杖)。名僧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若在某处居留、住宿,便称“卓锡”。
天长,就这样成了一代高僧达摩祖师“东土传教的第一站”,真胜寺也成了他“居留传教的第一个道场”。
据考,达摩祖师在天长约卓锡五六年。其间,他广集僧徒,推行教化,传播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有菩提树、莲花、茉莉花、金银花、曼陀罗、银杏、杨柳等十大吉祥植物,其中,茉莉花是专门用作装饰的香花。在阿旃陀壁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镂有茉莉花。印度人供奉佛像,也喜用茉莉花做成的花环。
茉莉花在佛文化中如此重要、如此吉祥,达摩在天长传教期间,必然会提到“茉莉花”,同时,还会提到所有僧人都须习唱的印度佛乐(时称“梵呗”)。
这一切,都在悄悄地催生着“好一朵茉莉花”在天长这块土地上发芽,并飘出天长民间特有的味道……
这里有几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
达摩离开天长后,到少林寺创立了《达摩八段锦》(今《八段锦》雏形),此《八段锦》佛乐,与民歌(俗曲)《鲜花调》(又名《双叠翠》,“双叠”指第一、二两句一样)《茉莉花》曲调颇相似,有相同的主干音。
《茉莉花》前身《鲜花调》的三段词分别唱的是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这三种花都与印度佛教直接或间接相关:茉莉花、金银花皆是印度佛教吉祥花。玫瑰花在印度则是最受欢迎的贡花,最高种姓婆罗门就用玫瑰装饰庙宇,祭祀主神时大道上撒的也是玫瑰花。另外,印度古谚中有句著名的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将玫瑰花与奉献爱心连在一起,更增加了人们对玫瑰花的好感。这句古谚与印度佛教所倡导的教义也一脉相通。
所以,《鲜花调》选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绝非偶然,清楚地表明《鲜花调》与印度佛教有着直接渊源。《鲜花调》最初是一首佛歌、佛曲、佛乐,达摩把它带到天长后,传至民间,才渐渐演变成了民歌《鲜花调》及后来的《茉莉花》。如果《鲜花调》一开始就是民歌,民间艺人不会选唱茉莉花,因中国本土包括天长、六合、扬州、南京、凤阳等地原没有茉莉花,更没有广泛种植。见都没见过的花,民间艺人怎么会触景生情地编唱它呢?另外,也不会选唱玫瑰花。因玫瑰花有刺,过去一直不大受中国人待见,中国人欣赏、喜爱的是牡丹、梅花、兰花、菊花等等。歌咏玫瑰花的多是外国人。
因达摩祖师曾在天长亲传佛教,故天长佛业自南朝以来甚兴旺。明万历年间,大小寺庙、禅观遍及城乡。清嘉庆年间,只有一两万人的天长,寺庙多达278处。随着佛教在天长的传布,“茉莉花”一词及相关佛乐《鲜花调》也随之走向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并“浸入人心”……
明朝巡抚都御史王高,当年“匹马向天长”时写过一首诗《天长道中》,称天长是“花县神明府,秦栏孝子乡”,同时代的李鸣盛也写有“花县峨峨谁建祠”句。清同治年间,崇三台写有“花城迟日引香风”句,崇三才则写有“河阳(即淮河之南天长)花满万家春”句。可见,在明代,天长就有“花县”美誉,到了清代,天长依然“花满万家春”,是座“花城”。
清同治年间王三令写的“西川一勺菩提水,浇遍淮南满县花”,把“西川”“菩提水”与东土天长“满县花”的因果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是“西川(西域)”达摩的“一勺菩提水”浇出了“淮南(天长在淮河之南)满县花”。
问题是,这些诗句里的“花”是什么花呢?且这个花不能是一般的花,必须是与“神明(神灵)府”、与达摩“一勺菩提水”相关的吉祥“花”。另外,还必须是天长“满县”人都知道、嘴巴经常提及的“花”。endprint
什么花能符合这几个要求呢?
唯有“茉莉花”。
也许有人会说:莲花也是与“神明府”相关的吉祥花,达摩传教时肯定也会说起,天长“满县”人也知道……
似乎没错,但天长民间有句流传千年的俗语,告诉我们这不可能。
这句俗语叫“栀子花茉莉花”。此语,外地人,特别是江淮区域外的人可能看不懂。天长男女老少虽然一直挂在嘴上讲,但可能少有人细思这句俗语背后丰富的蕴涵……
大家为什么说“栀子花茉莉花”,而不说“栀子花白莲花”呢?
