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就再斟酌
陶铁林
陶铁林
大学本科学历,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水利部水利协会会员,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水土保持监理工程师,水文水资源专业高级工程师,锦州市周易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现供职于辽宁省锦州水文局。作品《水文哨兵》曾获得辽宁省水文系统群众诗歌创作征文比赛三等奖。
不知不觉喜欢上散文,愿看愿写也愿琢磨,散文人人能写,但写好很难,我在写作中有独特的感受,愿与喜欢写散文的初学者分享。一般喜欢谈文章写作的经验,我要谈的是文章写完后,该怎样斟酌、修改,进行自我提高,这可能是我这种不大会写散文的人的独家“秘籍”。
我的做法是:写完文章后必须要朗读几遍,看看口感如何,是否有啰唆的语句和不上口的词语,使语言尽量简短、流畅,停顿的标点必须准确。这个感觉过关了,再去琢磨怎样吸引读者、让文章更精彩。以前我不太注重文章的修改,写完后草草了事,其实写文章的秘密就在于修改加工,这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就如同沙里淘金,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推敲,分析,思索哪里还没到位,哪些词句不够经典,哪个部分先说或者后说,会对文章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都可以在修改的过程中得到深化和提升。
综上而述,在实践中我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再”下功夫:
一、再次甄别素材
在写作中,为了文章充实和急于成文,自己常常把很多素材罗列在一起,中间缺少必要的关联和过渡。有些素材对作品的中心没什么意义,只是词藻的华丽。不但没给文章增色,反倒掩盖了文意的本心。这样就需要在文章形成后,再次审视素材有无勉强及滥竽充数的情况,尽管事前已用心组织,成文后必须再严格检查一下,将可有可无的材料舍弃删除,使文章更加精练。二、看文章思想内容是否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写文章核心问题是主题立意。写完文章,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立意是否有悖社会主流意识,决不可麻痹大意,给社会制造麻烦。要立意积极,催人奋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看看文章内容是否单薄缺少厚重感
思路变成文章,并不都是严丝合缝。往往由于自己思维简单,引用和借鉴不足,对生活观察和体会不够深入引起的。一枝花没有叶子,光秃秃的,就显得单薄,只有枝繁叶茂花好看才更吸引人。文章不能说教,要情景交融,寓意丰满才显得厚重,才会突出主题的感染力,才会耐人阅读。四、看看文章是否呆板缺乏生动性
文章写完后,在朗诵中注意感受生动性,散文的生动来源于自己真切的感受,写得感情饱满就需要感情倾注笔端,在文章中让自己的感情得以宣泄,才会让读者走进你的内心,走进你的思维世界,才会和你有一样的感受。如果没写出真切的感受,就要查找原因,首先要解决文字的呆板问题,首先让语言鲜活起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五、认真检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在朗读中注意发现文章的错别字,以及标注不准的标点符号。这些是文学写作的重要基础,一定要严格对待,一字之谬,可伤文害义,马虎不得。一般情况,我都会手握字典,细心对待每个字,有时会咬文嚼字到痴迷。我觉得文学是文字的建筑,建材选不好,建筑质量必受影响,千年的文字会说话,有马脚早晚要露,是混不过去的。即使是标点符号,也是同理,是标注语气的,语气不准必伤语义,因此,我要认真到较真。六、引用的经典来源要考证清楚,避免错误
写作中,为言简意赅地说明问题,人们习惯引用名言名句,心灵鸡汤等等,有时也记不清楚出处,习惯到网上搜索。网上的资料五花八门,什么出处都有。我在选用时,文章形成后,必须重新去校对一遍。上网时,我选择权威网站的资料。选择书籍也是这样,一定选择权威出版社标注出版物,保证作品中引用文献的正确,避免以讹传讹,误人子弟。以上几点,是我在散文写作过程中一直坚持的,把功夫下在“文章不厌百回改”上,让我获益不小,所以我乐此不疲。我觉得写作只有自己尽心尽力了,捧给读者才无愧于心,也正因如此,我才敢把自己的“小儿科”拿出来献丑。
责任编辑 孙洪海
赞(0)
最新评论