因为这三种花中,栀子花、茉莉花长得最像:老枝皆褐色,小枝皆绿色,花期也靠近,皆芳香宜人。唯一的不同是:茉莉花小些,栀子花大些。佛教没传到天长前,天长人肯定没见过茉莉花,更没种过,但栀子花、白莲花天长人寻常见,种的人家也较多,且白莲花与栀子花形态完全不同,很好分辨,人们不会为它发生争执,更不会天天挂在嘴上讲。达摩来后,将“茉莉花”词、乐乃至花种、菩萨宝冠上的茉莉花图带到了天长。对于茉莉花,初始,天长人肯定多误认为是栀子花,甚至常有人为分辨茉莉花、栀子花发生口角、争执。久之,人们便将“整天为大小是非争论,或为某事说来说去、磨嘴皮子”,统统用“栀子花茉莉花”指代,一直到现在。如“你不要跟我栀子花茉莉花的。”“你整天栀子花茉莉花的,烦不烦人?”等等。
所以,笔者认为“花县神明府”、“花城迟日引香风”、“河阳花满万家春”这些描述天长诗句中的“花”指的是茉莉花,而且是民歌“茉莉花”,非植物茉莉花。
现存最早民歌《鲜花调》这样唱“茉莉花”:“……满园花卉怎及得他(它)”,说明当时园子里种的多是其他花卉,茉莉花很少甚至只有一棵,但就是这样,“满园花卉”也不及它香。又唱“我本待采一朵带(戴),又恐管花人骂。”再次暗示当时茉莉花很少,若广泛种植,随处可见,“我”不会想“采一朵戴”都不敢,唯恐遭“管花人骂”。另外,从该园有“管花人”看,茉莉花在当时较稀罕、珍贵,可能高门大户人家才种。穷人家种花是不会安排“管花人”的。
一个地方没广泛种植茉莉花,还被誉为“花县”、“花城”,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民间广泛传唱这种花。
因茉莉花是佛教吉祥花,佛乐《鲜花调》中又有“茉莉花”词,故这里“花县”、“花城”、“花满万家春”中的“花”有两层意思:一、指代佛教。赞颂天长佛花盛开、佛业兴旺。二、指代佛乐或民歌《鲜花调》中的“茉莉花”。当时,天长会唱“好一朵茉莉花”的人很多,已“花满万家”,几乎家喻户晓。天长人特别是信众之所以爱哼唱“茉莉花”,也许是想表达对大德高僧达摩的追怀与敬仰。心有所思,口有所唱……
还有个问题是,最早的佛乐《鲜花调》或最初的民歌《鲜花调》中的“茉莉花”是怎样的旋律、歌词呢?
笔者看过各种版本的民歌《茉莉花》及其前身《鲜花调》,这其中,笔者认为英国外交官,曾任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曾率使团赴华给乾隆皇帝祝寿的马戛尔尼私人秘书 的约翰·巴罗,在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请听事官伊登勒原汁原味记录的他在中国学会的民歌《茉莉花》,最接近达摩来天长时传播的佛乐气质。该版《茉莉花》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茉莉花》曲谱,它与国内民间流传的各种《鲜花调》《茉莉花》主干音大多一样,但约翰·巴罗版的旋律装饰音少,端庄、华美、清雅、圣洁,更有佛乐味道,不像国内各种民间版的《鲜花调》《茉莉花》,又是加花,又是改节奏型,又是加甩腔、拖腔等等,变化出很多花样、风格,世俗、生活气息较浓。清道光元年(1821年)《小慧集》中的《鲜花调》,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鲜花调》曲谱,但辑录者自己都标注是“明清俗曲”,说明它与佛乐《鲜花调》不是一回事,是个民间演绎本。约翰·巴罗私人秘书、德籍惠特纳版的《茉莉花》用西方技法,添加了引子、尾声、伴奏,比较欧化,离佛乐就更远了。
在各种版本的《茉莉花》词中,与佛乐比较相符的,笔者以为是下面这个版本: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该词中的“我”和其他版的“我”一样,都对茉莉花充满赞美、喜爱之情,都想“摘下”或“采一朵”,但她们“采”、“摘”的目的不一样:该词中“我”“摘下”的目的是“送给别人家”,让更多的人分享“芬芳美丽”。而其他版的“我”,“采”的目的,多是想自己“戴”,臭美一下,但“又恐怕看花的(或管花人)骂”或“来年不发芽”,表达的是民间小女儿的小心思、小糾结,与佛义不沾边。明代冯梦龙版《茉莉花》中的“我”干脆连小女儿都不是了,而是一个已经“花儿采到手”却发现“花心还未开”的“贪花人”,与佛义更远。
另外,笔者认为凡是歌词中有“奴”、有“满园的花儿开赛不过他”、“满园花卉怎及得她”、“满园花香香也香不过她”这些词的,都不是《茉莉花》词的母本,而是民间演绎本,因为佛乐曲词是不会宣扬“奴”、“赛不过”、“香不过”这些世俗伦理与思想的。
因茉莉花是佛教吉祥花,有“天下第一香”美誉,所以,佛乐以她为歌咏对象,不会是为了单纯歌咏,而是别有怀抱,有着更深、更丰富的寓意。对于该词,笔者的理解如下: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想说:好一尊美好的释迦佛!好一尊美好的释迦佛!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是想说:佛学华枝春满,它带给世界的是芬芳、圣洁,人人都夸啊!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是想说:佛啊!我要采摘你的经典、教义,外出弘法,普度众生,让全世界都传唱你的吉祥花——“茉莉花呀茉莉花”!
达摩等僧人之所以偏爱传唱有“茉莉花”词的佛乐《鲜花调》,是因为它含蓄地唱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愿望与理想。
达摩在天长卓锡期间,把“茉莉花”及其佛乐《鲜花调》带到了天长,但后来,即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他北上入魏,同样会把它们带到新卓锡地少林寺,为何在那里没衍生出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呢?endprint
原因很简单,达摩到那里时,佛门已有俊才坐镇,其中,光统律师、流支三藏二人堪称“僧中鸾凤”,很受魏帝青睐。对于达摩到来引发的声望,“鸾凤”们很排斥,达摩每每布道宣讲,他们便“讥谤”、诘难,甚至数次在达摩饮食里下毒。达摩“忍难忍之情”,后来,远离“鸾凤”,独自修习禅定,面壁九年,创立了《易筋经》,开创了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的“中国佛教禅宗”,他也因之成为“禅宗始祖”。起初,与《易筋经》颇有源渊的少林《八段锦》无配乐,后来,弟子们为推广《八段锦》,给它配上了祖师所传的佛乐。
所以,达摩所传“茉莉花”及佛乐《鲜花调》,在天长民间衍生出的是民歌(俗曲)《鲜花调》《茉莉花》,在佛门少林寺衍生出的是《八段锦》佛乐。这也是《八段锦》佛乐与民歌《鲜花调》《茉莉花》有相似旋律的原因。
南宋状元王十朋曾作过一首诗《茉莉》,曰:“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此诗将茉莉花与佛国、佛教的渊源说得一清二楚,因此,要追溯民歌《茉莉花》缘起,必然提到佛国、佛乐,提到“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提到他在天长的居留传教史实。是他在传教期间将“茉莉花”词(乃至花种)及相关佛乐《鲜花调》带到了天长,让“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在天长第一座佛寺“真胜寺”响起,其后,花香四溢,慢慢本土化、民间化、女儿化、生活化,由来来往往的僧人、艺人、商人、文人、官人、流人、客人、村人带出去、传出去,飘向江淮大地、飘向四面八方……
公元521年10月,达摩来天长居留、传教,注定了天长将与“茉莉花”结下永远的缘分。
千年以降,“好一朵茉莉花”一直在天长民间口口相传,男女老少耳熟能详。可以说:不知道“茉莉花”的人,不是天长人。
新中国建立后,“花县”、“花城”天长与“茉莉花”再续美好前缘: 1954年10月,天长草庙山20岁的女民歌手娄丽红,代表天长到合肥江淮大戏院参加安徽省民歌会演。她以一曲《刮地风》“刮”到一等奖后,心“花”怒放,当晚,在与外地歌手联欢时,高兴地唱起了天长民歌《鲜花调》:“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第一次把美丽的“茉莉花”在省城大舞台唱响。
1957年,生于天长何庄、时为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仿”照民歌《鲜花调》,把它加工、整理成《茉莉花》,参加进京演出,一炮打响。其后,此歌唱遍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先后在维也纳“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万隆会议10周年纪念大会、香港与澳门回归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等国际大舞台一次又一次亮相,成为“中国第二国歌”。
作为“民歌《茉莉花》发源地”的天长,如今彰显“茉莉花文化”的元素处处可见:茉莉花广场、茉莉花餐厅、茉莉花沙龙、茉莉花街舞、茉莉花体育节、茉莉花志愿队……茉莉花,更成为这座千年“花县”、“花城”的市花。
“茉莉花”,达摩祖师传来的一朵吉祥花,在传向天长民间的过程中,由佛乐演變成了民歌,后历经万千人传唱、传播及各种改编、加工,如今真是“芬芳美丽满枝桠”,版本多达几十个,但追根溯源,该民歌的发源地在千年古城天长。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